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

-

西邊的山上很快升起一個紅色的燈籠。走在山穀內的同羅乞遠遠地望著那團紅色,還不清楚怎麼回事,突然看到前方有團黑雲,然後馬上撞了上去。

黃明征手上不過二百餘騎,但都是經過多次戰鬥洗禮的精銳,在朦朧的月色裡,像把尖刀一樣紮進了斜也部的胸膛。同羅乞猝然遇到伏擊,雖然吃驚,也不慌亂。他經曆過多次草原上的戰鬥,根本不懼對方。

可是雙方一交上手,同羅乞便有些懵了,這些隋軍竟然如此強大。雖然人不多,但並不是按照草原上三三兩兩的散兵陣線發起的攻擊,也不是漢人常用的鋒矢陣和錐形陣,而是一群速度並不快的騎兵,緊密的排成幾列,像一堵牆一樣向著他們壓了過來。這種壓迫感是他重來冇有經曆過的。

這些騎兵整齊劃一的揮動著橫刀,每一次抬手,都收割著斜也部騎兵的性命。但同羅乞對對方的攻擊卻毫無辦法。對麵的隋軍陣型密集,兩翼都被兩側的騎兵護住,隻需要防範對麵的來敵。這種以慢打快,以整打亂的方式他從冇有見過,也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防範。

這種戰鬥方式正是黃明遠為了對抗騎術優良的草原騎兵而使用的後世牆式衝鋒戰術。後世不懂軍事的人把這種戰術吹上天,其實這種戰術缺點非常明顯,最大的就是士兵根本冇法躲閃,完全是消耗品,而且戰場屍體對騎兵阻礙因素太大。但優點也的確更加突出,傳統騎兵戰術的精髓在於騎術精湛,一擊脫離,而麵對牆式衝鋒騎兵,傳統騎兵根本無法脫離。敵人太密集了,每一柄馬刀要同時麵對三四把騎兵劍,除非逃跑否則隻能同歸於儘。而這些,正是黃明遠所需要的。既然漢人的騎兵部隊的騎術上無論如何都比不過草原騎兵,那就在紀律和組織、訓練上下功夫。

這段時間,黃明遠一直在重建的騎三軍和具裝甲騎身上訓練牆式衝鋒,雖然並冇有太過明顯的效果,但確實提升了軍隊的戰力。

同羅乞顯然不是一個能夠在戰場上隨機應變的將領,尤其是當他看到草原民族最恐懼的具裝甲騎的時候。

當從臥龍山上呼嘯著衝來的具裝甲騎紮進了他們的隊伍之中時,整個的斜也部騎兵彷彿瞬間就被打斷了骨頭,根本冇有作出反擊。這群部隊之前曆經幾次大戰,體力和精神都已經被壓迫到臨界點了,現在遭此重擊,便在夜色的恐懼裡一鬨而散,比黃明遠想象的還要簡單。

黃明遼騎著馬手持馬槊衝了下來,對著麵前的斜也部騎兵就是大喝一聲,將對方刺落馬下。他就像一把裝進袋子裡的錐子,在混亂的人群中脫穎而出,揮舞著大槊,身邊全無一合之敵。

“四將軍馬快,給我留幾個。”楊義琰在身後大喊道。他倒是知道黃明遼聽說很勇武,但今日這種拔山扛鼎的勇力,真是令人驚歎。

黃明遼挽著戰馬,也不答話。

對麵的同羅乞試圖能夠收集一些部隊再突圍出去,哪知對麵的黃明遼馬快,騎著胭脂獸就殺到他的麵前。

黃明遼看對方是個領頭的,舉槊就刺,同羅乞忙揮舞彎刀去阻擋,但黃明遼槊快,正中其胸膛。從馬上落下的同羅乞這纔看清楚對麵小將的臉龐,他在那裡見過他,忽然他想到了這不是那個跳入金河的隋朝使者,他不是死了嗎?怎麼會在這裡。他試圖張開口呼叫,才發現自己根本張不開嘴。龐大的身軀重重地落在地上,隻有一雙睜著的雙眼卻是不曾閉上。然後,萬馬奔騰,就再也找不到同羅乞了。

具裝甲騎破開了斜也部的陣型,高震和張文遠也分彆從東側和北側殺了出來,將這個穀地裡的斜也部騎兵團團圍住。這些騎兵雖然平時跟著同羅斜也南征北戰,悍勇異常,但畢竟大多數投靠斜也部才半年多,根本冇有向心力和忠誠度,哪裡有人肯為斜也部死戰。因此走投無路的斜也軍,儘皆丟盔棄甲,俯首投降。

黃明遠騎在馬上下了臥龍山,眾人趕緊打掃戰場,馬上還有另一場仗要去打。

從武要北原趕來的同羅斜也騎在馬上,不停的在思索著這次突然而來的危機。不得不說,對方的這次突然打擊來的太不是時候了,如果或早或晚,他都不會如此的難受。可是對方正好選擇自己將要展翅高飛,卻還未飛起的時候。這個時候自己雙腳騰空,正是無力可借的時候,而對方突然出手,打在自己的七寸處,如果對方不是早有預謀,自己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夠相信的。

突然間,同羅斜也發現自己好像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自己不應該讓同羅乞提前出發,而是二人合兵一處,才更穩妥。算算同羅乞出發的時間,現在他們應該靠近乞伏泊了。

如果斜也部麵對的隻是恒安鎮的隋軍,憑藉斜也部的力量,也是可以安穩度過的,但就怕有更大規模的隋軍在後,那就麻煩了。

這時的同羅斜也腦子裡越發的緊張,總感覺腦海裡有什麼東西,但卻怎麼也抓不住。

斜也部的軍隊行進的並不快,雖然領軍的將領都在擔心老營內的家小,不停地催促部落勇士。但斜也部昨夜先是狂歡了大半夜;接著到了三更天冇有休息就對薩薛部發起突然地攻擊,雖然他們以有意打無意,最後大獲全勝,但薩薛部三千多部族騎兵的抵抗也讓斜也部費勁心血;再到得勝後的狂歡,他們將身上僅剩的一絲力氣用在了薩薛部女人的肚皮上。事實上現在的斜也部騎兵已經是精疲力竭了。雖然不過二百餘裡的路程,但騎在馬上的部族勇士卻感覺到這條路是無比的漫長。有人趴在馬上,好像隨時要睡著。

不僅是人休息不足,馬也甚是疲憊。從同羅斜也出征都速開始,戰馬就冇有得到很好地修整。此時臨近寒冬,草原荒蕪,牧草稀疏,這些戰馬在寒冷中不斷地消耗體內脂肪的積存,不住地掉膘,很多戰馬都瘦了一大圈。再在夜間一路疾馳,沿途倒斃的戰馬不計其數。

斜也軍的騎兵的進軍速度遠比黃明遠料想的速度要慢的多,他們是快到酉時才全部從薩薛部大營出發的,向西行了快三個時辰纔出了武要北原。

夜色降臨,又將他們的速度大幅降低,荒涼的草原上,四麵儘被夜色籠罩,隻有一支行軍隊伍穿越夜色,不停的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