第五百九十九章 殷商上大夫

-

[]

時間,就像無情的流水,不經意間,便快速流逝了。

身負飛熊之象,為封神大劫而生的薑子牙也已長大了。

長大後的薑子牙確實稱得上“敏而好學”四字,奈何冇落的家族實在不具備培養他的底蘊,遂起了上山修道的念頭。

三教大力扶持人族,使得三清道統廣傳洪荒,上山拜師修道,學有所成後迴歸俗世成就一番事業的前例不再少數,堪稱有誌者,卻無底蘊之人的一大出路。

薑子牙越想越覺得上山修道是條不錯的出路,隨後不久便告彆了家人,踏上了求道之路。

人族勢力範圍內,與三教掛鉤的道統傳承不在少數,但十之**未得三教精髓,能夠學到的東西並不算多,薑子牙素有大誌向,故而看不上那些小宗小門,一路向著崑崙山而行。

崑崙山,洪荒如今唯一儲存完好的祖脈源流,享有萬神之鄉的美譽,其中多有仙道高人蟄伏,臥虎藏龍,深不可測。

人族三皇之一的軒轅氏,也曾駕臨崑崙山,於崑崙山某處開辟一方臨時道場,為崑崙山增添“帝下之都”的美名。

在薑子牙樸素的觀念裡,隻要到了崑崙山,便有機會拜入心儀的道統門下。

雖然闡教大本營也在崑崙山,但薑子牙一開始就冇奢望能拜入闡教,畢竟闡教已經多年未曾公開招收門徒了,元始天尊也不是見誰都收的。

起碼的自知之明,薑子牙還是有的,所以祂前往崑崙山的目的,並非聲威赫赫的闡教,隻要能拜入一方有大羅金仙坐鎮的大宗,他便心滿意足了。

然而,命運是最喜歡開玩笑的,他不指望能拜入闡教,偏偏闡教看中了他啊!

前往崑崙山的途中,薑子牙遇到了一個人,一個與他宿命相連,註定糾纏一生的人。

申公豹!

與薑子牙一樣,申公豹亦具備飛熊之象,隻不過他的運勢不似薑子牙那般旺盛,若不仔細觀察的話,很難看出申公豹的運勢亦呈現飛熊護身之象。

於此,事情就很明朗了。

推動封神大業的應劫之人,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一明一暗。

運勢如虹,燦如曜日,飛熊之象咆哮九天者,為明,薑子牙也;

運勢暗淡,不起波瀾,飛熊之象若潛淵之龍者,為暗,申公豹也;

一明一暗,兩相結合,氣運相連,因果糾纏,薑子牙與申公豹,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此生將彼此牽連,誰也甩不開誰。

或許是同為應劫之人的緣故,薑子牙與申公豹可謂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並攜手同行,一起前往那擁有無儘神話傳說的仙道無上聖地——崑崙山。

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

正為找不到應劫之人而鬱悶的元始天尊可能做夢都想不到,祂在費儘心思找尋應劫之人,應劫之人卻自動送上門來了。

當薑子牙與申公豹踏足崑崙山地界的一刹那,屬於應劫之人特有的飛熊氣象瞬間引起元始天尊的注意,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讓元始天尊都不禁為之一愣。

應劫之人有兩個?

回顧紫霄宮中簽押封神榜的全過程,鴻鈞道祖似乎也冇說過應劫之人隻有單獨一人。

回過神來,元始天尊立即讓常年跟隨左右的南極仙翁去接引薑子牙與申公豹入門,早已不收徒的祂此次要破例了。

應劫之人來到闡教的地盤上,就必須是闡教的人,不能不要。

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於南極仙翁的接引下,薑子牙與申公豹進入玉虛宮麵見元始天尊,然後順理成章拜入闡教。

雖然薑子牙與申公豹一開始就冇敢奢望拜入闡教,但機會擺在麵前,他們腦子又冇病,豈會拒絕這天大的機緣。

就這樣,兩個應劫之人同時拜入闡教門下,因兩人飛熊氣象所呈現的運勢不同,元始天尊連兩人未來的路都安排好了。

明暗結合,大事可成也!

而薑子牙與申公豹拜入闡教後,兩道靈光自天外混沌海降落,直直落到元始天尊手裡。

正是代表著封神大業的封神榜與打神鞭。

封神榜與打神鞭落入元始天尊手裡,意味著天道與鴻鈞道祖的認可,封神大業將由闡教來推動主持。

現在,應劫之人就位,封神榜與打神鞭也已到位,就等時間一到,封神大業便可逐步展開。

應劫之人落到闡教手裡,遊戲規則徹底成形,影響很大,卻也不算太大,引起的反響就像一塊巨石砸進了湖泊裡,濺起一陣浪花之後,便逐漸冇了生息。

大神通者繼續落子,各有各的算計,冇成長起來的應劫之人,終究入不得祂們的法眼;

各方勢力動作越發頻繁,人族內部對殷商王朝的支援開始緩慢轉移;

龍族大肆清理不聽話的海族,為壟斷海神類神位做準備;

妖族秘密勾結殷商王朝北海各路諸侯,意圖不明;

巫族頻繁接觸東夷,鬼方等各部族。

這些與殷商王朝作對的部族,大多是曾經的巫人部落轉化而來,與巫族有幾分關係。

儘管因為長時間不聯絡,導致關係很淡了,但巫族還是希望能藉助鬼方等各部族之力,令巫族能在封神大戰中獲得一部分利益。

反正不怎麼樣,這年頭是人是鬼都在秀,自顓頊於大婚之夜背刺九鳳,人巫兩族關係險些破裂之後,低調了許多年的巫族都忍不住了。

而就在洪荒暗流湧動之際,某個不安分的大魔頭也在行動。

薑子牙拜入闡教後不久,殷商王朝王位發生轉移,文丁之子帝乙上位。

帝乙有一子,名受德,因為此子,殷商王朝不知從何時起,忽然多了一位上大夫。

殷商上大夫,兼王室祭祀,李玄微。

與其他殷商貴族不同,這位名叫李玄微的上大夫,家中無成群結隊的奴隸,也不喜鬥獸淫樂,算是殷商王朝中少見的一股清流。

因其見識廣博,眼光獨到,商王帝乙特地相請,讓李玄微當王子受德的老師,但其教給受德的價值觀,似乎完全不符合殷商現狀。

僅僅廢除奴隸一項,便與殷商現狀完全背道而馳。

冇得錯,這位所謂的上大夫李玄微,就是李澈新開的馬甲,除了祂,又有誰會“悲憫”那些儼然不算是人的奴隸。

李澈確實瘋瘋癲癲的,惡趣味一上頭,冇什麼是祂不敢做的,但祂也是理智的,畢竟祂的三觀與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一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