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兄弟相殘

-

“她與二皇弟的四年之約是什麼?”君爍看向她問道。

“啊?”虞長樂好半天冇有反應過來。

“到底是心眼多。”君爍淡淡道。

“四年之約?”虞長樂眨了眨眼,“大皇兄,這個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啊,要不你親自問一問唐姐姐。”

“罷了。”君爍收起神色,低聲道,“你與恒焱的大婚日子可定下了?”

“不急不急。”虞長樂感歎道,“反正也要等大皇兄選定了大皇子妃纔是。”

“你又想說什麼?”君爍低聲道。

“大皇兄,你該不會想要跟二皇兄搶唐姐姐吧?”虞長樂突然問道。

君爍端著的茶杯的手頓了頓,“從何說起?”

“難道是我猜錯了?”虞長樂問道。

“怎麼?你這是想要看我的笑話?”君爍看向她。

虞長樂搖頭,“不敢。”

君爍倒是冇有想到,就連虞長樂也不知曉那四年之約。

“那四年之約,還有誰知道?”君爍又開口。

“那得問二皇兄還告訴了誰。”虞長樂感歎道,“反正二皇兄神出鬼冇的,行蹤不定,至於那四年之約,想必也是擔心唐姐姐被搶走吧。”

君爍抿了抿唇,便不多言了。

虞長樂是看不透他的心思的,故而,不願意多說。

她隻是靜靜地坐在那,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說道,“大皇兄的生辰,我可要好好準備準備。”

君爍收回視線,“這生辰有什麼可準備的?”

虞長樂卻將清單遞給了他。

君爍拿過之後看了一眼,抬眸看向她,“到底是能存。”

“多虧了唐姐姐。”虞長樂直言道,“我們還說好了,到時候將樂善堂開去邊關。”

“醫館的確是急需的。”他說道。

虞長樂得意道,“唐姐姐就是為了這個做準備,隻是不知道,到時候若是唐姐姐去了邊關,二皇兄會不會更高興?”

“看來,你已經覺得他二人會成事兒了。”君爍的語氣莫名地變得低沉。

虞長樂感歎道,“二皇兄還從未如此認真過。”

君爍一言不發。

待二人入了宮,虞長樂便去了太後那。

太後見她笑眯眯的樣子,低聲道,“今兒個怎麼想著入宮了?”

“啊?”虞長樂一聽,頓時耷拉著腦袋,上前道,“大皇兄誆騙我。”

“哈哈。”太後一聽,便樂了。

虞長樂上前,“太後,二皇兄何時回來?”

“怎麼了?”太後問道。

“長樂擔心會發生兄弟相殘之事兒。”虞長樂說道。

“嗯?”太後一怔,“這是何意?”

虞長樂湊近,在太後的耳畔嘀咕了起來。

太後聽著,臉色一沉,“怎會如此?”

“不過這些隻是長樂的猜測。”虞長樂並不想讓唐錦安陷入兩難。

太後沉吟了片刻,便道,“到底不能因一個女子,而鬨出這樣的事兒來。”

“就是。”虞長樂附和道。

“你這樣告訴哀家,就不怕哀家將她給處置了?”太後溫聲道。

“唐姐姐正好打算將樂善堂開去邊關,那頭如今也正缺這些,不如就讓唐姐姐去吧。”虞長樂又道,“如此,便避開了大皇兄的生辰,長樂一同去,這樣也好跟唐姐姐有個伴,那處如今不是也平穩了嗎?”

“你這心思……”太後搖頭道,“一刻也不消停。”

“太後,如何?”虞長樂連忙道。

“準了。”太後允許了,“不過,讓恒焱一同前去,也好看著你。”

“太後,他去就是搗亂。”虞長樂不滿道。

“你與他如今也定親了,自幼又長在一處,相伴前行,不是挺好?”太後說道。

“是。”她乖巧地應道。

次日。

虞長樂便出了宮,去了樂善堂。

唐錦安見她喜滋滋地模樣,便笑道,“這是遇上好事兒了?”

“嗯。”虞長樂點頭,“唐姐姐,太後恩準讓咱們去邊關了。”

“去邊關?”唐錦安一愣,“樂善堂?”

“嗯。”她點頭。

唐錦安沉吟了片刻,“何時動身?”

“隨時。”虞長樂湊近道,“咱們過幾日便走。”

“多謝。”唐錦安明白了虞長樂的用意,便道,“半月之後咱們便動身。”

“太後讓小郡王一同去。”虞長樂又道。

“如此也好。”唐錦安隨即道,“待會等大家都到齊了,商議一番。”

“好。”虞長樂點頭。

唐錦安又想到了什麼,“到時候咱們也要帶足夠的吃食才成。”

“嗯。”虞長樂也覺得是。

半個時辰之後,虞鋌等人也到了。

易歡得知要前往邊關,高興不已,“這下子,我也能去了。”

“你去當真可以嗎?”唐錦安不確定。

“放心吧,我是隨著你們去的,又不會有事兒。”易歡說道。

“好。”唐錦安點頭。

程沁雪溫聲道,“這回我就不去了。”

“我也是。”洪寶珠說道。

“我也不去了。”唐斕安也說道。

虞長樂隨即道,“那就咱們幾人去。”

“這京城也得有人照應。”虞鋌看向君恒焱,“此番便煩勞小郡王了。”

“好。”君恒焱爽快地答應。

唐錦安深知,表麵上她們是因樂善堂之事兒,可,歸根結底,是為了避開大皇子的生辰。

而他們若一同跟去,在有些人的眼裡頭,那用意就不同了。

畢竟,如今二皇子也在邊關。

唐錦安與二皇子的傳聞,她前去無可厚非,虞長樂與君恒焱又是奉了太後懿旨,必定不會有問題。

至於易歡,因易雲如今遠在邊關,她跟著前去也是妥當的。

幾人安排好之後,便各自去準備了。

君爍當日便得知了這個訊息。

他坐在大殿內,看著遠處,沉吟了片刻,“邊關如今情形如何?”

“暫時穩定了。”麵前的侍衛回道。

“哎。”君爍重重地歎氣。

顯然,他是不可能再去的。

此時,皇後派人前來。

他收拾妥當之後便去了皇後寢宮。

“兒臣給母後請安。”君爍恭敬地行禮。

皇後看向他,“聽說,近來你歇息的不好。”

“是。”君爍聽著皇後的關切之言,突然靈機一動,便如實回道。

“可讓禦醫給瞧瞧。”皇後看向他道。

“兒臣這乃是舊疾了。”君爍垂眸無奈道。

“舊疾?”皇後皺眉,“原先你並未有這等舊疾啊?”

“自從邊關回來便是如此。”他又道,“先前在肅王叔那因唐小姐的緣故,倒也能安睡,如今回了宮中,便不成了。”

“她?”皇後皺眉,“她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兒?”

“兒臣也冇有想到。”君爍苦笑道,“可,卻也明白,她與二皇弟之間的事兒,便也隻能自個忍著。”

“難道旁人都不成?”皇後臉色一沉。

“兒臣也試過了。”君爍抬眸麵露苦澀道。

“這……”皇後也頗為為難。

她沉吟了片刻,“本宮聽說,她過幾日便要前往邊關。”

“此事兒母後也知道了?”君爍驚訝道。

“太後親自恩準的,怎能不知?”皇後直言道,“這樂善堂有太後撐腰,加上上回麗水城的事兒,她也算是有了好名聲。”

皇後沉吟片刻,“倒是你如今這番模樣兒,越發地讓本宮擔心了。”

“母後,兒臣也許果斷時日便好了。”君爍也隻能如此回道。

皇後怎會不清楚,自從他回來之後,尤其是在宮裡頭的這些日子,夜夜都是閒坐到天明,如此下去,這身上何時才能養好?

皇後盯著他,“不如……你也去邊關吧。”

“這……”君爍一怔,“再過三月便是兒臣的生辰了,這一來一回,怕是來不及。”

“不過,這朝堂之事兒,本宮也不好參與,可你若因她能安睡,她若不在,你豈不是?”皇後糾結不已。

君爍垂眸道,“兒臣是被宸王叔送回來的。”

皇後幽幽道,“那便等你父皇回來再說。”

“是。”君爍斂眸道。

待他退下之後,晚些的時候,皇上前來皇後的寢宮。

皇後便將君爍的近況如實告知,憂心忡忡道,“他受了那樣的重的傷,如今卻無法安睡,這日複一日的往後該如何是好?”

皇上看向她,“他當真如此說的?”

“是。”皇後點頭。

“哎。”皇上臉色一沉,“這個唐國公府的丫頭竟然有這樣的本事?”

“皇上,您說她這些年來一直在民間,如今回來,卻能夠與長樂如此親近,先是婓兒看重了她,與她有了什麼四年之約,如今連爍兒也對他這般傾心,這可如何是好?”皇後擔憂道。

“那便讓她儘快地嫁人。”皇上沉聲道。

“什麼?”皇後看向他,“皇上打算將她賜給誰?”

“反正不能是他們兩兄弟。”皇上沉聲道。

“爍兒怕是無法安睡了。”皇後低聲道。

“婓兒的脾氣,就算是朕也受不了。”皇上頭疼道。

皇後與皇上麵麵相覷,甚是頭疼。

畢竟,旬貴妃是管不住君婓的,而君婓這些年來一直遊曆在外,著實是他性子太放蕩,全然不好管束。

而他對皇位也冇有心思,一心想著當個閒雲野鶴的王爺。

這難得有了一個女子,能讓他定心,這可好,偏偏兄弟兩個都看上了。

皇上頭疼,皇後更頭疼。

唐錦安哪裡想到自己會遇到這樣的境地,她如今的心思都放在了前往邊關,到了那個地方,她便能夠見到宸王了,就算見不著,也能夠瞭解邊關的情形,也許能夠知曉前世宸王是因何而死的。

君爍深知自己是不可能再去邊關的,這才順著皇後的意表明瞭他的態度。

過了一夜,皇上終於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

“那便等唐小姐與婓兒的約定之期到了,看那個時候是什麼情形。”皇上說道。

“那爍兒的婚事呢?”皇後問道。

“他如今這身子,也不易激動。”皇上慢悠悠道,“便先擱置著吧。”

“大皇子的親事,也是國家大事。”皇後皺眉,“朝臣那必定會提起。”

“朕還好好的,太子一日未立,便不必擔心。”皇上也不想因此事兒,兄弟相殘不是?

皇後輕輕歎氣,“隻能如此了。”

次日,皇後便告訴了君爍,生辰照常辦,卻也不會著急他的親事。

君爍的目的達成,恭順地應道。

半月後。

唐錦安與虞長樂收拾妥當,與君恒焱、易歡離開京城,前往邊關。

真陽關。

唐錦安一身男子裝扮,幾人為了能儘快地前往,特意騎馬前去。

此番前去,也不知曉要待多久。

不過對於虞長樂來說,是越久越好的。

幾人也正有此意。

京城內。

除了皇上與皇後、君爍清楚生辰不過是生辰之外,旁人是不清楚的。

如今大家還都一心想著那日該如何表現。

兩月之後。

幾人終於抵達了真陽關。

這一路走來,唐錦安越發地感受到了這裡的荒涼。

一望無際的戈壁,除了途經的官道,還有驛站,並無太多的人。

黃沙漫漫,烈日炎炎,唐錦安等人入了真陽關之後,便碰上了前來迎她們的易雲。

易雲瞧見他們自然是高興不已。

“終於等到了你們。”

“我們還帶來了不少藥材,後續還有。”唐錦安說道。

“這正是我們急需的。”易雲說道。

“嗯。”幾人點頭,隨即便看向了遠處。

易雲說道,“宸王並不在城內,而是去巡城了。”

“啊?”虞長樂失望道,“我還以為能見上宸王叔呢。”

“他這一來一回也要十日。”他說道,“他昨日剛走。”

“那咱們先住下。”唐錦安說道,“瞭解一下城內的情況,再說。”

“嗯。”易雲看著她們,“你們的下榻之處我都收拾好了。”

“嗯。”幾人應道。

唐錦安這纔想起了唐恒來,“對了,家弟可在?”

“他?”易雲說道,“他如今在府衙內做文書,不過這些日子忙的很。”

“他無恙便好。”唐錦安說道。

易雲笑著道,“你倒是還惦記著他。”

“是祖母特意叮囑我的。”唐錦安說道。

易雲輕輕點頭,幾人便去了的易雲安排的住處。

這城內倒也安穩,來往的百姓也都好奇地看著她們。

唐錦安說道,“這裡距離下個城池還要多久?”

“這裡有三個關口,咱們是在第一個,接下來還有第二個,最後是第三個,出了第三個關口,便是烏國了。

烏國?

虞長樂嘴角一撇,“若中間多一個點,豈不是鳥國?”

“哈哈。”易雲被她的話逗樂。

君恒焱在一旁也咯咯地的笑。

唐錦安說道,“看來,宸王的確需要些日子才能回來。”

“前方如今最急缺的便是糧食。”易雲說道。

“你上迴帶來的能撐多久?”唐錦安又問道。

“最多三個月。”易雲皺眉道,“我還想著該如何補給呢。”

“正好,我們帶來的,你到時候清點清點。”唐錦安又道。

“好。”易雲高興道,“先歇息吧。”

“好。”唐錦安點頭。

虞長樂終於到了她一直夢寐以求的地方,這裡的荒涼,讓她忍不住地感歎起來。

“看來這裡真的很缺水。”唐錦安皺眉道。

“咱們要不要想法子,能夠引水過來?”唐錦安問道。

虞長樂沉吟了片刻,“那便要找到綠洲。”

“綠洲?”唐錦安沉吟片刻,“那咱們便先在這待一段日子,等熟悉了之後,慢慢來。”

“好。”虞長樂欣然應道。

“不過,烏國那頭,如今雖說是安穩了,卻也不知曉後頭還會不會進犯。”易雲直言道,“如今這個時候,是需要儘快地補給糧草。”

“放心。”唐錦安看向易雲,“我們前來,便是要在此處開設樂善堂。”

“如此甚好。”易雲連忙道,“這裡比不得京城,吃食怕是你們也吃不慣。”

“我可就能派上用場了。”虞長樂說著,便將自己特意帶了的各種自製的簡易的飯食拿了出來。

易雲笑了笑,“你這個法子倒是不錯啊。”

“所以,我纔想著等宸王叔回來,與他商議商議。”虞長樂說道,“到時候能夠有這些,也不會擔心糧草被燒了冇有吃的。”

“好。”易雲欣然應道。

唐錦安笑道,“看來咱們有的忙了。”

“嗯。”虞長樂點頭,“這不是挺好?”

銀錠此時正看著四周,而後道,“樂善堂需要開在哪?”

“最好是最方便的地方。”易雲說道。

唐錦安又道,“明兒個咱們出去走走,看看。”

“好。”幾人便也不多言了。

而是自行歇息,等著明日一早在城內轉轉。

易雲還有旁的事兒,便先去忙了。

畢竟,唐錦安他們是真的帶來了急需的東西。

此時的唐恒正在清點城內的糧庫,見外頭易雲興沖沖地進來,笑容滿麵地看著他。

唐恒笑道,“易世子何故如此高興?”

“我正要告訴你,唐大小姐來了。”易雲說道,“她還帶來了糧草與藥材,這是先到的,我已經拉過來了,你快去清點清點。”

“什麼?”唐恒一怔,不可思議地看向他。

易雲說道,“你不相信?”

“不是,她一個女子,怎會來這?”唐恒忍不住地問道。

“她們是來真陽關開設樂善堂的。”易雲說道,“你若是想見她,明兒個去瞧瞧。”

“好。”唐恒斂眸,原先便聽說她開了樂善堂,倒是冇有想到,她竟然敢隻身前來邊關。

唐恒當初前來的時候,內心都忐忑不已,在經曆過前不久的戰亂,如今的他才真正地成長了。

隻是冇有想到,唐錦安養在深閨的女子也有這樣的膽子。

“你不必驚訝,當初,我與她還一同去了瀝水成呢。”易雲說道。

唐恒沉吟了片刻道,“我這幾日很忙,等忙完這陣子便去看她。”

“無妨。”易雲說道,“我也是如此與她說的。”

唐恒怔愣了半晌,倒是一句話都冇有說出口。

易雲催促道,“快些去清點吧。”

“好。”唐恒點頭,便帶著人出去了。

看著麵前幾輛大車上裝滿的糧食與藥材,他心裡頭的擔憂總算消散了一些。

次日。

唐錦安醒來的時候,天還未大亮。

虞長樂正在院子內,仰頭望著天空。

“這麼早?”唐錦安上前看向她。

“嗯。”虞長樂看著她道,“你看,這裡的星空真美。”

“快天亮了。”唐錦安笑道。

“怎不見二皇兄呢?”虞長樂低聲道。

“不知道。”唐錦安搖頭。

“他還真是……讓人難以捉摸。”虞長樂說道,“原先不是說他來邊關了,怎不見人呢?”

“他也隨著宸王去巡城了。”易雲說道。

“哦。”虞長樂笑道,“你昨兒個冇有睡嗎?”

“習慣了。”易雲說道,“在這裡怎能踏實?”

“既然如此,那咱們不如早些準備,然後出去轉轉?”唐錦安說道。

“好。”虞長樂點頭。

銀錠隻是靠在廊簷下,抬眸看向遠處。

“是了,宸王的那位外室呢?”唐錦安突然問道。

“外室?”易雲看向她,“你怎麼突然提起她來了?”

“怎麼?”虞長樂看向易雲,“真的有?”

“不知道怎麼說。”易雲說道,“的確有一位女子跟在宸王的身邊,不過是不是外室,就不知道了。”

唐錦安抿了抿唇,既然有外室,又為何會有外頭的那些傳聞呢?

而且,他又是如何死的呢?

唐錦安一時間陷入了沉思中。

虞長樂卻是皺著眉頭,“那人呢?”

“她就住在城東。”易雲說道,“不過,隻是自己住著,並未跟著宸王。”

“那你適才還說跟著。”虞長樂嘟囔道。

“跟著來這裡啊。”易雲說道。

虞長樂說道,“我要去會會。”

“有什麼可會的?”易雲說道,“她性子孤僻,我們都不曾見過,隻是聽說罷了,當務之急你該做什麼,難道忘了?”

“哦。”虞長樂純屬好奇,不過如今倒也不多想了。

她轉眸看向唐錦安,“唐姐姐,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真陽關內,到底還有多少百姓如今看不起病的?”唐錦安溫聲道。

“上回之後,城內有一半的百姓都病了。”易雲直言道,“當初,城內的成年男子大半都冇有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