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驍果餘暉

-

包圍宇文化及的軍隊分為三部。東麵的是徐圓朗部,東南麵是黃青指揮的魯郡兵,而西北方向則是蘇邕率領的控鶴衛所部。

當初王辯擊敗齊郡王薄、顏宣政之後,一麵幫著張元備穩定齊郡局勢,一麵令徐虎子率軍南下濟北郡剿匪。濟北郡位於青、兗、河北交彙處,位置重要。

郡中盜匪甄寶車、張青特等人很快為徐虎子討平。

而此次黃明遠計劃殲滅宇文化及,因為不知道宇文化及具體剩多少軍隊,擔心魯郡官軍加上徐圓朗實力亦不足,隻得從最近的控鶴衛調兵。

蘇邕南下,帶了一軍主力,又加一營騎兵,約八千餘人。整個三軍加起來,接近四萬人,是宇文化及所部的兩倍還要多。

宇文化及部實力不弱,但卻是一支敗軍,士氣極為低落,人心不安。而且因為從通濟渠戰場中撤的太急,重型裝備包括勁弩、鎧甲等丟失殆儘。

此時整個曆山周圍,皆是震耳欲聾的呼喊聲。殺聲動天,彷彿能把天空都驚破了一般。

宇文化及此時已經嚇懵了,一個勁地說著:“這是作何?這是作何?”

而其餘諸人,無論是宇文士及還是宇文智及,跟人動動心眼還可以,卻都不會打仗。麵對這種場合,也是慌了手腳。

最後還是於洪建和孟秉二人,勉強幫著壓住中軍的混亂。

但這隻是暫時的。

雙方戰鬥還未開始,指揮一軍的虎牙郎將陳璣竟然直接下令投降。隱藏了這麼久,到這個時候,刺刀見紅,也不用再藏了。

果然陳璣的投降直接使得整個驍果禁軍的局勢崩潰起來。

想想也是,一起同吃同住同戰鬥的袍澤,突然間就翻臉倒戈,誰能反應的過來。

陳璣也是雞賊的很,他倒戈之後,立刻命人高喊“三軍將士,隨我誅殺宇文化及,為天子複仇”。

這口號可不得了。

宇文化及之所以能約束的住諸軍,一共兩個原因。一是承諾帶著眾人返回關中,二是因為驍果禁軍在江都參與政變,在正兒八經的隋軍眼中,屬於反賊,還是十惡不赦的。

所以驍果禁軍為了活命,寧願投靠李密這種反賊勢力,也不敢投降隋軍,以避免被清算。

而陳璣直接把大家從宇文化及的同黨變成了宇文化及的敵人,大家待在軍中,隻是臥薪嚐膽,忍辱負重,要為天子複仇。

一眾心思機靈的,哪還冇其他想法。

而且各軍之中,還有不少黃明遠埋下的釘子,這些人一起在軍中裹亂。

因此陳璣反水之後,各部紛紛效仿,甚至還有人竟然倒戈相向,向著宇文化及的中軍殺去。

這真是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啊。

伏擊的蘇邕、黃青、李鳳陽等人也冇有想到,這仗打得這麼順利。這還是讓他們極其緊張,做了充分思想準備的那支驍果禁軍?

這時黃青讓人高呼“衛公有令,降者不殺,隻誅首惡。”

“降者不殺,隻誅首惡。”

······

整個戰場上儘迴盪著隋軍的喊殺聲。

黃明遠的話還是頗有信譽的,甚至還多人弄不清楚敵人到底是誰,隻以為是黃明遠親自領兵來征剿,這心思更是亂如麻了。

從曆山上往下看,各處都是烏壓壓的人群在跪地乞降,簡直像是舉行一場投降大會。

這時在中軍的於洪建等人也穩不住了。

於洪建和孟秉一同整理部隊,組織攻勢,但架不住亂軍實在太多。而且隋軍騎兵從四麵八方衝進了,將各部分割開來。

整個大營被撕扯的四分五裂,根本冇法整頓防線。

仗打到這種程度,其實也冇法打了。內憂外患,人心儘散,士氣低到冰點,就是白起、韓信親自前來,怕是也改變不了局勢。

孟秉和許弘仁來到宇文化及麵前,拉著宇文化及的手喊道:“大丞相,此地已不可守,還請大丞相快快突圍吧!”

宇文化及半是呆滯,半是茫然。

四個月之前,他還在江都,一呼百應,殺了楊廣,手中領數萬人馬。三個月之前,他在彭城,也是兵強馬壯,無人能敵。就是一個月前,他還是坐擁數萬兵馬,沿途諸軍無人敢阻的人物。

怎麼這麼短的時間,他就先敗於通濟渠,再敗於曆山,眼瞅著就要覆亡了。

“天亡我也!”

眾人眼看宇文化及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那些有的冇的,士氣已經低到這種程度,你再說喪氣話,真想讓全軍就地解散。

這時眾人看向宇文智及。

所有人都清楚,宇文家中,真正能拿主意的,還是宇文智及。

這時宇文智及還強裝著鎮定,窮途末路啊!

“就聽諸位將軍的,請諸位和我,護著大丞相突圍!今日若脫此難,我兄弟必對諸位重謝,王侯將相,絕不在話下。”

宇文智及很清楚,此時兄弟三人剩下的,也就隻有給眾人畫雞湯了。

此時孟秉、楊士覽、許弘仁、元武達等人,也紛紛表忠誠,誓與大丞相共存亡。

孟秉幾人,倒也不是真的忠誠,而是清楚,他們都是跟著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的核心人物,黃明遠根本不可能饒恕他們,所以現在就是投降,也是死路一條。

還不如同心合力,共同逃命呢。

一眾人著急忙慌的突圍,可是四麵八方都是隋軍,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最後還是宇文士及建議,西麵是钜野澤,北麵是河北,南麵是孟海公,倒不如向西走離狐(治今山東菏澤市西北李莊集),會和王軌,趁機渡河,從河內前往關中,或許還能有條生路。

此時也冇旁的辦法,眾人隻得從之。

宇文化及率部向西突圍,生死關頭,這群人也爆發出無限的潛力和勇氣,隋軍在西麵兵力不足,竟然真讓這群人突圍出去。

不得不承認,直到最後兵敗,驍果禁軍也不是一支弱旅,一切結局不過是時也命也。

宇文化及雖然突圍向西,但大部主力還是被留了下來,包括大將於洪建。

黃青和蘇邕眼看走了宇文化及,由黃青分騎兵追擊之,這一次務必要將宇文化及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