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以身許國

-

唐軍十多萬大軍殺入關中,大興城中的大隋留守朝廷陷入了絕境之中。

此時長安留守是代王楊侗,但實際做主的卻是刑部尚書衛玄,還有右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三人。原本負責鎮守長安的左禦衛大將軍梁默,則在陳倉,根本趕不回來。

李淵這次如此順利地進入關中,也得益於關中盜匪對隋軍的牽製。

扶風人唐弼擁立李弘芝為天子,有部眾十萬人,唐弼自稱唐王,兵近陳倉。梁默率軍出擊,在陳倉與李弘芝、唐弼所部相持。

等到李淵入關,兵圍長安,梁默再想回援,已經進退兩難了。

此時大興城中隻有不到三萬人,根本無法禦敵。

代王楊侑隻有十二歲,乃是楊昭的嫡次子。自大業七年,楊廣東征高句麗,楊侑便負責鎮守長安,今已經五年了。

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隻是現在的情況,根本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可以承擔的。

彆說楊侑,就是黃明遠十二歲時也不可能力挽狂瀾,無所謂能力,而是大勢已去。不得不說,楊堅、楊廣父子兩代生的兒子少終於暴露出致命傷害了,但凡關中有位年長的親王鎮守,給守軍看到希望,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此時楊侑在宮中滿是恐懼,隻得召衛玄和陰世師二人前來,請問解圍之策。這些年,他雖有留守之名,但也隻是掛名,權利都在衛玄手中,所以出了問題,他第一個招的便是衛玄。

“衛老尚書,今李逆大軍圍城,大興城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如何退敵,還望老尚書告訴楊侑。”

衛玄聞之,低頭不語。楊侑或許不明白現在的局勢,他能不明白嗎?整個大興城的人心都不在大隋一邊,這長安如何去守。

若非李淵為了名聲著想,想和平占領長安,最大程度的接收長安的資源,早就下令攻城了。

大廈將傾,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楊侑見衛玄不說話,更是著急,他連問數聲:“老尚書,老尚書!”

衛玄隻得說道:“李唐逆賊,得不臣之輩相助,其勢之大,隻恐我等不及。此時此刻,長安恐不可守。老夫深受先帝和今上兩代天子重恩,委以重任,可惜老夫無能,不能為國除賊。今大興城破在即,老夫自不會投降李唐,隻是代王,請恕老臣無法顧忌,代王是選擇突圍還是留在長安,皆隨代王之意。”

楊侑後退兩步,一屁股坐在大殿最下麵的台階上。

“老尚書是準備棄楊侑而去?”

衛玄搖搖頭,無奈地說道:“老夫若年輕二十歲,必護著代王突圍而出。隻是今老夫七十有六,上不得馬,拉不得弓,垂垂老矣,隻得等死了。”

“天要亡我大隋嗎?”

楊侑還是個孩子,往日都是把衛玄當作依托,今日衛玄如此,他失了依托,茫然失措,心中驚懼,最後竟然放聲大哭起來。

衛玄也是老淚縱橫,上前將楊侑摟在懷中。

代王是個好孩子啊,衛玄與楊侑一同鎮守長安數年,其實是有感情的,可今時今日,他實在無能為力,都是命啊。

這時陰世師進得大殿,他已聽到衛玄之前的話,便大聲說道:“老尚書如何失了信心,今長安尚有三萬兵卒,且城高池深,我再發動城中勇壯,儘上城牆禦敵,必能擋住李逆。隻要我軍能撐住數月,必有援軍到來,到時候便是李逆敗亡之時。”

衛玄看著陰世師,跟像看一個傻子一樣。

“秉之(陰世師字),如今關中的局勢,代王不清楚,你還不清楚嗎?不是我等不想打,而是整個長安內外,都想投降李淵。你看看這些日子長安各軍,暗潮洶湧,有多人明著暗著投降了李淵,這是大勢,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陰世師怒視衛玄,大聲說道:“那難道我等就向李逆投降,老尚書對得起文皇帝和當今天子嗎?”

衛玄也憤怒了。

“老夫侍隋三十餘年,儘忠竭力,何時說過一個怕字。若是可以,我願意以死換長安保全,但可能嗎?”

衛玄不是不敢抵抗,對於死,他從未恐懼過。不過衛玄之子衛孝則早喪,隻剩下一個孫子衛規,快八十歲的人了,不能用自己一點虛名,來換得子孫喪命。

陰世師卻是冇有絲毫屈服。他個性忠厚,心智堅定,雖然身處危局,卻無一絲放棄的心思。

“既然如此,還請衛尚書將長安內外之權皆授命於吾,陰世師願與李逆死戰。即使粉身碎骨,也決不投降。”

“秉之,何必如此?”

陰世師怒目圓睜,大事說道:“衛尚書有心保全自身,可我父子二人,皆深受國恩,不敢忘卻。”

衛玄也是無可奈何,隻得將所有的令符、印璽都交給陰世師。他不能以身許國,卻不能擋著彆人為國儘忠。

陰世師接過令符、印璽,便對代王楊侑說道:“代王勿憂,李淵逆賊,跳梁小醜,不足以撼動大局,臣必死守長安,保城池不失。”

楊侑無法,這個時候也隻得相信陰世師了。

而衛玄見此,知道事不可為,便滿是悲傷地返回家中,當夜便病倒在榻上。

陰世師接掌大權,便立即命人佈置城防,準備大戰。京兆郡丞骨儀,秉性剛鯁,勵誌守常,介然獨立,也願和陰世師一同死戰。

之前肆虐城中的一些跳梁小醜,儘為陰世師誅殺。

而且陰世師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便派人誅殺了李氏家族在長安的親屬,包括李淵的五子李智雲皆被殺死。而且陰世師不僅殺活人,連死人也不放過,直接將李家在長安的家廟搗毀,祖墳也儘掘。

陰世師的狠辣震懾了所有人,很多原本想著投降李淵的人也一時不敢妄動。

正逼近長安,意氣風發的李淵聽聞陰世師掘了李家的祖墳,差點一口氣背過去,誓要誅殺陰世師。

一月二十四日,李世民率部到達大興城西門。

一月二十六日,李淵率軍到達大興城北門。十多萬大軍將整個大興城包圍的水泄不通,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