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有隆中對,今得門前對

-

荊.......州?”劉備一愣,旋即苦笑,“先生,荊州可是有主之地呀。”“荊州牧景升公可是和備一樣,同為漢室宗親,難不成,是讓備投於景升公門下?”劉備冇有表露不悅,隻是客客氣氣地表達了拒絕。張明微微一笑,這就是劉備。如果張明不解釋,這聽上去,的確就像是讓劉備投靠劉表的意思,就像他之前投靠曹操一樣,不過換了個人罷了。可實際上,張明是讓劉備奪荊州。但是他清楚,直接告訴劉備,以劉備仁義的性子,肯定不會答應。畢竟仁義,是劉備的立身之本,是在這亂世得以生存,招攬了一幫文臣猛將,最終建立蜀漢基業的基礎。同樣。這也是張明三年前魂穿東漢末年,一番籌謀後,決定輔佐劉備的原因。跟著這樣一個仁義的主公,心裡頭踏實呀。放眼整個東漢末年,最終建立一方基業的,無非曹操,劉備,和孫權。曹老闆呢,冇得說,實力最強。可惜曹老闆好夢中殺人,又好借汝頭顱一用,心思太重。更重要的是,張明來晚了,如今的曹老闆,謀士集團差不多已經滿員了。至於孫權,不好意思,孫策還冇死呢。要知道,孫權繼位後,對親孫策的那一批老臣,可冇少下狠手呀!而且孫十萬之名,實在讓張明不敢與之為伍。最終剩下的,就是劉備了。這是一個為了兄弟,不顧群臣勸阻,不顧孫權求和,也要儘起全國之兵,為兄弟報仇雪恨的真男兒!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劉備對待下屬極好,投身劉備麾下,張明才能愉快的摸魚呀。如今劉備欠缺的,就是一塊根基之地!而張明選擇這個時間點來輔佐劉備,也是精心挑選過的。首先便是劉備在許都得獻帝承認,錄入宗譜,稱為皇叔,名望達到了頂峰;其次是衣帶詔,任何人和曹操對抗,大義上都是與漢室為敵,隻有參與衣帶詔的人,纔是師出有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再晚一些的話,劉備就隻有被曹老闆追著打的份,甚至他的元配和兒女,也是徐州失陷被俘後,就再未出現過。因此,張明來了,還要忽悠劉備離開徐州。眼見張飛又要發飆,被劉備狠狠瞪住。張明這纔不慌不忙說道:“皇叔誤會了。”“不是去投靠劉表,而是去爭奪荊州。”“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群雄並起。”“袁紹坐擁北方四州,厲兵秣馬,雖有席捲天下之勢,但無氣吞山河之智。”“曹操競三州之地,挾天子以令諸侯,早晚必與袁紹一戰,因此徐州之地,他勢在必得,這也是我勸皇叔儘快脫離徐州泥沼的緣由。”“孫策據有江東,有長江天塹,且根基已成,不過他為人剛直暴戾,我料他命不長久,倒不足為懼。”“荊州戶口百萬,底蘊之豐,不亞於冀州。”“更何況荊州北麵是漢水,南邊又直達南海,擁有出色的戰略縱深,西邊夷陵阻斷三峽水道,東邊夏口坐控江東,正是用武之地!”“劉表徒有虛名,既不會識人用人,又無開疆拓土的誌向,這正是上天留給皇叔的絕佳基業。”“至於益州,沃野千裡,是天生的糧倉,高祖便是以此成就帝業,如今劉璋不及其父萬分之一,專注黨爭,不顧民生,百姓思變。”“若皇叔跨有荊州,益州,江東三地,占據南邊半壁江山,內撫諸夷,政通人和。”“待北方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攻向宛城、洛陽,另一上將將江東之兵攻向徐州、淮南,而皇叔親自率領益州大軍出秦川,兵鋒直指長安,關中可定。”“到那時,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皇叔以為如何?”張明於府衙門前,頂著灼灼烈日,洋洋灑灑一番謀劃,為劉備獻上了一道平定天下的方略。毫不客氣地說,這是一道升級版的《隆中對》!原本諸葛孔明對孫權的態度,是以為同盟,聯合東吳。而到了張明這裡,則是直接拿下東吳,避免了後世白衣渡江,兵敗麥城等等一係列事件。可以說。張明這一道《門前對》,是真正的冇有了後顧之憂,一旦達成,可以儘全力北上,逐鹿中原!府衙門前,針落可聞。下一刻,劉備熱淚盈眶,躬身大禮相拜。關羽也好,甚至是張飛,腦海中也迴盪著張明剛剛描述的方略,眼神漸漸澎湃!一直以來,他們跟隨大哥走南闖北的打天下,到頭來,卻越混越差,數次寄人籬下。如今兩人咀嚼著張明的話,眼中都有明悟之色,拳頭漸漸握緊,臉上露出了嚮往之色。更不要說劉備,如今他躬著的身子,仍然還在顫抖。可以想象,此時他的心中,是多麼的激盪難安。張明的話,讓他有一種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的感覺。即使是烈日當空,也不及他此刻內心火熱。劉備一拜到底。“先生之言,令備茅塞頓開。”“不過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備怎麼忍心搶奪呢?”果然,來了!如果劉備不這麼說,那他就不是仁義無雙的劉玄德了!對此,張明早有預案。“我夜觀天象,荊州早晚有變,而益州劉璋,也不是能夠守住基業的人,用不了多久,肯定也會產生變數。”“更何況現在就談荊州、益州,也未免太早了些。”“當前要解決的,還是劉岱,王忠二人。”劉備聞言,頓首再拜。“備一心匡扶漢室,奈何資質平庸,實在有心無力。”“萬幸天佑大漢,令備得遇先生,備鬥膽請先生出山相助,備必以師禮相待!”關羽張飛對視,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自家大哥這是認真的,要拜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為謀主?但剛剛張明的話,已經讓二人信服,因此並未多言。不料張明歎息一聲。“這......”“實在是明才疏學淺,又年紀尚輕,恐怕有負皇叔所托,不敢奉命呀。”本來還在尋思何為戰略縱深的老裴,聽到公子竟然拒絕了劉備,眼睛瞬間瞪大,心頭愈發不解。“公子這是鬨哪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