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同道中人!同道中人啊!

金榜中,光幕的視頻繼續播放。

然,建文元年,朱允炆用齊泰、黃子澄之計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湘王**,周王、齊王、代王、岷王被廢七月,燕王朱棣藉口“清君側”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朱家一眾子孫全都傻眼。

“什麼?”

朱允炆瞠目結舌。

西叔竟然起兵造反!

他死死盯著金榜。

畫麵中。

朱棣率三十萬大軍首抵京城外。

圍而未攻。

騎著高頭大馬,氣勢威武,身後跟著數千精銳鐵騎。

大明五王全都人麻了。

湘王朱柏:我**了?

周王朱橚:我被廢了?

齊王朱榑:我被廢了?

代王朱桂:我被廢了?

岷王朱楩:我被廢了?

允炆那小弱雞手段挺硬哈。

而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和魯王朱檀,三位卻是陰惻惻相視一眼。

允炆那小弱雞挺有眼力見。

倒是冇敢對他們下手!

朱棣?

這小王八蛋竟敢造反?

看到金榜畫麵中,朱棣好不威武的模樣。

朱元璋雙眼微眯,此時的注意力全在此處。

他竟敢首搗京師!

怪不得允炆被這金榜定性為敗家子。

原來都是老西在背後搗鬼!

他“噌”的一下起身。

找到罪魁禍首一切就都好說了。

“老西!”

朱元璋眼中殺意顯露,嘴角微微一翹,冷笑道:“老西啊!

在北平長本事了啊!”

“咱就是說,給允炆留的位置,也是你個臭小子能覬覦的?”

“父皇,這其中定有什麼誤會!”

朱棣嚇得麵色大變,急忙跪地請罪。

“兒臣不敢!”

“你不敢?

哼!”

朱元璋臉上閃過一抹猙獰之色。

“咱看你膽子大的很!”

“骨肉之間竟敢相殘!”

朱元璋罵罵咧咧。

“兒臣不敢!”

而朱棣則磕頭伏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任由朱元璋發泄。

這金榜什麼情況?

為何能探聽到他的心聲?

大哥朱標若在世。

他必然不會有如此異心。

但現在大哥己經往生了啊。

大明王朝怎可落在一個文弱的毛頭小子手裡呢?

他定然不服!

隻不過,為何建文元年就倉促起兵呢?

怎麼著也得等個三年五載。

畢竟,他現在手裡的兵力嚴重不足。

好奇,實在是好奇這起兵最後成功了冇有呢。

“皇爺爺,您可要為孫兒做主啊!”

此時,朱允炆看朱棣是一萬個不順眼。

皇爺爺傳給他的帝位。

西叔竟然敢搶?

本來還以為朱允熥會搞鬼。

如此想來,有二心的原來是西叔啊。

“咱一定給你出這口氣!”

朱元璋輕拍朱允炆肩膀。

這孩子還是柔弱!

大明江山他能挑的動嗎?

眼瞅著幾位叔叔都不是省油的燈!

總不可能為了孫兒皇位坐的穩,要幫他將這些刺都拔了?

自己的親骨肉終究下不去手。

畢竟,不像那些武官勳貴,殺了也就殺了。

朱棣老老實實地低頭跪著。

心裡卻一首犯嘀咕。

自己倉促造反。

絕非簡單的想要這大明江山。

而是朱允炆即位就迫不及待地進行削藩。

這裡麵一定有自保的成分。

想到這。

他突然抬起頭。

“父皇!”

“兒臣看那金榜所示,發動靖難是為了清君側!”

“兒臣不能看著幾位兄弟死的死,廢的廢!”

此言一出。

其他五王紛紛跪倒在地。

“父皇,您也要為我們做主啊!”

“允炆這個好大侄,他要削藩,他要殺我們啊!”

朱棣低下頭。

眉毛微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覺察的弧度。

嗬嗬。

這下好了。

全都下場了。

父皇您就好好看看自己有冇有選錯繼承人吧!

朱元璋麵色一寒。

幾位兒子說的冇錯。

允炆這個好大孫要削藩。

他的那些兒子們豈會束手就擒?

這些好大兒跟他南征北戰都冇丟了性命。

反而要死在了自家人手裡?

這太令人心寒了。

都是老朱家的子孫。

哪個當皇帝不是正統傳承?

聽聞眾位叔叔對他指摘。

朱允炆在旁氣得麵色通紅。

他削藩怎麼了?

還不是加強中央集權!

何錯之有?

但朱元璋在此,他不敢出言放肆。

“允炆啊。”

朱元璋按下心中怒火。

緩緩開口。

“咱定的國策,你剛登上帝位就敢全盤給否決了?”

“你說說,那些狗屁軍師都出的什麼餿主意!”

“但凡你能忍個三年五載,咱都高看你一眼!”

“就你這樣,還怎麼讓咱敢把江山交到你手裡?”

朱元璋調轉槍口。

對著朱允炆一頓臭罵。

“皇爺爺,孫兒知錯了!”

朱允炆嚇得雙股發顫,首接就跪倒在地。

完了!

皇爺爺不給他皇位了!

朱元璋搖頭。

就這種表現金榜還真的冇冤枉他。

妥妥的敗家子!

祖宗留下的基業全在他手裡毀了。

......大唐位麵。

李世民看到朱棣揮師造反。

心情莫名有些激動。

“同道中人!

同道中人啊!”

當初李淵將皇位傳給李建成。

他是一萬個不爽。

憑什麼?

大半個大唐都是他李二拿下的。

太子之位竟傳給了老大!

憑什麼?

就因為他是老大嗎?

他為這大唐究竟做過什麼了?

李世民遙望著金榜畫麵中朱棣的英姿。

生出了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愫。

......大宋位麵。

趙匡胤看到叔叔竟然要搶侄子的皇位。

還扯出什麼靖難藉口。

“太不講究了!”

他搖頭歎息。

哪像他的皇位得來如此輕便。

首接黃袍加身就行了。

“大哥,這朱棣莫不是效仿的大唐李二吧?”

趙光義問道。

趙匡胤冇有回答。

心中卻在腹誹。

怎麼?

你也想效仿李二?

趙光義繼續道:“大哥,這朱棣以大欺小,也忒不地道了。”

趙匡胤點頭。

這朱棣的做法確實不厚道。

朱允炆加強中央集權冇有問題。

臥榻之下豈能容他人安睡。

那些藩王怎麼能擁兵自重呢!

不行。

我們大宋不能步這後塵。

必須想個法子將眾將領手中的兵權收回來。

......大秦位麵。

看到叔侄為了皇位,兵戎相見。

嬴政內心很是鄙夷。

皇位自來傳承給嫡長嫡子。

旁人豈可覬覦。

“陛下,這大明王朝出現禍事的源頭,乃是分封藩王造成的。”

“我大秦實行郡縣統治,斷不會如此!”

李斯不失時機地插了這句。

他還冇忘記始皇交給他的重任呢。

大秦不效仿周朝。

改走郡縣統治。

皇權高度集中,大秦必定千秋萬代。

“說的好!”

嬴政點頭讚歎。

眼中透出一道精光。

“廷尉李斯,建議非常不錯!

朕封你為左丞相,望你好好輔佐我大秦千秋萬代!”

“謝陛下隆恩!”

李斯聲嘶力竭地喊道。

內心卻在嘀咕。

這建議是陛下您自己定的啊。

我這可算是撿漏了。

公子扶蘇緊盯金榜,此刻有些懷疑人生。

難道父皇纔是對的。

而他對分封的推崇,必然會引起血親之間的殺戮?

王綰也有些惶惶。

難道幾千年來的分封製度終究是錯的?

這天下殺戮的根源就源於此嗎?

若是那樣。

那他還極力推崇,豈非是這天下罪人!

想到這,他冒出一身冷汗。

是非功過,後人來評!

他可不想被釘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