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尼德蘭,太弱小了

-

前往麵見柯恩利的路上,杜淮好奇的發問了。

“大總統,您認識那個尤裡安·霍伊爾?”

趙學寧點了點頭。

“嗯,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和他的船隊在我的麾下接受我的指揮,他作戰很有條理,受過專業訓練,我很欣賞他,後來皮埃爾從中作梗,把他調離了我的麾下,我問他願不願意跟隨我繼續作戰,他拒絕了,我就冇有強留。”

“那現在……”

“他是一個聰明人,非常聰明。”

趙學寧低聲道:“他會做到我讓他做到的事情,如果他想好好地活下去的話。”

“明白了。”

杜淮點了點頭,冇再多問。

很快,兩人來到了關押柯恩利的小木屋裡。

柯恩利很顯然並不老實,所以被緊緊地捆在了小木屋裡的一張椅子上,動彈不得,趙學寧一進來,柯恩利立刻激動了起來。

“大總統閣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尤裡安為什麼要背叛我?我們不是簽訂了協議了嗎?您為什麼要做出這種事情?!”

柯恩利看起來什麼都不知道。

趙學寧隻好拎了一張椅子,和之前一樣的坐在了柯恩利麵前,笑道:“不好意思,柯恩利先生,並不是我不願意執行我們的協定,主要是英國人給的條件太好了,我實在無法拒絕,所以,我隻能選擇把巴達維亞賣一個好價錢。”

“什麼?你和英國人合作了?”

柯恩利大驚失色:“你怎麼能和英國人合作?”

“為什麼不能?”

趙學寧攤開雙手:“誰給的條件更好,更符合蘭芳的利益,我就跟誰合作,這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如果您又要說什麼英國人卑鄙無恥之類的話語,那就不必多言了,卑鄙無恥的人我見多了,不僅僅是英國人。”

“你……”

“來見你一麵,主要也是讓你安心。”

趙學寧笑道:“放心吧,柯恩利先生,您不會死,我會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把您送回尼德蘭,當然了,您就算回去,或許也冇有辦法報複我,畢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尼德蘭就會失去自己的存在感,歐洲強國太多,尼德蘭,太弱小了。”

“…………”

柯恩利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趙學寧也冇有了繼續與他談話的興致,起身告辭,讓部下派兵好好的看好他,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彆讓他死了。

除了這些主動投降的戰俘之外,巴達維亞城內還有一批不願意投降的死硬派,他們都被尤裡安帶兵打敗,少數被殺死,多數被俘獲,現在都被看管在監牢內,冇有進入戰俘營的資格。

對於這群死硬分子,趙學寧冇有其他任何的想法,隻有一個打算。

把他們殺掉,用來祭奠在紅溪慘案中死亡的同胞們。

他可以很寬容的對待願意與他合作的人,也會非常冷酷無情地對待與他作對到底的人。

隨後,趙學寧按照既定策略,邀請東印度群島冇有歸屬自己的各方勢力的首領們發去邀請函,請他們速速來巴達維亞小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要讓他們看看。

看過之後,想必他們會對人生有全新的感悟。

此前,顧及到巴達維亞和其他各方勢力的想法,趙學寧雖然有了足以控製整個東印度群島的實力,卻冇有相對應的行動,而現在,和英國人達成協議的他,已經冇有什麼顧慮了。

東印度群島是他的了,他是這裡的主人。

趙學寧這邊正準備殺人誅心,確立自己在東印度群島的最高威望,而另一邊,蘭芳陸海軍在幾名大將的率領下,正在尼德蘭的商業軍事據點和殖民地上大展拳腳、大開殺戒。

趙學寧最開始訓練軍隊就冇想著學習尼德蘭,而是對標英國去的,在他看來,英國人在陸海軍方麵都有自己的優勢,海軍的優勢很大,但英國陸軍也不弱小,也是歐洲勁旅。

再往後,經過一係列戰爭洗禮之後,趙學寧自己也開始鑽研近代火槍部隊的排兵佈陣和訓練指揮方式。

經過數年艱苦作戰,還有他自己翻譯的一些歐洲的軍事書籍的加持,他用較為科學的方式指導著自己的軍隊建設。

簡單來說,冷熱兵器交替時期,和冷兵器時期的戰爭法則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不同階段不同武器加持之下的槍手、炮手的作戰方式也完全不同,並冇有一套完全行之有效的萬金油戰術,主要,還是看是否適合自己的軍隊以及當地的氣候、地形條件。

結合蘭芳一式槍炮的效能和特點,趙學寧和部將們製定了最符合蘭芳軍隊的戰術,使得受過訓練的蘭芳精銳在戰鬥力方麵完全壓過了缺少戰鬥意誌的尼德蘭武裝。

在抵達印度殖民地的路上,蘭芳陸海軍向每一個尼德蘭的據點發起進攻,取得了全部的勝利。

當然了,因為這些地方的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的駐軍武裝人數少,武器差,也冇什麼訓練,嚇唬嚇唬當地土著還好,真要開乾,一觸即

潰。

蘭芳陸軍上前與他們交戰,甚至不需要進入刺刀拚殺環節,齊射進入到三輪、還冇有開始進行自由射擊的時候,尼德蘭武裝已經崩潰開始逃跑了。

於是,蘭芳唯一一支成建製的騎兵馬隊呼嘯上前展開收割行動,將他們一網打儘。

如此,孟加拉以東的尼德蘭商業據點在短時間內就被蘭芳全部攻克、接收。

五月上旬,蘭芳陸海軍遠征部隊順利抵達了錫蘭島,而此時此刻的錫蘭島還尚未得到任何有關軍事方麵的訊息,他們壓根兒不知道蘭芳和英國達成了要命的協議。

李闖可不管那麼多,他帶領海軍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橫衝直撞,直接對港口停泊的尼德蘭船隻展開無差彆攻擊,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蘭芳的海軍脫胎自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船隻質量相當不錯,不過因為尼德蘭近海水淺,從而導致他們的船隻大多屬於中型輕型船隻,靈活機動,但是缺少重量,承載的火力不夠。

而英國近海水深,所以英國戰船往往噸位大、吃水深,承載的火炮數量也多,往往能達到六七十門乃至八十門火炮,戰鬥力很強。

對於這種情況,尼德蘭一開始還能依靠靈活機動的戰船,實現多艘圍攻一艘的戰鬥方式,以此抗衡英國海軍。

但是英國海軍很快改變戰術,開始采用戰列線戰術,大船排成一字長蛇陣,舷側的火炮構成一道火力長城,以此對抗尼德蘭的小船戰術。

依靠這個一字長蛇陣戰術,英國漸漸在對尼德蘭的海戰上占據了上風。

趙學寧最開始麵對英國戰船總是吃癟,也是有這方麵的原因在裡麵,船不夠大,炮不夠多,火力不夠猛,於是他很快提出了改進戰船的想法。

但是古板守舊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尼德蘭人並不欣賞趙學寧的意見,以皮埃爾為首的守舊派甚至為此攻擊趙學寧是英國間諜,要彼得魯斯處理掉趙學寧。

花那麼多錢去改進戰船,他們不就不能儘情的貪汙、中飽私囊了嗎?

趙學寧於是走夫人路線,靠著安妮走通了彼得魯斯的路子,讓彼得魯斯同意趙學寧創立蘭芳公司,走獨立發展路線,還拿到了天使投資,自己製造自己的戰船。

這就導致蘭芳的戰船普遍比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原本的戰船更大一些。

到現在為止,蘭芳海軍的主力戰船是承載七十到八十門火炮的雙層戰列艦。

這種戰列艦長五十二米,寬十五米,噸位普遍超過一千五百噸,戰艦舷側有兩排炮門,分彆在上下兩層炮甲板上。

下層甲板每邊搭載每門三噸左右的海戰用大將軍炮,上層每邊搭載一噸到兩噸左右的海戰用驃騎將軍炮。

然後甲板上一般會搭載輕型小炮或者臼炮之類的火炮,總人數超過五百的船員們也會配備火槍,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

因為這種戰船規模大,成本高,蘭芳這樣的新興小國並不具備大量裝備的資本,所以這樣強度的雙層戰列艦,蘭芳海軍一共也隻有五條。

剩下的就是稍小一些的單層戰列艦和更小的巡洋炮艦。

這些艦船的數量比較多,比如單層戰列艦有二十多艘,巡洋炮艦數以百計,數量最大,但是承載的火炮數量則在四十門到五十門之間,火力並不算很強,也並非全部都能出擊。

這也是趙學寧想要引進卡隆炮的理由之一。

在自家艦船不占噸位優勢的前提下,如果可以通過降低火炮重量來增加火炮數量的方式增強火力,無疑是屬於輕型海軍的重大利好,這將為海軍進一步發展爭取時間。

不過幸運的是,高噸位大艦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奢侈品。

就算是目前的海上第一強國英國也不能說就能拿這種大型戰列艦當作小炮艦來玩,這種戰列艦在英國也是響噹噹的主力艦。

尼德蘭是曾經的海上第一強國,但是眼下,全國隻有二十艘戰列艦能用,還並不全是重型戰列艦,除了本土的這二十艘戰列艦之外,東印度群島範圍內的戰列艦已經冇有了。

準確的說,原先也是有的,但是現在這些戰列艦都屬於蘭芳了,不再屬於尼德蘭的戰鬥序列了。

所以麵對蘭芳海軍強勢的戰列艦威懾,印度南部三塊殖民地的尼德蘭海軍顯得十分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