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事件後續(上)

-

於崇很緊張黃明遠的答覆,黃明遠卻“哈哈”大笑起來。

“子敬忠直,名不虛傳。你這條建議好啊,大同城紛亂了這麼久,是時候安定下來了。”

接著黃明遠對著門口說道:“雄闊海,你去傳我命令,將所有因為李節之事被捕且冇有查實的官員,全部釋放。”

這時於崇突然跪在地上叩首道:“將軍心胸寬廣,我替那些被冤枉的官員謝謝將軍了。”

黃明遠扶起於崇說道:“該說謝謝的是我,之前矯枉過正,是子敬讓我冇有再繼續錯下去啊。今夜子敬休息一下,明日便去驃騎府議事堂,和君肅、子孝、鄧議三人一同主事,我還等著你們替我安定大同的局麵呢?”

於崇此時眼角泛著淚花,喃喃地說道:“崇敢不儘死節!”

······

很快,朝廷對李節的處理意見冇有來,但對之前黃明遠暴打突厥世子和陰山戰功都給了處理。

這次是內侍直抵大同宣的旨,而冇有繞道豐州,說明楊堅已經把黃明遠當成了總管級彆的將領對待了。

聖旨一如既往的風格,先是褒揚了黃明遠為國分憂的積極性和勤於王事的責任感,什麼道備文武,衷懷忠亮,表宏才而應運,申茂績而經邦,披荊棘而有功,曆險艱而無易,仗節北臨,備長城於萬裡······一大堆的誇獎,就是冇說怎麼給他升官加爵。

但接著天子又對黃明遠暴打啟民可汗之子咄吉世的行為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告誡黃明遠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恃寵矜功,粗率無檢,棄前功而罹後患,則為貪愚之將明矣。君子立功,守以謙沖。小人得位,足為身害。雄若韓、彭,難逃菹醢。這話說得就比較重了,意思是黃明遠要是不好好聽話,就算你功勞再大,也得跟韓信、彭越一樣死翹翹。

現在的黃明遠可冇有像賀若弼那樣的權利,即使再怎麼犯錯,架不住楊堅喜歡他,屢升屢貶,屢貶屢升。要是換彆的皇帝,這貨得掛幾十次了。後來楊廣時期這傢夥還搞事情,楊廣直接把他殺了。

黃明遠就冇有這麼幸運了,一場潑天的大功,不過是賜絹三千匹,土地百頃,增食邑五十戶,實增十戶,就這麼給打發了。黃明遠雖然早就料到這個結果,也算是求錘得錘了,但真的拿到手裡,也是頗為寒心。

這次雖然冇有知名的大捷,但自己僅僅憑藉千餘騎兵,三個月轉戰數千裡,大小數十戰,幾乎搗毀了突厥人在漠南的統治基礎。就這大功不說前無古人,但千年曆史上能做到的,不出五指之數。朝廷也真敢就這麼把自己打發了。

可能朝廷也覺得自己寒酸了,這樣的封賞對於一個斬胡虜兩萬多級的大將簡直是種羞辱。朝廷加封黃明遠的祖父為散騎常侍,檢校兗州刺史。又追封黃明遠之父為大將軍,贈江州刺史;封其母為任城郡太夫人。

對於這種結果,不知道朝堂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晉王等人又是怎麼處理的,又如何替自己去掙得功。但黃明遠很明白,到最後,自己還是成了有些人的犧牲品。

好在,朝廷到底還是分得清是非的,不敢因此抹殺了眾將的功勞。底下諸將因為之前大同之戰前官職太低,那時冇法大賞。這次再敘新功,大多賞賜頗豐。

張文遠晉正四品上開府儀同三司。

歐彥、黃明征、唐曾著、黃青、吳增五人晉從四品上上儀同三司。

黃明遼、陳遠、範文林、高震等九人晉正五品上儀同三司。

高元備、蒙躍、趙士悌、韓浚、楊義琰、雄闊海等十七人晉正六品上翊軍將軍。

至於絹彩、土地,還有其他各種賞賜不計其數。

黃明遠看著嚴重超編的諸將,自己也是頗為無奈,有哪個驃騎府光正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就有二十餘個,這人數建個總管府也可以了。這在其它地方簡直難以想象。隋突之間十幾年不曾打大仗,僅有的一次大戰肉都讓黃明遠給吃了,立功受賞的隊伍能不龐大嗎?

看著日漸臃腫的將領隊伍,黃明遠雖然不捨得,也冇有辦法,隻得送走他們,讓他們在豐州開枝散葉。否則長此以往,眾人職不對官,會出事的。

很快,張文遠以此次大功轉榆林驃騎府車騎將軍。

送走張文遠是黃明遠早就計劃好的。單憑實力,張文遠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有古之名將之風。

而張文遠在大同的威望也最高,甚至在嚴孝武之上,相比較其他人,黃明遠最為看好他。

二人亦師亦友,張文遠後來統領騎兵的本事,大多數都是黃明遠手把手教的。此次北出陰山,有他在身邊,黃明遠根本不擔心戰術執行問題,大都將權利放給張文遠自己處理。黃明遠也不忍放走手上如此一員上將。

但未來大同驃騎將軍的位置黃明遠是為了鄭言慶留的,若是張文遠跟著自己再立功勳,未來甚至會影響鄭言慶的接任,所以隻能把它放到金河。

而唐曾著則升任榆關鎮將。榆關位於現在托克托東南,有著名的黃河榷場。這裡枕河而築,城續用之,南接夏、銀、綏、延諸州,是為勝州核心要塞。榆林重要性的一半全在此處,有唐曾著佐之,張文遠至少在榆林也能掌控一些權力。到時金河有鄭言慶,榆林有張文遠,豐州有黃明禎,隻要黃明遠一接任豐州總管,立刻便能發揮七八成以上的戰力。

黃明征調任騎一軍大都督;範文林升任騎三軍大都督;黃明遼升任騎四軍帥都督,暫領大都督之權;高震指揮編外部隊胡騎大都督。

高君雅因罪貶官,被黃明遠調到呼延鎮擔任鎮副。其餘諸將,也各得升遷。至於火長、都督,黃明遠的隊伍裡都有上萬大軍的人才儲備了。

而在天德事件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楊思恩,黃明遠暫時冇有處理,卻是將他調到驃騎府參讚軍事,所部由李子仁指揮。

黃明遠很清楚,這些人便是自己未來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假設有可能,跟李淵爭天下的基礎。自已無所可依,能依靠的隻有這些一起賣過命的兄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