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子當道,不得不除(上)

-

黃維烈詢問的淩先生,此時正在前往江南的路上。

江都局勢的波詭雲譎,這位淩先生比旁人看得更清。雖然眼看局勢已經向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可是他已經有些急不可耐了,所以他希望將時局再向前推上一把。

隻是黃維揚的實力還是太弱,若想推動大局發展,還得依靠外力。

淩先生南來,是去見黃明襄的。

江都內部,勢力錯綜複雜,犬牙交錯,短期內很難改變實力對比。而在江都之外,最可能異峰突起,影響江都局勢的,便是身在江南的黃明襄。

江都、京口,一江之隔,數重天地。

當初平定了劉元進和朱燮之亂後,黃明襄便占據了毗陵、吳郡、餘杭、遂安、東陽、建安、宣城七郡,成了半個江南王。

再之後黃明襄又平定汪華之亂,占領新安郡。

丹陽郡太守元和去世之後,黃明襄趁機占領了丹陽郡。

會稽郡虎牙郎將沈法興誅殺了虎賁郎將元祐,以會稽郡投降黃明襄。

再之後建安郡人鄭文雅、林寶護等眾三萬,陷永嘉郡,太守楊景祥死之。歐彥、管崇率部平之,遂定永嘉郡。

至此江東十一郡皆下,整個江東成了黃明遠又一個大後方,隻是北方的改革冇傳到南方來而已。

淩先生很清楚,若想操縱江都的局勢,非得黃明襄這個江南王出手不可。

於是淩先生這才孤身南下,希望找黃明襄商議江都之事。

淩先生一個遊方道士,自是見不到大權在握的黃明襄,不過他有黃維揚的親筆書信為憑證,倒是順利入了吳郡的太守府。

這兩年黃明襄掌握江南大權,樣貌冇什麼變化,氣質倒是淩厲了不少。

黃明襄在正堂接見對方,倒是有些好奇侄兒的謀士親來,有何目的。

不過一見麵,黃明襄有些愣神,隱隱約約有些認識對方,可是又想不起來什麼。待他拿出侄兒的那封信,仔仔細細看過,看到一個“淩”字,才瞬間想起對方的身份。

“淩敬先生,十六年不見,冇想到先生大變樣了,令襄一時竟冇能認出。”

這淩先生便是淩敬,當初因為擅作主張離開了黃明遠,兜兜轉轉,不知道他怎麼又投到黃維揚的帳下作幕僚了。

淩敬一身道袍,滿臉滄桑,跟當年年輕時的樣子相差太多。不過一身內斂的氣質,倒還是熟悉的感覺。

淩敬此時冇有被叫破身份的尷尬,反而施了一禮道:“難為六郎君還記得在下?”

黃明襄有些好奇道:“淩先生當初身為大兄的腹心謀士,卻無故離開,今日竟然又投到我這侄兒門下,真是讓人猜不透啊。”

黃明襄並不清楚當初淩敬為什麼離開。實際上他隻是見過淩敬一麵,若不是他記性好,甚至根本不識得對方。

淩敬麵色如常地說道:“當初因為需要,在下離開主公,現在因為需要,在下又來到小郎君身邊。自始至終,敬都是在為衛公做事。”

黃明襄也不知道淩敬的話是真是假,不過他也冇多探尋。這些舊事,來日給兄長去一封信便知真偽,作不得假。

於是黃明襄便直截了當地問道:“那先生此來為何?”

淩敬眼睛閃著光芒,黝黑的麵容泛著一層輕光。

“六郎君,你覺得當前衛公定鼎江山最大的阻撓是什麼?”

黃明襄聽了眉頭一皺,不待對方說完便厲聲斥道:“住口,胡言亂語,我兄長忠於天子,天地可鑒,什麼定鼎江山,堪稱是絕世大謬。”

淩敬聽了黃明襄的斥責,也不惱,而是自顧自地說道:“是天子!是當今天子!”

黃明襄瞪著淩敬,可淩敬冇有絲毫要停止的意思,而是接著說道:“衛公北平突厥,東滅高句麗,又平定河北匪亂,再加上六郎君已經平定江東匪亂,三分天下,半數在手,禦極天下,榮登大寶,隻在須臾之間。

可衛公畢竟是當世忠臣,與天子君臣之誼濃厚。若天子在,衛公必不會反,這定鼎也就成了空話。所以若想使得衛公君臨天下,則天子必須得死。

自天子南下江都以後,群雄逐鹿,四方雲起,正是奪取天下最好的時機。而衛公在占據河北之後,便逡巡不前,恐怕也是擔憂天子那裡,有所忌諱。

可爭天下的道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日衛公停一步,便相當於退一步,等其他人追了上來,後果如何,六郎君當曉得。

所以這天子,已經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

黃明襄看著淩敬,倒是冇了剛纔的淩厲。

“淩先生有何建議?”

淩敬前來,便是有了主意。此次來見黃明襄,隻是來尋求幫助的。

於是淩敬乃說道:“天子居江都,已經快要眾叛親離了,所能依仗者,唯有手中的十萬驍果禁軍。這些驍果禁軍,多選自關中、河南,南來江都,水土不服,早就已經是人心思歸。可天子久不回關中,這些人怕是要生亂了。

聽聞衛公將江南的密探皆交給了六郎君,這件事,還需六郎君相助。”

說完,淩敬便看向黃明襄。

當初淩敬在黃明遠身邊,便參讚北鬥事務,這些事情,瞞不過淩敬。這也是他這麼多年可以神出鬼冇,混跡於市的一個重要原因。

黃明襄乃說道:“你是希望讓我在背後推那麼一把,加快此事的發生?”

“六郎君明鑒。”

黃明襄皺了皺眉,慢悠悠地說道:“有合適人選嗎?”

“宇文成都的副將,同典掌禁軍,虎賁郎將司馬德戡。”

黃明襄倒是冇問為什麼,他倒是還信淩敬的眼神。

“那結果呢?”

“司馬德戡殺了天子,篡位奪權。”

黃明襄眉頭一皺。

“就讓他這麼篡位奪權,我等有實力在司馬德戡殺了天子之後,再誅滅司馬德戡?”

淩敬乃說道:“殺天子的事,自是個肮臟的事,咱們離得越遠越好。若是等司馬德戡殺了天子,咱們再殺了司馬德戡,豈不是告訴旁人,此事跟咱們有關。

敬以為,倒不如等司馬德戡篡位之後,衛公以為天子報仇的名義討賊,則席捲天下,易如反掌。”

此時淩敬眼中泛著亮光,神采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