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軍中危機

-

在大航海之前,人類有史以來的大帝國數不勝數,但從來冇有一個帝國能夠真正的成為世界霸主。限製他們的不是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而是那脆弱的後勤補給。

事實上大航海之前人類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的擴張,也是因為他在一定程度解決了後勤問題。

隋軍的戰力絲毫不弱於中國任何一個時代。從先秦時代傳下來的尚武的血液浸潤到每一個男兒的骨子裡,達到頂峰。也是在這個時代,作為武將時代最後的輝煌,各種超級名將輩出,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李靖、李世民、李勣、蘇定方、裴行儉······各種交相輝映,使得這個時代熠熠生輝。

換句話說,東征高句麗這場仗是絕不應該輸得。我們有最善戰的軍隊,最優秀的統帥,最精良的器械,最充足的信心,但結果就是那麼出人意料,隨機最後敗的是如此之慘。

除了楊廣教科書式的犯錯,混亂的人心······之外,最先體現這場仗不妙前景的,正是東征大軍的後勤問題。

三十萬大軍從遼西的瀘河、懷遠二鎮出發,人馬供給一百天的糧秣,又裝配排甲、矛以及衣資,戎具、火幕,每人負擔三石以上重量,使人無法承受。

不少人為圖輕快,紛紛將所攜帶的物資丟棄。

宇文述發現這個苗頭之後,立刻下令約束各軍,“士卒有丟棄糧食的斬首!”但是仍舊無法禁止此事。軍士們眼看不能丟棄,便都在幕帳內挖坑把糧草等物埋起來。

到後來此事在軍中成了潮流,隻是瞞著上層的將官。

諸部之中,形勢最好的是增地軍的兩萬左武衛軍。其部有三萬多匹戰馬,幾乎能夠一人分到兩匹戰馬。因此一匹馱人,一匹馱著物資,勉強冇有丟棄物資。稍微擠擠,還能勻出來一部分馬匹幫著同屬增地軍的河東的府軍。但其餘部隊可冇有這個條件,也冇有黃明遠那個手段,因此眼中隻得滿是豔羨的目光。

達奚暠雖然知道不少人打的主意,但他還真不敢擅自借給彆的部隊馬匹。他在左武衛本來就冇多大影響力,能有今日,全是黃明遠一手提拔,其對於黃明遠製定的製度,從來都是蕭規曹隨,不敢逾越一步。

因此增地軍在其餘部隊的羨慕嫉妒恨中,較為輕鬆地前進。

此時黃明禎的沃沮軍中,也出現了掩埋糧草、物資的情況。不過情況還不嚴重,畢竟相較於禁軍,邊軍之中的馬匹普及率反而更高。尤其是當初黃明禎橫掃契丹,也好好的給平州軍置辦了一些家當。

黃明禎對平州軍控製很強,因此很快鷹揚郎將範願便向黃明禎稟報了此事。

劉黑闥對此還頗不以為然,對黃明禎說道:“總管,是此事俺老黑看怕是僅之過慮了,這就是朝廷不懂情況瞎指揮,這兵貴神速,哪有帶著好幾石的物資急行軍的。我說這也不是個事,反而說明咱們的士兵聰明,想當初我們在漠北縱橫的時候,什麼時候有過補給,不都靠從胡狗那裡繳獲嘛。到了平壤城,今日丟的啥都有了。”

“黑子,冇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黃明禎說道:“你那是幾千人在草原上,又全是騎兵,主要是打遊擊,當然可以就糧於敵,但我們這是三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物資如山如海,到哪弄這麼多糧食。

今日士兵們開始丟棄糧食、物資,其軍心、士氣可想而知,真到了關鍵時候,你敢相信他們們。”

劉黑闥趕忙說道:“總管,咱平州軍什麼戰力總管還不知道,到了要命的時候,決冇有孬種。”

黃明禎皺著眉頭說道:“大兄曾說過‘打仗第一事在於糧’,我絕不擔心我軍的戰力,我隻擔心這麼打下去,怕是整個大軍會斷了糧。”

範願、劉黑闥二人也緊張起來。

“不會吧,我軍一路所向睥睨,誰能斷咱們的糧道?”

黃明禎將軍中諸將喚來,下令各部徹查此事。又下令軍中所有非必須的物資全部丟棄,減輕士兵的負重。並集中部分馬匹,又臨時趕製一大批車輛,將各部糧食全部集中看管,置於中軍,以保障供應。

想了想,黃明禎又不放心,乃下令趕製一批在豐州時的炒麪,每人攜帶五斤,背在身上,可供每個士兵五、六天左右的食用,關鍵時候便能保命。他又下令,這些炒麪不許食用,不許丟棄,違令者斬。

因為將士兵攜帶的糧食全部集中處置,軍士們的負重大大減輕,這五斤炒麪揹著,倒也並不吃重。而且黃明禎在軍中威望顯著,因此無人敢違背。

這時黃明禎還不放心,他第一次有些相信兄長說得此戰可能會敗。當所有人都認為此戰一定勝利的時候,恰恰就是可能落敗的時候。各部軍士如果不是以為此戰必勝,就是再辛苦也冇人會丟下糧食。

未慮勝先慮敗,黃明禎知道單靠其部的實力,關鍵時候未必能夠力挽狂瀾,他第一時間便準備聯絡兄長舊部左武衛。

冇想到黃明禎還冇有動作,五弟黃明離便來到黃明禎營中。

“三兄!”

“五弟!”

果然黃明離前來正是為了糧食之事。黃明離因為是黃明遠的弟弟,再加上當年漆峽之戰拚死搏命,因此在軍中威望極高,甚至不弱於達奚暠。現在左武衛大將軍和一個將軍空缺,隻剩下達奚暠一個將軍。而達奚暠也清楚黃明遠的影響,在軍中極其依仗黃明離,因此軍中諸事,實際上多為黃明離做主。

兄弟二人見麵,也冇有什麼遮遮掩掩,立刻便相互交流了各自的情報。二人對兄長的先見之明歎爲觀止,更考慮一旦真的落敗之中的境遇。

二人商定,雙方互為依托,一旦出現變局,便相互靠近,相互支援。無論如何,要以保住手中軍隊為上。

商定之後,黃明離匆匆離去。

而黃明禎則前往宇文述的軍中,向宇文述彙報此事。這不是可以獨善其身的事情,能夠改變這種情況的,軍中也隻有宇文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