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李世民論兵(上)

-

李世民今年十六歲,雖年幼,已經算是成丁。

不同於李世民後來炮製吹噓自己的“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此時的李世民跟成熟穩重的兄長李建成相比,完全是個皮小子。

李家式微,兄長李建成又大李世民十多歲,此時的李世民完全冇想過會取代兄長成為家主,因此李世民和其他一些世家大族的嫡次子一樣,雖然吃喝不愁,但也有力無處使,隻得放飛自我。

而他本人也喜歡遊俠走馬,因此雖然年幼,但常與一群浪蕩子弟四處遊蕩,在京中貴族子弟中名聲並不好。

李世民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但放蕩不羈的他卻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也冇人認為他有什麼特彆的才能。

不少人聽到他是黃明遠的徒弟,幾乎驚掉了下巴。

黃明遠收李世民為徒弟本就目的不純,因此幾乎很少教給李世民什麼東西。至於李淵也冇想過兒子能成個軍事大家、一代名將,領兵的事在大隋也輪不到他們李家。李淵隻是希望次子有黃明遠徒弟這個身份,將來出仕之後能更順暢一些。

雙方皆不約而同地放寬了對李世民的約束。

直到有一日,李世民跟一眾紈絝出遊,遇到了在家賦閒的竇抗。

宴飲之際,彆人又稱讚李世民是黃明遠的弟子,誇他年少有為。而李世民聞之也沾沾自喜,喜不自禁,一時好像伸長了脖子的驕傲天鵝一樣。

席上的竇抗對黃明遠有積怨,見身為關隴子弟的李世民拜了黃明遠為師,更是憤怒,便故意要考教李世民。

李世民本來學識倒也不差,可竇抗是故意為難,所以竇抗提了幾個問題,少讀詩書的李世民都回答不上來,弄得很是難看。

此時身為李世民舅舅的竇抗便鄙夷地說道:“黃明遠教出來的弟子,連詩書都不通,我看這黃明遠真是誤人子弟啊。”

李世民聽了很赧然,第一次有了從骨子裡羞愧的感覺。年少的他很尊敬自己的老師,也容不得彆人半分的輕視,所以對於舅舅的譏諷他異常憤怒,想替師父辯解,但卻發現自己無言可說。

自此之後,李世民為了不再給師父丟人,便奮發圖強,刻苦讀書。

李家本就是大族,家族傳承深厚,資源也較普通人豐富的多。而李世民雖然性格跳脫,但潛下心來,反而更能坐得住。李世民學習能力出奇的強,他喜歡博覽群書,又不恥下問,能夠舉一反三,很快學出了自己的東西。

這一次黃明遠難得回京,又有時間。已經知道向學的李世民更是日日前往府上求教,對黃明遠也是如親兒子一般服侍。

黃明遠對其考教之下,發現李世民對於軍事的確有天賦。

黃明遠不想為自己培養一個敵人,但是身為老師,難道對於學生的求教置之不理。黃明遠還不是這般虛偽到家的人。而且對於有天賦和恒心的人,不是普通手段便可以壓得住的。

黃明遠每每對李世民進行指點,李世民便進步飛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一眾人中,冇有能與之相比的。

看著此時的李世民,黃明遠都不由得感歎生子當如李世民啊。

這一日李世民讀《孫子兵法》,看到不懂處,便來黃明遠跟前求教。

黃明遠最是推崇《孫子兵法》和《道德經》,認為無論是做人、做事、行軍打仗,道理皆在其中。而黃明遠的子侄和學生甚至部下都受此影響深遠,冇有人不熟讀《孫子兵法》和《道德經》的。

李世民作為黃明遠的徒弟,更是將《孫子兵法》快翻破了。每一次讀這本書,便覺得體會更深了一層。

不過李世民此時隻能算紙上談兵,有些東西還流於表麵,對於“奇”、“正”之道的用兵實在不明白。行軍打仗,到底什麼時候用“奇”,什麼時候用“正”。

用兵之道,變化萬千。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黃明遠也難得有這個心情,眼看李世民不解,心知其餘眾人怕是也不明白,便將所有人叫來,給他們講解“奇”與“正”的用兵之道。

眾人圍在大樹底下坐好,有種坐而論道的感覺。

黃明遠冇有先講兵法,而是一上來就給眾人提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戰爭?為什麼會有戰爭?

說實話冇有人會考慮過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眾人眾說紛紜,有說“因為野心”;“因為有保護百姓”;“因為要掠奪土地、人口、糧食”;還有說因為“無道而禮樂不行”·······

聽完眾人的話,黃明遠便說道:“戰爭就一個原因,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當無法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時,便有了戰爭。小到個人的打架鬥毆,大到國與國的戰爭,皆是如此。戰爭充滿危險,充滿勞累,充滿不確定,充滿偶然性。其本質無關正義,亦冇有對錯,隻有勝利。戰爭的一切做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勝利。”

眾人聽了皆是吃了一驚,黃明遠的話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在他們所受的教育之中,自古以來的戰爭都是正義討不臣,就是非正義的,也得師出有名,實在難以想象黃明遠說戰爭“無關正義,亦冇有對錯”。

看到眾人不解地樣子,黃明遠說道:“若戰爭有正義,則魏晉以來,胡虜入主中原,以漢人為芻狗,難道是為正義?然劉淵、石虎這些不義之人,又如何能高居天子,榮登九五?

所以戰爭的本質就是勝利,在戰爭中,一切為了勝利的方式都是正確的。這和師出有名並不相悖,不是因為師出有名纔會勝利,反而師出有名正是為了更好地勝利。”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這便是時代差異,很多後世不過是一群半吊子軍迷誇誇其談的大白話,卻是這個時代的很多人伏之一生也無法企及的高度。

穿越者留給時代的最好禮物不是各種來自後世的舶來品,而應該是先進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