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風雪至宮中

風大了,雪夾雜著雨,又飄了起來。

禦書房內,永慶帝坐在桌前批閱奏摺,連連咳嗽,侯公公用托盤端了一碗熱湯走來,放在桌邊,小聲說道:“陛下,夜深了,您龍體要緊,將這盞燕窩喝了,就去安歇吧。”

永慶帝放下奏摺,若有所思問道:“南平王府如何?”

侯公公答道:“一切如常。

老奴前去傳旨之時,文相也在。”

永慶帝點了點頭,說道:“南平王父親去世得早,文相如同半父,感情自是深厚。”

侯公公笑道:“這都是陛下宅心仁厚,不忘舊情。

陛下,恕老奴多言,燕窩快要涼了。”

成武帝端起碗,望著侯公公,意味深長問道:“朕聽文相說,南平王回京途中,遇到十幾個山賊,你信是山賊麼?”

侯公公垂頭笑道:“皇上信什麼,老奴便信什麼。”

成武帝聽了,便不再說話,喝了一口燕窩湯,放下勺子說道:“如今這宮中,風雨聲又愈發大了。”

侯明忙道:“老奴這就去關窗。”

永慶帝咳了幾聲,悵然說道:“也不知為何,近來我總是夢見尚清,當年若不是他替朕擋了那一箭,今日在這殿上的,就不是朕了。”

侯明道:“天意就是天意。

朕是天選之子,無論何種險境,都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成武帝沉默了半晌,又說道:“朕突然想吃鄭妃做的肉湯圓了,你帶個信得過的人,靜悄悄地去,靜悄悄地回,彆驚動了宮裡其他人。”

侯明忙道:“老奴這就去。”

在飄灑的雪花中,侯明身披黑色鬥篷,藉著心腹甘泉的攙扶,在夜色中悄然穿行。

皇後的坤寧宮燈火輝煌,徐貴妃的福壽宮金碧輝煌,其他宮殿亦各具風采。

而位於宮苑深處的長秋宮,在這雪夜裡更顯孤寂。

鄭妃坐在桌前埋頭鑽研藥膳配方,侯公公進門,向鄭妃恭敬行禮道:“老奴給鄭妃娘娘請安。

皇上在禦書房批閱奏摺,突然想吃您做的肉湯圓,特命我前來。”

鄭妃溫婉笑道:“請侯公公稍等,我這就去為皇上準備。”

侯公公又道:“娘娘,皇上前幾日感染了風寒,咳嗽不止,服藥數日仍無好轉,恐是下了兩天雪,著了雪氣,今夜咳嗽又加劇了。”

鄭妃微微頷首,旋身步入內室。

須臾之後,她雙手小心翼翼托著一方食盒,走了出來,側首對旁邊侍立的宮女吩咐道:“小圓,速去將我昨天為景王殿下新縫的棉披風取來,唯有以此披風將食盒裹緊,方能確保湯圓在呈給陛下時,依舊熱氣騰騰。”

小圓迅速返回內室,很快便拿著一件簇新的淺灰色棉披風出來,鄭妃親手小心翼翼包好食盒,對侯明說道:“有勞侯公公了。”

小圓又偷偷塞了謝禮在侯公公手中,侯公公馬上遞迴小圓手中,連連對鄭妃說道:“不敢當,老奴深夜來擾。

娘娘不怪罪,己是賞賜了。”

說完便帶著甘泉行禮退下,走出長秋宮,侯明便將食盒遞到甘泉手中,低聲說道:“泉子,把食盒再包進你的鬥篷裡,彆折了鄭妃娘娘一番心意。”

甘泉依言而行,將己經包得厚厚的食盒,裹入他的鬥篷中。

返回禦書房後,甘泉正打算解開鄭妃親手縫製的棉披風,侯公公忙用手阻止了他,親自抱著厚厚的包裹走進禦書房。

他示意幾個小太監退下,走到永慶帝身旁,含笑呈上包裹。

“皇上,鄭妃娘孃親手做的肉湯圓,請您享用。”

永慶帝放下奏摺,目光落在被鬥篷裹緊的食盒上,臉上浮現出一抹難得一見的愉悅笑容。

他輕輕撫摸著鬥篷,感慨道:“這可是鄭妃為景王一針一線縫製的新鬥篷,用來包裹一碗湯圓,有些可惜了。”

侯明回道:“皇上,品嚐湯圓吧。”

永慶帝解開鬥篷,忽然想到什麼,就對侯明說道:“去,拿雙筷子來。

吃鄭妃的湯圓,得用勺子和筷子一起,才更有味道。”

侯明笑著領命而去。

成武帝打開食盒,眼中露出幾絲溫柔之意。

侯公公回來,遞上一雙筷子,並細心地將鬥篷摺疊整齊。

永慶帝用筷子夾了一個湯圓,放在勺中,然後問道:“景王回京了冇?”

侯明笑著說道:“前去傳旨的甘泉今日下午己經回宮,景王殿下想必這一兩日也會到了。”

永慶帝吃了一口湯圓,又若有所思說道:“他去平州戍邊,一晃又是兩年了。”

侯明退到身後,永慶帝吃著湯圓,過了一會兒,自言自語笑道:“吃了鄭妃的湯圓,整個人都暖了,睡意也上來了。”

侯明忙走上前來,低聲說道:“皇上,今夜您宿在......”永慶帝打斷了他,淡淡說道:“就宿在這裡。

天冷了,朕不想看戲,更不想演戲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朝禦書房內的隔間走去。

侯明跟在身後,笑著說道:“陛下喝了鄭妃娘孃的一碗熱湯圓,咳嗽應該快好了。”

永慶帝笑道:“朕吃的第一口,就知道她加了藥膳在裡頭。”

侯明伺候永慶帝睡下了,退出禦書房,甘泉迎上來說道:“南門的小文子剛剛回來,說景王殿下兩個時辰前己經進城了。”

侯明微微點頭,抬頭看了看天,低聲說道:“風愈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