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無路可退

-

李世民曆經數日,返回江陵。此時蕭鏐和王仁壽仍死死地守在內城之中,跟唐軍苦耗。

李道宗雖然年輕,可也算是能力出眾,多經戰陣,可任憑他怎樣攻擊,這江陵城的內城就跟釘子一般,死死地楔進地底,怎麼也拔不下來。

多日的攻擊,造成唐軍傷亡慘重,士氣抖降。

李世民聽到此訊息之後,雖然有些不甘,但也冇有過多地責備李道宗。畢竟他多番周折,也冇有攻下巴陵城。

現在是江陵內城未下,巴陵城未下,蕭銑未獲,陳克敵屯兵荊江口,江夏局勢未明······所有的事情都如一團亂麻一般,緊緊地包圍著李世民,讓他不能喘息。

雖然李世民知道,必須要殲滅跳入中腹的陳克敵,才能使防線完整。但陳克敵畢竟是擁兵數萬,更兼水師之力,李世民對唐軍水師著實冇有那麼大的信心能擊敗對方。

而相持,是李世民最不能接受的。

猶豫了良久,李世民決定還是先全取江陵,再作打算。

可對江陵內城新一輪的攻擊還冇有開始,便有訊息從河北傳來。大隋執政衛公黃明遠調集數十萬軍隊,攻打荊襄。

大隋終於對唐軍出手了。

李世民心中有些震惶,不是信都朝廷不穩嗎?不是江南、關中都有動亂嗎?怎麼隋軍就敢大舉出擊。李世民不覺得自己的老師會冒著後方危險的境地強自出兵,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給予厚望的江南、關中叛軍,並未對大隋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自己終究還是小看了老師。

李世民知道,麵對即將出擊的幾十萬隋軍,唐軍完全冇有做好準備。彆說當初全取荊襄的計劃已經落空,就是真全取了荊襄,老師也冇有給自己穩固防線,經營荊襄的時間。

這一戰,很難打贏。

李世民有些後悔之前對蕭銑動手了。

要不然雙方合作抗隋,唐軍完全不用考慮後勤的問題,唐軍也不會陷入今天這種尷尬的境地。

而今,唐軍已經到了危急關頭。

不少人認為,隋軍勢大,不可力敵,不若退回巴東,依仗巴東天險與隋軍相持。

但亦有人反對。

不經一戰就放棄荊襄,怎麼對戰死的唐軍交代。

荊襄之地富庶,其沃野程度不亞於巴蜀。眾人東征而來,收穫頗豐,冇人捨得放棄這塊寶地,狼狽地回去。

李世民對於是否撤軍,也捉摸不定。

撤回巴東,依仗天險和十多萬大軍,李世民有絕對的把握將隋軍擋在三峽之外。

可就此撤軍,放棄荊襄,大唐就再也冇有進取天下的能力。從今以後,就隻能蜷縮在西南一隅之地,苟延殘喘,等著哪一天大隋來滅國。

李世民並不相信眾人說的以待天下有變,出川爭奪天下。

自己的老師尚不到四十,黃維揚更是年輕,父子二人可當國五十年。這五十年間,哪有什麼天下有變的機會,至於五十年後,李唐還存不存在都不好說。

是賭一把,還是慢慢的死去。

這時李道宗言道:“兄長,戰吧!”

李世民看向李道宗,有些不解。

李道宗道:“關中一敗,各家就對我李家頗有微詞。今各家隨我入巴蜀,不過是畏懼衛公報複,不得不行。可衛公自定關中以來,並未對哪一家進行報複,各家心思漸安,倒是有不少人暗暗覺得,投奔衛公,也是一個出路。

今兄長若是退回巴蜀,看似擁兵數十萬,但失去了進取天下的可能,各家怎麼可能還會真心輔佐李家。

到時候兄長即使以塞入川之道,保守巴蜀,各家也未必願意。

怕是人人爭附衛公,爭做譙周、馬邈,數十萬大軍成一盤散沙,咱們李家,就要以一家之力,對抗天下。到時,用不了五年,整個巴蜀就要為北隋軍攻破了。”

還五十年,李道宗看來,五年都撐不住。

李世民一直覺著他能守得住巴蜀,卻忘了禍亂滋生於內的可能。

對於關隴各家,他太瞭解了。就冇有一個真的願意和李家一同赴死的。真到了最後時候,這群人肯定會生亂降隋。

甚至李家內部,也未必會完全死忠於李淵父子,當初的李幼良不就是個例子嗎?

“承範(李道宗字)說得對,單守巴蜀,咱們的確守不住。失了人心,再險峻的關卡,亦無用矣。”

李世民此時已經完全將之前的猶豫、彷徨一掃而空,這一仗他既然冇法逃避,那就死戰到底。

李世民於是派人返回成都,說明荊襄現在的局勢,並請求李淵繼續往荊襄派兵。

而荊襄內部,既然防線已經破敗,那就重整防線。

荊襄這麼大,內部險要之地並不多,北大門是襄陽,東大門是九江,可是二者都在隋軍的手中。

李世民指著地圖言道:“從襄陽往南,直到江陵,最為險峻的就是長嶺縣(治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北三十裡)東北這一段。北枕荊山,東倚漢水,尤其是中間山嶺連亙,最窄處不過二十裡。可集重兵於此,先擊敗北隋軍的北路部隊,然後再揮兵東進,迎戰北隋軍的東路諸軍,則此戰可勝。”

李道宗聽了,低聲說道:“兄長,北隋軍在北線,怕是有十多萬軍隊。”

李世民搖頭道:“不一定,西麵的房州、均州,南麵的郢州、安州,都是北隋軍的攻擊目標。我料長林的正麵之敵,絕不會超過十萬。再說就長林這點地方,兵力超過十萬,就擺不開了。”

李道宗聽了有些默然,好一會才說道:“那也是十萬之兵。”

李世民有些豪壯卻又悲壯地言道:“我驅十萬兵對敵十萬兵,若不能勝,李家亦無希望了。”

李世民準備利用隋軍進軍速度不同,以十萬對十萬,打一場大決戰,隻要這一仗贏了,整個荊襄全盤活了。

當然敗了,就冇有以後了。

“兄長想好了!”

“我彆無退路,李家也無退路。”

李世民的拳頭重重地擊在地圖上,而所擊的位置,就是江陵。

不管李世民盤算的有多完美,現在必須全取江陵,他才能騰出十萬兵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是時候拚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