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廢除奴隸製度

-

[]

作為一個隻會搞破壞,從來不乾人事的魔頭,李澈想要報複一個人,最快捷的方式便是“殺”。

但現在祂是殷商權貴高層的上大夫,自然不能親自提刀動手,畢竟作為一個高官,殺個人還要親自上手,未免太丟份了。

自夏啟建立人族第一個王朝以來,還冇聽說過有哪個高官親自動手殺人的。

所以呢,還是繼續忽悠年輕的帝辛吧!

帝辛初登大位,威望不足,卻雄心萬丈,急欲做出點成績證明自己有能力駕馭殷商這艘巨輪,加上李澈在一旁扇陰風點鬼火,事情變得有些不可控了。

不同意廢除奴隸製度的人,管你是誰,找個理由就滅了。

帝辛下令,上大夫李玄微負責執行。

這兩人一個霸道,一個陰險,合在一起簡直無懈可擊,還真就把廢除奴隸製度這件難事辦成了。

奴隸製度成功廢除,帝辛徹底坐穩了王位,一眾殷商權貴再也不敢小覷這位年輕的王,李某人則藉機重重打擊了給祂扣帽子的各路諸侯的勢力。

朝歌城內,各路諸侯埋藏的暗子幾乎被一掃而空,短時間內再無力為各路諸侯提供情報資訊。

其中損失最大的,當屬西伯侯姬昌。

商王文丁時期,前任西伯侯季曆屢立戰功,被殷商任命為“牧師”,號令西部各路諸侯,一時威風無兩,說話比殷商王室還好使。

殷商王室自是不能容忍季曆風頭太盛,一把不能完全掌握的刀,即便將其折斷,也不能讓其保持完整。

然後,季曆死了,有說是被殷商王室囚殺,也有說是人到朝歌之後水土不服而亡。

可是不論怎麼樣,季曆的死與殷商王室脫不了乾係。

因為季曆之死,新任西伯侯姬昌表麵上不敢說什麼,卻冇少往朝歌埋藏暗子,可惜經李澈這麼一攪和,姬昌幾十年的心血算是白費了。

西伯侯姬昌之後,受損失最大的,則是東伯侯薑恒楚,南伯侯鄂崇禹,北海袁福通等輩。

殷商王朝治世多年,於各方部族交戰不斷,雖顯得武風鼎盛,極其輝煌,但殷商的強盛是建立在吸各路諸侯血的基礎上,殷商一聲令下,各路諸侯就得把自家兵卒戰士派上戰場。

由於重重因素的積累,各路諸侯對殷商不滿的大有人在,其中甚至包括了與殷商王室聯姻的東伯侯薑恒楚,這些人往朝歌瘋狂的塞人,埋下的暗子不是一個小數目。

殷商八百諸侯,損失較小,或者說根本冇有損失的,隻有北伯侯崇侯虎。

崇侯虎為人誌大才疏,無甚卓越之處,但這人有一個優點,對殷商王室絕對忠心,根本用不著埋藏暗子,因此受損失極小。

而且他也冇參與給某人扣帽子,未遭到某個陰險大魔頭的重點打擊。

殷商,作為封神大業展開的重要角色,其一舉一動都在各方勢力的監控之中,帝辛大張旗鼓的廢除奴隸製度,理所應當被各方勢力注意到了。

各方勢力注意到了帝辛,又怎會遺忘了一手推動廢除奴隸製度的殷商上大夫李玄微。

當李玄微的身影落入各方勢力的眼中,登時令各方勢力驚詫不已。

臭名昭著,不乾人事的心魔,竟然跑到殷商王朝當官?

各方勢力詫異之餘,也不敢有過多的動作。

心魔是個腦子有問題的神經病,這誰都知道,管祂是想過一把官癮也好,是有其他陰謀算計也罷,隻要不招惹到自家頭上,索性便無視了之。

心魔凶名在外,冇人願意招惹這個瘋瘋癲癲卻實力強悍的魔頭,就算某些人頭鐵不怕死,其族中高層也不會允許。

在這節骨眼上,暗暗謀劃算計的,可從來不止三清,心魔,羅喉等人,幾乎洪荒所有的大神通者都在算計,祂們是不會允許出現意外,從而壞了自身算計的。

不過不打算招惹心魔是一回事,該對下麵提醒的還是要多加提醒,畢竟各方勢力於殷商供職的人不少,最典型的便是截教。

某一日,殷商太師聞仲回金鼇島拜會其師金靈聖母,金靈聖母告訴聞仲:“小心殷商上大夫李玄微。”

聞仲不解其意,滿心疑惑。

待回到朝歌,見廢除奴隸製度已成定局,聞仲方纔意識到其中厲害,對上大夫李玄微的警惕瞬間提高到了極點。

殷商王朝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子,殷,商,黃,太,任等權貴群體,帝辛廢除奴隸製度,雖然鞏固了王權,卻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得罪一眾貴族,對殷商王朝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李玄微唆使帝辛廢除奴隸製度,更是其心可誅,若有朝一日,一眾殷商貴族與帝辛離心離德,那李玄微就是罪魁禍首。

顧不得去找帝辛曉以利害,聞仲直接騎著墨麒麟駕臨上大夫府邸,找李玄微要個說法。

“聞太師遠道而來,李某有失遠迎,快裡麵請。”

同僚到訪,化身殷商上大夫李玄微的李澈自是親自出門相迎,態度甚是熱情,渾然忘了聞仲可是祂的師侄輩。

“哼”

聞仲翻身下了墨麒麟,看著李澈重重冷哼一聲,都把不滿二字寫在臉上了。

他雖是截教弟子出身,但早已將身心都奉獻給了殷商,見不得有人做出危害殷商王朝江山社稷之舉。

顯然,李澈攛掇著帝辛廢除奴隸製度,在他眼裡就是危害到了殷商江山穩定。

廢除奴隸製度,誰都可以做,唯獨帝辛不能。

須知,背叛自身階級的人,終將被階級所背叛。

箇中道理,聞仲可是明白的很。

“太師請”

頂著一張中年人模樣的臉,蓄著短淺的鬍鬚,氣質儒雅溫和的李澈知曉聞仲為何不滿,仍然客客氣氣的道。

聞仲是祂的師侄,按年齡算,祂給聞仲當祖宗都綽綽有餘了,又何必生氣呢!

容忍後輩的無禮,這點氣量祂還是有的。

見李澈態度仍然客氣,聞仲也不好在大庭廣眾之地給李澈難堪,畢竟同僚一場,事情不可做的太過了。

當即跟隨李澈走進上大夫府邸,來到內堂草廳坐下,欲好好的跟這位上大夫談一談。

然而,憑聞仲的功力,又如何玩得過李澈這個積年老魔頭。

論修為實力,一萬個聞仲加在一起都不夠李澈打的,論嘴皮子功夫,聞仲照樣不是李澈的對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