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征大戰(二)兄弟

-

到了夜晚,雙方霸戰。今日苦戰一日,雖然打的吐穀渾人連連後退,但土樓山實在險峻。吐穀渾人利用地形,給了隋軍很大的殺傷。

黃明遠自覺若是強攻,也能攻破此地,但至少會有數千人的傷亡。

次日一早,黃明遠繼續命各軍試探性攻擊,而土樓山上的吐穀渾人火力不減,非一時難下。

今日左天成繼續帶領數百名精銳士兵為突擊隊,從正麵攻擊土樓山。

左天成連續攻擊了三次,但每次都為正麵一處山崖所阻。這處斷崖有四五丈高,與地麵幾乎成九十度,隻有一條狹窄的山道可以通過。而吐穀渾人利用這個斷崖,在兩側佈置了大批弓箭手阻敵。而隋軍若是要搶攻山道,必須從斷崖處通過,則完全暴露在吐穀渾人的弓箭手麵前,因此每每衝鋒到此處,都傷亡慘重。

這種攻堅戰,完全是拿人命去填。

雖然土樓山戰況激烈,但此時黃明遠的目光已經土樓山轉向其西南方向的一處峽穀,而此峽穀便是大名鼎鼎的漆峽(今西寧石峽)。

漆峽因湟水穿峽東流,所以也叫湟峽。此峽之險,巧奪天工。從北麵向其望去,臨風攬勝,但見石峰對峙、河水中穿,兩山如門,長河如帶,懸崖陡壁,渾然一體。崖畔依山傍道,山徑狹窄,隻能逾次而入,短兵相接,做“穴中之鬥”。

此等要害之地,可謂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

吐穀渾人並不認為隋軍能夠突破漆峽的天然防禦,因此吐穀渾的軍隊並未在漆峽佈置重兵,隻是靠北麵一側的懸崖之上,用巨石堵塞了道路而已。

黃明遠站在江邊,不住地眺望對麵。而陳遠看著黃明遠緊盯著漆峽,若有所思地問道:“主公難道是想派人橫渡漆峽,經長寧川水繞道土樓山之後?”

黃明遠反問道:“仲長以為不可行嗎?”

陳遠說道:“可行倒是可行,隻是漆峽險峻,水流湍急,又逆流而上,大部隊很難渡過漆峽。”

“怕是未必!”

為了能夠保證偷渡成功,黃明遠已提前派遣軍中善水之兵提前潛行入漆峽之中,偵察其地形地貌。吐穀渾人的無備纔是黃明遠敢於偷渡的原因。

黃明遠又招軍中千餘善水的士兵集結,命人砍樹做舟,又用羊皮做成氣囊懸於木舟左右。而黃明遠早就招納了數十名在此擺渡、瞭解水情的擺渡人,作為大軍的嚮導。

這種突襲,千餘人已經很多了。但考慮到土樓山上有上萬吐穀渾部隊,突襲隊少了不能保證突襲效果。

而且要考慮到非戰鬥傷亡。

黃明遠雖然對橫渡漆峽做了較為充足的準備,但滾滾大河,誰也不敢保證其安全性。在黃明遠看來,這千餘名士兵,真正能有五百人能夠登岸,他已經謝天謝地了。至於落水之人,雖不乏奇蹟降臨,但此時天氣已經轉寒,水勢又急,怕是一旦落水,很難倖免。

至於倖存之人,還要從山後攻擊吐穀渾人,以接應大部隊登頂。對於突襲隊來說,這一戰即使能勝,料想此戰之後,倖存者怕十不存一。

但這就是戰爭,為了整體的勝利,為了保住大多數人的性命,隻能以犧牲少部分人為代價。

而這般險路突擊,一個優秀的指揮官能決定整支隊伍的生死,意義更為重大,但誰為指揮官,卻是一件難事。

軍中諸將也很清楚這一戰的艱險,並冇有幾人願意承擔這個重任。

主要是這一戰非戰鬥減員的可能性太大,即使是主帥,身在河中,其死亡概率與士兵也冇有多少的區彆。麵對滾滾大河,湍湍急流,並無幾人敢於自告奮勇。

最後還是黃明遠麾下虎賁郎將段文操便站出來請求出戰。

段文操是黃明遠在左武衛的心腹,是軍中四個虎賁郎將之一。此時眼看無人請戰,便自告奮勇,請為突襲隊的主將。

黃明遠大喜,以為壯之。

而黃明遠的堂弟黃明離也請求與段文操一同出擊。

黃明離今年二十四歲,質厚敦篤,性直不撓,曾隨黃明遠征討突厥,多立戰功,現官任左武衛鷹揚郎將。

黃明離一同請戰,也讓包括黃明遠的所有人感到吃驚。

人有遠近親疏,因此也便各有私心,黃明離畢竟是黃明遠的堂弟,若是因此而戰死於此地,黃明遠不知道如何和二叔交代,所以從未想過讓黃明離去冒這麼大的風險。而在眾人看來,黃明離這麼做也是多此一舉,他在黃明遠的手下為將,堂兄手指縫裡漏一些功勞黃明離也能吃撐了,何必去冒這般的風險。

黃明遠不想讓堂弟去,但當著眾人的麵,又不便拒絕,因此隻得同意。

眾人準備,黃明遠乃將黃明離叫到自己的帳中問道:“五郎,今日之事,是你自己想做的,還是彆人教唆的?”

黃明離趕緊說道:“回兄長,今日之事,是我深思熟慮的結果。”

“你知不知道這一戰有多大的風險?”

黃明離跪下說道:“大兄,普天之下,何人疏不怕死,但有時候卻不得不捨身求死。諸兄弟不在,唯我一人在兄長身邊,自是不能墜了兄長的名頭。今日偷渡漆峽關乎到此戰的勝利,而諸將皆有畏懼,我若不站出來做表率作用,如何能夠引得全軍將士一同爭渡破敵。”

黃明遠神色有些複雜,這個弟弟雖然平日裡不言不語,可是到了關鍵的時候,總是自己能夠信任的人。黃明遠就知道,這個弟弟是為了自己不為難,纔去冒險的。

黃明遠將弟弟扶了起來。

“五郎,我已過了在意虛名的時候,所以你不必替我考慮這些,也不必為此而冒險。今日爭渡,九死一生,傷亡並不會小,其後果你要考慮清楚。”

黃明離說道:“兄長放心,五郎必不辱使命。”

黃明離一心求戰,黃明遠也不會給他潑上一盆水。百戰餘生,他既然願意去闖蕩,黃明遠自不會牽絆他的腳步。

黃明遠拍拍弟弟的肩膀,欣慰地說道:“我家好兒郎何其多也,如何能不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