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國(二十三)大勝

-

在鄧暠肆虐聯軍大營的時候,陳棱也緊隨其後,帶著主力趕到了鄧文進營中。鄧暠部的主要作用是破陣,具體收割戰果還需要陳棱所部主力。

陳棱也冇有想到鄧暠進展這麼順利,八百騎兵,橫掃了整個叛軍大營。

陳棱一麵指揮六十九軍從正麵殺入,一麵指揮七十軍沿著側麪包抄,既然戰事如此順利,更不可放過這十萬嶺南軍隊。

此時南麵的馮盎也已經開始出兵。

對於馮盎來說,之前萬般算計隨著隋軍改變戰術,已經全盤落了空。此時此刻,聯軍落敗已成必然之勢,馮家要想戰後不被清算,也就隻能將功贖罪了。

就在這時,一直靜悄悄地南岸終於有了動靜,大批軍隊乘船在南麵登陸,直奔馮盎營中而來。

馮盎也是精明,立刻反應過來。

這些軍隊是給自己準備的,若是自己堅持和冼寶徹站到一塊,抵抗隋軍,這些隋軍就會突然從南麵殺出,襲擊自己的身後。

馮盎此時後背都濕透了,心中不住地後怕,今日他竟然在懸崖邊上走了個來回,若是真的選擇錯了,怕是整個馮家要完了。

這時魏征來到馮盎身邊,笑著說道:“馮大將軍,我軍援軍雖然誤了時間,但幸好已經已到,你下令出擊吧,我軍大營到中軍,還隔著高法澄、陳龍樹部,都需要大將軍率軍平定。”

“好!好!”

馮盎根本顧不得留力,命長子馮智戴和侄子馮士翽二人各領軍隊,直往北而去。

此時統帥南路軍隊的周紹範隻命令七十二軍登陸作戰,而水師部隊在七十二軍登陸之後,便直往鬱水上遊而去。

馮盎有些不解,隋軍難道還有其他安排。

“魏長史,水師怎麼走了?”

魏征笑道:“周總管這是去隔絕鬱水了,以防叛軍,泅渡過河。”

馮盎心一涼,隋軍連泅渡逃走的士兵都不放過,這真是要斬儘殺絕啊。

陳棱這麼安排還真不是針對小兵的,而是怕走了聯軍的重要人物,畢竟嶺南多水,會鳧水的不知道有多少。真走了幾個大人物,嶺南之事,怕是又有節外生枝了。

馮盎實在不知道大隋安排了多少後手,其中又有多少是針對自己的,因此馮盎根本不敢再有旁的想法。

馮家軍齊出,往北殺去。馮盎親自帶隊,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這場戰鬥,其結局一開始便註定了。

鄧暠率部一路前途,連破數營,直殺到高法澄營中,和馮盎彙合。

對於馮盎,鄧暠是識得的,當年南陳時期,他也在嶺南做官,跟馮盎甚至是寧長真、李光度等人都打過交道。

不過鄧暠不是很喜歡馮盎,因為他總覺得對方太過於精明和算計。

鄧暠在馬上眯著眼看了馮盎一眼,冇有跟對方說話,便調轉馬頭,高聲喊道:“兄弟們,我們已經殺穿叛軍大營,是漢子的,跟我再殺回去!”說罷一舉長槊,便向前衝去。

鄧暠已經十多年冇有打這麼痛快的仗了。他彷彿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在南陳當西衡州刺史的時候。

一樣的嶺南諸酋,一樣的嶺南風景,可不一樣的時代,和已經老去的自己。

而馮盎看著鄧暠,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忽然覺得自己錯了,完全捨棄朝廷,一門心思地將家族基業隻放在嶺南,真的對嗎?

天下英雄輩出,如過江之卿,一個嶺南,實在太小了,小到完全圈死了馮氏。

鄧暠帶著軍隊再次突入連營之中,之前一波攻擊以放火、製造混亂為主,這一次就是徹底打散聯軍集結的主要兵力。

於是鄧暠帶著部下猛攻已經集結起來的聯軍。

八百騎兵已經起勢,如八百坦克一般,悍不可當,凡有阻擋者,儘被隋騎衝破。於是鄧暠再次如入無人之境,突入冼寶徹營中。

冼寶徹驚慌失措之下,正忙著收攏軍隊,哪知道騎兵再次殺來,混亂之中,竟然暈了頭腦,無處躲藏,直接被隋軍一個騎兵斬殺。

可憐冼寶徹作為嶺南一代大酋,竟死得如此稀裡糊塗。

鄧暠見狀,讓人割了冼寶徹的腦袋,單手高舉著喊道:“冼寶徹已死,降者不殺!”

隋軍也跟著一起喊,到最後整個戰場,都充斥著“冼寶徹已死,降者不殺!”的口號,震耳欲聾。

冼寶徹畢竟是聯軍主帥,他的死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這支本已經開始崩潰的軍隊,徹底的敗了。

······

戰鬥整整進行了一夜一日,零星的戰鬥直到第二日傍晚才基本結束。

大戰之後,夕陽餘暉,儘照在戰後的戰場上,映得整條河流都閃閃發光。

整個聯軍大營,完全冇於大火之中,無數活著的和死了的人,一同隨著大火,化為灰燼。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和燒焦的味道,讓人作嘔。

而大營一旁的鬱水之中,水麵上儘漂著各式的屍體。

無數慌不擇路的聯軍狼狽地逃入鬱水之中,準備泅渡而逃。隋軍戰船則橫於水上,攔截住聯軍逃路。

而且大火迷漫,竟然燒得岸邊的湖水都滾燙,不少人下到河裡,成了白水煮肉。

無論是陳棱,還是馮盎,雖然早見識過無數的場麵,但都為今日慘烈的景象所震驚住。

南海一戰,嶺南各家聯合起來,前後調動了整整十一萬人攻打南海城。此戰前後一個半月,大小戰數十場,隋軍誅殺聯軍高達四萬多人,俘虜了三萬餘人,受降聯軍亦近兩萬人。至於剩下的人,或逃或走,或者,儘喪命於大火之中,融入嶺南的山水之中了。

至於各家首腦,馮氏、鄧文進提前歸降,冼寶徹、高法澄、寧道明、楊世略、談殿等人皆死於亂軍之中,寧洄藻、李暈、秦元覽、陳龍樹等人被俘,寧宣、龐孝恭、沈遜、歐陽世普、韋闕等人投降,隻有李光度一人運氣好,僥倖走脫。

可以說南海一戰,整個嶺南的核心人物,或死、或俘、或降,儘落於大隋之中,嶺南之地,也在秦取百越之後,真正第一次向中央朝廷,徹底張開了懷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