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宜陵河之亂(二)

-

陳謙這個幾乎如螻蟻一般的人物冒死潛入宇文定及大營,很快沈光和麥孟纔等人的謀劃便暴露於眾。宇文定及聽聞此訊息大驚失色,下意識地便要逃回江都。

但很快為張默言所阻止。

張默言很清楚,沈、麥二部將目標對準他們,若他們現在撤退,一是有可能打草驚蛇;二是在撤退的路上,被沈、麥二人尾隨擊之,很可能便形成大潰敗的局麵。

他們現在指揮的部隊是來護兒的舊部,本就冇有歸心。一旦生亂,下麵的將領直接砍了他們投降沈、麥二人也是有可能的。

即使僥倖逃回江都,若是丟了大軍,宇文智及能給他們好果子吃。

張默言年近六十,當年也是一員驍將。要不是牽扯到虞慶則的案子,又因為在職時大肆貪汙,被免去官職,現在也能做到大將軍之位了。

在張默言看來,退是不可能的,反倒不如死中求活,將計就計,給沈、麥二人來個甕中捉鱉。

宇文定及聽罷,有些猶豫,他本就不長於軍旅,總感覺張默言的計劃有些過於冒險。主動迎敵,一旦落敗,可真就兵敗如山了,到時候逃都逃不了。

要不行還是撤吧!

張默言勸了半天,眼看宇文定及畏畏縮縮,猶豫不決,有些憤怒地說道:“宇文將軍,你要清楚,一旦讓沈、麥二人兵臨江都城下,我們如何向大丞相交待。這一仗若打,還有五成勝率。可是若不打,無論是沈、麥二人那裡,還是大丞相那裡,咱們的命都保不住。”

宇文智及知曉自己這個兄長軍事能力不足,因此特意派張默言前來佐助,因此張默言雖隻是掛著一個長史的名頭,但在軍事方麵話語權極重。

眼看張默言處處拿宇文化及來壓他,宇文定及也惱了。

於是宇文定及將兵符丟在桌子上說道:“既然張將軍主意已定,便聽張將軍所言。隻是張將軍一意孤行,若是落敗,到了大丞相呢,也有這個堅持。”

張默言聞言,上前拿起兵符,心中卻是一片恥笑。

今日若敗,他們恐命將不保,還能有機會在大丞相麵前告狀。

張默言接掌兵權之後,立刻召集將領,宣佈沈光、麥孟才謀反的訊息,佈置兵馬平叛。軍帳之中,凡有反應含糊的,儘被他撤換。

於是眾人乃於營中佈防。

整個東線大軍,原來護兒部有兩萬五千人,多是水陸兩用的部隊。而沈光部有八千人,麥孟才部隻有六千人。

現在張默言手中的兵力,也占整個宜陵河大營軍隊的一多半。

到了五更過半,天剛矇矇亮,隱約可看見東方天空露出一抹魚肚白。

天色將明未明。

沈光此時已經完成清洗,乃和麥孟才分頭行動,向中軍大帳進擊。

兩路大軍直向中軍大營逼近,沿途無任何阻攔。

到了中軍大營外,沈光騎在馬上,讓人砍翻柵欄,便一馬當先,殺入營中。營中營帳不少,但並冇有多少人。

沈光以為是天剛亮,眾人尚未起,因此並無懷疑。

沈光所部一路殺到中軍,等衝入中軍大帳,這才發現,帳中無人。此時有些後知後覺的沈光纔有些警醒,這時有人來報,周圍軍帳之中皆無人。

沈光大吃一驚,知道中了埋伏,也不敢戀戰,急忙下令撤退。

但哪有這麼容易。

張默言眼看沈光殺入營中,陣型也在攻擊中前後拉長、混亂。於是張默言下令,全軍出擊。

在中軍大帳後側,張默言佈置了大批的弓箭手,正好是為沈光準備。

於是周圍皆是箭如雨下,沈光所部紛紛斃命。

沈光雖身披重甲,但也為流矢所中,身受重傷。於是沈光所部立刻混亂了起來。

沈光麾下,除了自己親信的兩個雄武府,其餘部隊皆是裹脅來的。若是順風仗,這些人還能跟著打打,但現在被敵所圍,一片混亂,立刻就出現了崩潰的局麵。

剛纔來勢洶洶的沈光所部,頃刻間便兵敗如山。

這時從另一側趕來的麥孟才見狀,也是大吃一驚。這時候突襲已經失敗,以少擊多,疏為不智,最好的選擇還是撤退。

不過麥孟才與沈光素來交好,這個局麵,他如何能退。

於是麥孟纔不退反進,一揚長矛,高喊著“殺賊!”向中軍大營衝殺而去。

但局勢已與之前遠遠不同。

此時中軍大營的部隊士氣已經完全調動起來了。

雖然這群軍隊臨時為張默言指揮,但士氣高漲的狀態,也頗為可用。而且中軍兵力遠勝於沈、麥二部,於是張默言以一敵二,仍占上風。

麥孟才麾下,多是步兵,長於堅守,衝陣卻不行。麥孟才親自率軍出擊,連矛都折了三根,但就是無法撕破對方的防線。

戰鬥進行的異常激烈,鮮血流入宜陵河中,染的一河皆赤。

此時還留在沈光營中的淩敬聽聞戰況,有些吃驚。

他當然知曉沈光、麥孟才二人和宇文定及部實力有差距。所以坐等二人突襲,雙方也能有個消耗。

但現在二人突襲不成,被埋伏,問題就變樣了。

宇文定及實力本來就占優,又設計得逞,更占上風。現在沈光、麥孟才二人形勢不利,實力不足,很可能直接就被宇文定及擊潰。

這樣的局麵並不是淩敬想看到的。

淩敬有些犯愁,他不知道宇文定及如何發現他們的行動,又將計就計設下的埋伏呢?

來整並冇有參加突襲,一直被淩敬拘在身邊。

眼看局勢不利,淩敬知道也隻得死馬當活馬醫了,於是讓來整率隊繞過宜陵河大營,能否臨陣說降一些來護兒的舊部。

好好的一盤棋,現在下臭了。

沈光、麥孟才若要反敗為勝,幾乎冇有可能。一旦二人為宇文定及擊敗,到時候宇文化及白得一支軍隊,局麵對黃維揚更加不利。

而且宜陵河大營打的這麼激烈,對麵的李子通部能不清楚。若是李子通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才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於是淩敬立刻派人前往揚子宮,請求支援。

真到了最後,還得看雙方實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