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號與國都

-

既定了國號,接下來便是年號。

與國號相比,年號的爭議就少了許多。畢竟這個時代,年號不是固定的,隻要願意,就可以換。比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夫妻二人,前者用了十四個年號,後者用了十八個年號,甚至有總章、調露、如意、萬歲通天、長壽、神功、久視、大足這種奇葩年號。尤其是武則天,在位不到二十一年,一共換了十八個年號,平均每個不到十四個月,偏遠之地,往往是舊年號還冇開始用,新年號又來了,簡直是一朵奇葩。

(瞭解曆史就會發現,這兩口子,各種奇葩事蹟、想法,簡直了。)

眾人給黃明遠提了四個年號備選,分彆是“貞觀”、“武德”和“大同”和“開明”。這四個年號也有意思。

“武德”者,武者之德也,意思是要黃明遠講究武者之德。支援此年號的多是隋朝降臣,關隴勳貴,他們希望黃明遠當了皇帝之後,對他們講武德。

“貞觀”取自《易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這兩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發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觀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正”。這是一群讀書人的意思,希望黃明遠能立身之正。

“大同”者,就是大道了,也是古往今來追求的理想社會。而且大同與大同鎮相似,為豐州派係所喜。

“開明”的意思也很好理解,開放而通達。這是關東世家支援的年號,希望黃明遠對他們能開明一些。

不得不說,大家的訴求都很強烈。

其實四個年號黃明遠都還喜歡。不過武德太獨,貞觀太文,大同太大,開明太俗,用哪一個,都會讓人對黃明遠的政治理念有想法。

最後還是多方考量之後,定下了一個“安康”。

安康者,安寧之康健也,也算是黃明遠對天下的一個期望。

定了年號,最後便是國都。

國都本應該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畢竟國號都爭得急赤白咧,各不相讓,到了國都,不更得打出狗腦子。

但其實真到了確定時,反而爭議冇那麼大。

國號可以隨便選,說到底不國一個字。但國都若是選錯了,將是貽害萬年之事。看看北宋定都開封,一百多年就冇有安穩過。

其實當今天下,能做國都的,就隻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長安,另一個便是洛陽。頂多在黃明遠這裡再加一個信都。

倒是後世有名的南京、北京,根本冇人提。天下的中心在中原,誰會將國都定在這兩個邊邊角角之地。

不過長安、洛陽、信都三地,其實爭議也不大。

地理位置肯定是長安最好,但長安最大的問題是糧食,江淮的糧食轉運到長安,實在是困難。

而且這次爭奪天下,關中是失敗的一方,就是黃明遠想定都長安,大家也不會允許。

至於信都,其實支援者不少,而且他是臨時首都,又在河北腹地。關東世家挺希望新朝將首都建在此處。

但信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他四麵無險,而河北又太大,一旦生亂,旦夕之間,便可至信都城下。

最後還是決定以洛陽為國都。

洛陽者,天下之中州也,天然的國都之選。而且洛陽位於河北、河東、河南、關中交彙處,也是各家實力的一個平衡點。

王世充在洛陽一年多,把洛陽城內和周邊百姓遷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乾淨了。一座空城,就等著黃明遠進入。

於是遂定洛陽為都。

自隋之前,基本上為兩都製,長安和洛陽,一為首都,一為陪都。既定洛陽為都,那長安便是陪都了。

這時黃明襄站出來說道:“我大明疆域,北道北海,南達天南,東抵東洋,西至蔥嶺,其地廣萬裡,自古未有如此廣闊之疆域。譬如從洛陽經胡逗洲至南涯郡,萬裡亦不能至也。邊地遙遠,資訊不暢,一旦出事,等朝廷的諭令到達,怕是萬事皆休,所以區區兩都,已不足為我大明疆域管理。昔漢設五都,而魏亦襲之。之後諸國,皆因疆域太小,纔不延此策。而我大明,當延五都舊製,另設三都,以便管理。”

其餘諸人,也讚同此策,蓋因多設陪都,便能增加官職,同時提升城市地位。

最終丹陽郡升格為江寧府,為東京;南海郡升格為南海府,為南京;而涿郡升格為順天府,為北京。

京者,為某一個城市中“最高”或“頂尖”的意思;都者,為國家“社稷”所在的地方。

正所謂“絕高為之京”!“天子所宮曰都”!

雖然長安、洛陽不同時間在“京”和“都”上來回搖擺,至少在隋朝開始,楊廣將洛陽定為東都,長安為西京,都就壓過了京。

所以為區彆於新設的三京,定洛陽為首都,長安為陪都。

很多細心之人立刻發現,還缺一個西京,隻是不知道黃明遠到底要定那裡。

黃明遠其實也不知道最後定那裡,中華往西,實在是太遙遠了。

丹陽、南海、涿郡三地,之所以成為三京,不是他們城市多大,人口多豐,隻是因為他們在邊邊角角,便於管理地方。

但此三地設京,不服者就太多了。

尤其是南海郡,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冇到過,唯一的印象就是往南再往南,這樣的地方,憑什麼為京。

為此眾人都快吵翻了。比如太原爭北京,魯郡、江都爭東京,南郡爭南京,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為了平息爭端,黃明遠便將信都郡升格為信都府,太原郡升格為太原府,陳留郡升格為開封府,江都郡升格為江都府,南郡升格為江陵府,魯郡升格為承天府。

算是把有資格設京的城市都提了個遍。

郡者,相當於地級市;府者,就是副省級城市;京和都就算是直轄市了。

眾人眼看黃明遠一口氣設了十一個府,也算是雨露均沾,因此也冇有旁的意見。

於是眾人接下來又定新朝的官職、爵位、禮製、司法等製度,不過黃明遠在之前已經將這些製度按照自己的想法改了七七八八,所以新朝基本上算是蕭規曹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