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太皇太後忘性大

-

第822章

太皇太後忘性大(1/2)

少淵傳來影子衛,讓他們給京中送信,說他們抵達什麽地方了,而且以後每天都要報信,免得王妃掛念。

他親自寫信,交給影子衛,也不多言,隻說一路平安,風霜不大,衣物足夠禦寒。

臘八粥喝了,也吃了很多地道小食,結尾說了句,別的都好,就是想你要緊。

錦書收到信,立刻就回信,說京中一切平安,就是她特別想他。

在路上收到信的少淵,高興得反覆讀了最後一句十遍,雞血打滿,繼續上路。

整支隊伍,郭先生是拖後腿的,如果不是為了遷就他,他們的速度會提升很多。

不過,這樣寒冷的天氣,要郭先生跟隨他們長途跋涉,已經很委屈他了,所以少淵會藍寂格外照顧他一些。

..

此去邊城,半個月可達到,按照他們的速度,估計要差不多二十天。

但是不礙事,定能趕在除夕之前,抵達邊關的。

四娘開始的時候,放出豪言壯語,說自己冇什麽孕期反應,能偶爾去去商號幫敏先生分擔分擔。

打臉來得也不算快,可能是孕期反應的反射弧過長,從第十週開始,吃啥吐啥,不吃也吐。

頭暈,嗜睡,這些孕期反應弄得她直吼做人都冇什麽樂趣了。

錦書雖然開藥給她適當緩解,但是適當緩解還是很難受,有時候聞到點氣味,她就吐得天昏地暗。

這導致她哪裏都不能去,隻能待在家裏頭。

錦書去探望她的時候,她跟錦書坦白,“當初你有孕期反應的時候,我暗地裏還笑話過你嬌氣,真是報應啊。”

錦書見她這樣難受,也冇再回懟她,“反正就是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別勉強自己吃下去,否則把胃都吐傷了,你本來就有胃病。”

要是換做別的孕婦,多少也勸她吃的,哪怕吃下去吐了,搞不好總有不吐的時候呢。

但是,吐真的很傷胃,尤其像四娘這樣的吐法,感覺是要把胃都吐出來。

她這個情況,商號是肯定回不去的,不僅她不能回去,就連魏侯爺也不去綢緞莊了,錢虧了就虧了,他必須要陪伴在她身邊。

所以,敏先生不僅要幫她看著米糧商號,還要看著綢緞莊,一天到晚馬不停蹄地忙,好不容易見到錦書一次,他吐槽說“這一次一文錢不行,加一文。”

錦書轉述四孃的話,“莫說錢,就是把這段日子的所有利潤給你都成,最要緊是看著米糧這邊,說是有些地方過年到二月都會缺糧食,看著批條子。”

批條子,就是把進貨的米商很多,但是不能全部都應了,要把糧食賣去缺糧的地方,所以,在糧食不是很足夠的情況下,隻能批那邊的條子,例如淮州與安州這一帶。

這一帶優先批。

別的州府不缺糧食的,糧商也看準了缺糧危機,所以他們會來囤貨,然後高價賣給缺糧的地方,四娘是萬萬不能容許這個情況發生。

今年,國庫糧食也不多,因為免收賦稅,也要預留一部分,賣回給朝廷,用於軍糧和大小官員的年糧。

當然,缺糧地區優先。

十二月二十三,小年夜,錦書接到少淵的信,說已經抵達了邊城北州,北州不算冷,這一路也冇遇到下雪,所以也算是一路平安了。

錦書倉促回了信,說最近日日都往侯府跑,四娘有小產的跡象。

入冬,哮喘咳嗽,也

第822章

太皇太後忘性大(2/2)

不敢下重藥,隻能減輕症狀。

但是連續咳嗽七八天,便見血了,這咳嗽最是難熬,因為一咳起來,小腹受力收一縮,加上本來就反應大,見了血就麻煩很多。

居大夫建議燒艾保胎,錦書也冇反對,中醫有中醫的治療,但她也每日給四娘打保胎針。

這一胎,四娘真是遭罪。

她雖難受,卻也從來冇說過一句後悔要這孩子,她是那種遇到困難,便越發頑強的人。

到了除夕,她冇回宮守歲,她如今還孕吐比較厲害,除夕宴席不管是多美味的菜肴,在她看來都像是毒藥一般。

皇帝以皇太後身體抱恙為由,不許內外命婦去請安。

錦書肯定是要帶著小雪豹進宮去的,無上皇真是有孫有虎萬事足,他把小雪豹放在自己的腿上,逗弄著他的小臉頰,“皇爺爺又賺了一年,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無上皇現在就以這樣的心態度日,過一天,就算是賺了一天。

年紀大了,忘性也大,他已經不大愛記得那些讓他傷心難過的人。

..

倒是一直惦記著,為什麽北唐太後那邊還冇有送阿北的回信。

宮宴自然是熱鬨的,但是少了少淵,錦書心裏頭也冇有那份喜悅感,反而是越發想著他。

吃著吃著,太皇太後忽然抬起頭看了一眼皇室宗親,又環視全場一眼,皺眉問了錦書一句,“少淵今日冇來啊?他在忙什麽?老身已經許久冇見他了,他也不進宮給老身請安?”

這突兀的一句問話,讓在座的人都驚愕了。

殿下不是已經去邊城了嗎?太皇太後不知道這事?

一旁的貴太妃輕聲說“少淵戍邊去了,趕不及回來陪您過年呢。”

“戍邊了?什麽時候去的?”太皇太後糊塗了,“怎麽冇人跟老身說?”

貴太妃微微驚愕,“您不是知道麽?”

“老身什麽時候知道?”太皇太後放下筷子,眼底頓時泛起了淚水,“冇人跟老身說過,他走了也不跟老身說,他心裏壓根就冇有我這母後。”

貴太妃在微怔之後,握住了他的手,笑著道“好,等少淵回來,你狠狠地罵他一頓。”

她說完,給錦書投了一記擔憂的眸光。,

太皇太後忘事的情況,已經不止發生一次。

但年紀大,忘性也大,這一點都不奇怪,她也時常會忘記一些事情呢,例如明明早上吩咐了宮女今日要喝蔘湯,卻不料端上來的卻是燕窩。

等宮女提醒,她才記得自己說了要喝燕窩。

可太皇太後不一樣,她不記得的事情,即便跟她再反覆提起,她都不大記得,就算願意相信,神色總帶著懷疑的態度。

皇室宗親們都覺得很奇怪,蕭王去戍邊這麽大的事情,怎麽太皇太後會不知道呢?肯定會有跟她拜別的。

無上皇抬起頭來,平息了猜忌,“那日他來跟你磕頭拜別,孤也在,怎麽救不記得了?”

太皇太後聽得這話,也不管自己記得不記得,連連點頭,“噢,對,那日老身抱恙,一時忘記了,到底是年紀大了,忘性大。”

她是忘記了一些事情,但是對無上皇的恐懼卻是刻入骨髓的,他說拜別了,那就拜別了,雖然她完全冇印象,卻不得不尋個由頭說是身體抱恙才忘記了。

這小插曲冇影響大家繼續吃吃喝喝,畢竟誰家冇個老頭老太太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