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不生氣啊

-

第371章

不生氣啊(1/2)

星瀾宮這兩天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貴妃被降為貴人,滿腔怒火,撒不得在皇後和陛下的身上,就隻能衝星瀾宮裏的人發了。

這些人,往日在星瀾宮當差,自覺高人一等,走到哪裏下巴都指天。

哪裏會想過有今日這般境況?

魏貴人發了一通脾氣,便差人去魏國公府請兄長進宮來。

但敏先生給魏國公府上了眼藥,他這會兒正是焦頭爛額之際,哪裏管得了她?

隻是完全不管也不行的,便派人回話,叫賢妃過去安撫安撫。

也叮囑賢妃,若是得了陛下的寵幸,要在陛下跟前替姑母說好話。

話送到賢妃的耳中去,賢妃想起了那日請安,姑母被大長公主指著鼻子罵,也不敢言語一聲。

她雖是年少,但在魏國公府裏出來的女兒,怎會愚笨?

她當晚便冷水沐浴,翌日一早便傳了太醫,說是得了風寒,既不能侍寢,也不能去姑母宮中安撫。

星瀾宮的閔姑姑是真的為難,日日跑去找陛下,陛下不管,派人出宮找魏國公府,國公府也不管。

她現在都不敢回星瀾宮,踏進門檻就開始渾身發抖。

她的臉已經被打得腫起來了,整個星瀾宮,就冇有不被打的。

她心裏是有怨言的,人家宮裏頭若遭冷落,隻有當奴才的跟紅頂白,想投靠別的主子,哪裏有主子刁難起不離不棄的奴才?

景昌帝本以為太後去阻止皇後,殊不知太後應下卻冇有去,如今皇後降了貴妃位分,他也冇辦法。

畢竟,皇後是賞罰分明,貴妃以下犯上,降位分已經是破格開恩的處理了。

真要追究起來,進冷宮都打不住。

景昌帝心裏頭本惱怒皇後,但細細分析,竟覺得皇後是給他留了餘地,是看他的情麵上纔會對魏貴妃網開一麵。

萬事萬物,此消彼長。

當他覺得皇後唸了舊情,便越發覺得魏貴妃不懂事。

後宮這樣鬨一鬨,讓他對太上皇去暢慶園的事,便不再繼續花什麽心思去揣測。

認為他就是陪伴貴太妃度過最後的日子。

他知道太上皇重視貴太妃,兩人感情深厚。

因此,雖然心裏頭對貴太妃十分敬重,卻也希望她早些去了,那麽太上皇也會遭受打擊。

一如當初雲少淵在戰場上殘了瞎了,給了他沉重打擊一樣。

現在,就希望紫菱那邊能完成任務,以蕭王名義謀害了落錦書,如此所有武將指責他,讓太上皇對他失望。

但是,敏先生是要紫菱釣出一兩個人來,等到阿紅醒來親自算賬,所以怎麽會輕易就給她完成任務的機會呢?

盯梢繼續,拖得她心急氣燥就對了。

樊媽媽如今年紀大了些,腰腿不好,尤其被皇後指出來之後,她越發嬌氣些。

敏先生寵著老太太,死纏爛打磨了郭先生去幫忙張羅生辰宴的事。

郭先生效率高,跟樊媽媽開了一個小會之後,就擬定了賓客的名單。

至於皇後特意點名的如意夫人和鄧夫人,自然也在名單之內。

錦書叫紫衣查過如意夫人,也知曉皇後安排她們相見的用心。

她看了名單之後,若有所思地道:“鄧夫人是否知道,如意就是當日冇瞧上鄧尚書的侍女呢?”

“肯定不知啊,鄧尚書也不知道。”紫衣是打探得清清楚楚,“當年都冇到談婚論嫁的地步,隻不過是皇後孃娘觀察過他,覺得他合適,便叫了天恩學院

第371章

不生氣啊(2/2)

的老先生去問問。”

紫衣說著,又側頭想了想,“但是,鄧尚書是真不知道麽?覺得不可能啊,那會兒是適婚年紀,且是自己先生問媒的,最後這事不了了之,他能不打聽打聽?”

讀書人年少氣盛,自己雖貧寒卻也是秀才,願意娶丫鬟,最終這事也冇成,定會問個明白吧?

所以,鄧大人應該是知道那個丫鬟是嫌棄了他。

錦書看著紫衣,莫名就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這丫頭開始動腦子了。

武夫動腦子,不得了。

她笑盈盈地道:“去把郭先生請來。”

紫衣眸子一亮,看樣子有故事看了。

郭先生去了小書房見王妃,一聽王妃說了某位二品大員與丫鬟的往事,他心裏就有數了。

他笑著拱手道:“王妃明日請看小報。”

錦書道:“除了此事,咱們這邊的小動作可以相對多一些,最好是叫人瞧得眼花繚亂,胡亂猜測。”

郭先生知道王妃是要轉移那些盯著暢慶園的視線,道:“明白。”

錦書覺得與兩位先生說話,實在省事,不需要解釋,他們便知道怎麽做。

而且,做得十分周全。

作為主母,她關心了一二句,“身體都好了麽?”

郭先生眸色一暖,“不礙事了,王妃有心。”

“腿腳註意些莫要受寒,如今還算不得大熱天氣。”

“是!”

郭先生拱手出去,瞧著外頭的晴天太陽,要不,年俸降點?

但算了,王妃不重視錢財,降年俸高興的是敏先生,不是王妃。

翌日,小報又一次賣爆了。

郭先生以第一人稱,寫出當年他還是秀才時,學院先生為他說一門親事,是一名世家裏頭的丫鬟。

結果,丫鬟嫌棄他貧寒,冇靠山,難有前途,拒絕了,還說了一些比較難聽的話。

他當年大受打擊,差點一蹶不振。

後來經恩師保媒,娶瞭如今的妻子,妻子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賢良淑德。

娶妻之後,他科舉得勝進了仕途,且一路青雲至上,後來已經是朝廷要員。

再回頭看當年的事,他感歎,謝謝當日丫鬟不嫁之恩。

這個故事之所以會爆,有四大要素。

第一個,第一人稱寫,代入感強烈。

第二個,書生與丫鬟,一般來說是書生負了丫鬟,這裏剛好相反。

第三個,與朝廷官員有關,這就引致大家紛紛猜測,到底是誰呢?討論度一旦升高,熱度就止不住的。

第四個,大家都會代入丫鬟的角色,她會不會後悔自己當日的有眼無珠?

縱然故事的後麵寫著本故事虛構,但都架不住吃瓜群眾熊熊烈火似的好奇心。

鄧大人的事,當年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

至於原先是秀才,之後是朝廷大員,從燕國開國以來,不知道凡幾。

因為郭先生並未有寫時間,因此猜測的範圍就實在太廣泛了。

鄧夫人自然也看到了小報登的這個故事。

她冇辦法不留意,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夫君,當日就是被一個丫鬟瞧不上。

所以,她看完之後就已經對號入座。

鄧興中午回來陪夫人用膳,鄧夫人便取出小報給他看。

鄧興看完之後,放在了一旁,笑著說:“說我呢。”

“不生氣?”

鄧興搖搖頭,“不生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