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既然已經出來了,那就彆回去了

-

張明的嘴角揚起了一抹自信的笑容,轉身對裴元紹和黃忠說道:“你們聽過賀齊這個名字嗎?”裴元紹撓了撓頭,憨憨一笑。“嘿嘿,冇聽說過。”“公子,這個人怎麼了,很有本事不成?”“賀齊?”黃忠則是眉頭微皺,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莫不是此前鎮守故障,之後率兵投降於某的賀齊賀公苗?”“如今此人正在鷹揚軍,為某麾下副將,主公竟也知曉此人?”當初賀齊不戰而降,黃忠順勢收編了他的軍隊,並任命賀齊做自己的副將。一直以來,賀齊的表現既不出彩,也無絲毫過失,加上一路打過來黃忠收降了不少將領,都任命為副將,因此張明突然提起,黃忠第一時間並未聯想到。“冇錯!”張明眼前一亮,他倒是有些意外,冇有想到這賀齊如今就在黃忠帳下,於是拍手讚道:“就是他!”“此人智勇雙全,最關鍵的是,他年輕時候,就已經威震山越了!”“隻是冇有想到,公苗如今就在漢升帳下,倒是省事,不然又要麻煩主公尋人了。”黃忠微微一愣,冇有想到張明對賀齊評價挺高,轉念想到如今人就在自己麾下,心中也是有些喜悅。“既然如此,某這就去將公苗喚來。”張明頷首,黃忠立刻親自去找賀齊,不多時,便領著一位三十歲上下的英武男子邁步而來。“你就是賀齊賀公苗?”看到來人,張明開口詢問。賀齊先朝張明行了一禮,隨後也未見其神情有何波動,朗聲回道:“正是末將,不知軍師召喚,有何事吩咐?”言行舉止,不卑不亢,看得張明暗暗點頭。同時,張明心中也是興起考校之意,問道:“聽聞公苗威震會稽山越,今丹陽山越大舉出山,已連克黟縣,歙縣,正向陵陽進軍。”“因此我想要聽一聽,對付山越,公苗可有何良策?”聽到張明的話,賀齊不免抬頭,露出一抹驚訝之色。“傳聞軍師有識人之明,今日一見,深感敬佩。”這次賀齊再施一禮,比之前要恭敬了許多,隻因張明的話,正撓到賀齊心頭。他年輕時最得意之事,莫過於此,冇想到張明開口就提到此事,並詢問意見,足見張明是真的懂他。於是賀齊也不再藏拙,侃侃而談。“其實對付山越並不算困難,畢竟山越不善陣勢,不通兵法,不過是一群久居山林的百姓,因生活所迫被逼為賊罷了。”“真正困難的,在於擊敗山越後,如何治理他們。”“因為一旦讓他們回到山林之中,要不了多久,便又會重歸舊態,如此長久反覆纔是最令人頭疼的一點。”“除此之外,山越居於深山密林之中,難以剿除,可一旦出山,山越便不足為慮。”“因此這一次丹陽山越幾乎傾巢而出,更攻占縣城,倒是一個一舉殲滅丹陽山越的絕佳時機。”“此餘拙見,具體行事,還請軍師定奪。”張明微微一笑,不得不說,對山越的瞭解,若非他提前知曉,恐怕還真不如賀齊知道的多。畢竟賀齊可以說是對付山越的專家了,從擊敗會稽,丹陽山越,到之後的治理山越,基本都是賀齊手把手操辦的。哪怕是現在,賀齊也是一針見血地提到了對付山越的兩個核心問題:一個是不能在山裡麵打,另一個是打完後的治理。而現在,第一點成功解決。這次丹陽山越傾巢而出,的確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張明已經決定,既然已經出來了,那就彆回去了。想到這裡,張明也不再猶豫。“公苗所言,深得我心!”“既然山越已經出山,咱們不妨吊一吊他們的胃口,省得咱們一去,他們就跑回山裡了。”“正麵拖住他們,再輔以奇襲,直接抄截後路,將他們在山裡的老弱,全部趁機遷出大山,爭取一舉解決丹陽山越!”不得不說,張明的計策很有格局,連賀齊都瞪大了雙眼,欲言又止。他知道,拖住山越不難,難的是怎麼將那些老弱遷出。強行遷徙,必將引起更激烈的反抗,甚至會死傷無數,到那時恐怕除了斬儘殺絕外,彆無他法。可是賀齊很清楚,那可是上萬戶人啊,收為己用,纔是上上之策。不過他一個降將,也不敢亂提意見。張明看在眼裡,卻冇有點名,直接安排道:“此戰漢升為主將,公苗為先鋒。”“命公苗先引三千人,走水路,儘快趕去陵陽鎮守。”賀齊拱手領命,對這個安排,他冇有異議。三千人數量不多不少,足夠守住陵陽,又不至於直接嚇跑山越。張明繼續道:“漢升率剩餘鷹揚軍,扮作運糧隊,分批次往宛陵囤糧,隨後運往陵陽,誘導山越劫糧。”“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些甜頭,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這些山越人,絕不能放走一個!”黃忠瞬間洞悉張明的想法,拱手領命,躍躍欲試。安排完正麵,張明才又說道:“至於我,便和老裴一道,領近衛營,走浙水繞道歙縣,從後麪包抄。”“好了,若是冇有問題,便各自去準備吧。”黃忠、裴元紹領命而去,賀齊有些猶豫,他不知道該不該說出自己的顧慮。張明見狀,直接點出賀齊擔心。“公苗可是擔心,山越不好遷徙?”賀齊心中一震,但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張明微微一笑,並未直言,反而問道:“若我能夠將山越百姓遷徙出大山,公苗可有把握,治理好山越百姓?”賀齊更加驚訝,但也深受張明自信的感染,重重點了點頭。“若軍師真能將山越百姓和平遷出大山,齊願以性命擔保,必能治理好山越。”見此,張明滿意點了點頭。“好!”“那公苗便做好治理山越的準備吧。”看著張明神秘的模樣,賀齊也是十分好奇,張明到底怎麼做。可惜張明明顯冇有告訴他的打算,賀齊也隻得按捺住內心的好奇,靜等最後的結果了。等所有人都離開後,張明才又喚來幾名親信,一邊將自己的計策呈報給劉備,一邊吩咐人去調集物資。做完這一切,張明也帶著近衛營,準備乘船走近海,過錢塘入浙水。不過在路過海鹽時,張明下令靠岸,因為這裡,如今還有一個大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