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巫山初戰

-

站在巴東城頭,向西眺望,遠處群峰聳峙之地,便是著名的巫山。巫山十二峰,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堪稱天下奇景。十二峰中,最有名的便是神女峰,而著名的“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說得便是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至今下巫山峽三十五裡,還有神女廟。

秋日雨後,巫峽煙雲,山川縱橫,蔚為壯觀。

整個巫山之地,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大自然用他的鬼斧神工,讓這一帶成為一處天險。

雖然荊襄戰後,明唐雙方,便停止了大戰,但在巴東地區,雙方的戰鬥卻從未停止過。常常是為了一個山頭的爭奪,接連不休的廝殺,雙方你來我往,戰了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無休無止,流儘了鮮血。

若論英勇,明軍遠在唐軍之上,可是唐軍占據有利地形,憑險據守。明軍在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之後,也冇能打開局麵。

整整數月,雙方一直相持在巫山一線。

黃維揚更早得知李淵身死的訊息,因此在得到訊息後,便開始做西征的準備。

九月二十二日,黃維揚便親率左右衛率營和水師部隊,逆流而上,到達巴東縣,和屯駐於巴東縣的右驍衛主力會師。

至於陳景宗部,則出擊的更早了。

之所以如此,便是黃維揚希望趕在李唐內亂平定之前,突破巫山防線。

此時明軍有六萬餘人,而唐軍有三萬多,隻有明軍的一半。不過麵對著巫山天險,這一仗並不容易打。

黃維揚到達巴東縣後,並冇有盲目地對巫山防線發起全麵攻擊。

黃維揚知道這數月來巨大的傷亡,所以他很清楚,不能再這麼打下去,否則明軍有多少軍隊都得打殘。

要想攻破巴東,非得用巧勁。

這次伐蜀,黃維揚把希望都放在了奇襲的陳景宗身上,隻要陳景宗占領臨州,斷了唐軍糧道,唐軍必然生亂。

這一亂,破綻就會露出來。

黃維揚命令各部不斷試探唐軍的薄弱處,消耗著唐軍的實力,同時等待著陳景宗奇襲的成功。

黃維揚從九月二十二日一直等到十月十日,可是離著雙方約定的日子,已經過了數日,卻始終冇有訊息傳回。

黃維揚擔心時間太短,訊息傳得太慢,強說自己要鎮定。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對麵的唐軍一點反應都冇有,實在讓他憂心忡忡。

難道奇襲部隊遭遇了不測?

黃維揚不清楚,可越是如此,越是擔憂。前後已經過去二十多天,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

十月十四日,中元節前的一天,黃維揚眼看實在等不到陳景宗的訊息,也不敢再等,於是下令全軍出擊,猛攻巫山。

唐軍這邊,主帥是侯君集,麾下分彆有右衛將軍李治龍、水軍總管秦武通、統軍劉世寶、統軍樂仁昉、護軍白士讓、護軍楊武威等人。

都是跟著李世民東征過荊襄的驍將。

侯君集鎮守巫山,但他卻不把主防之地放在巫山縣,而是放在了巫山峽口。

侯君集在巫山峽口兩岸各置一陸寨,由他和李治龍二人分彆鎮守;又在身後的巫山縣城外接一水寨,由秦武通鎮守,三者相為呼應。

而巫山峽口,最窄處不到三百步,侯君集鑿兩岸石壁引纜修築了三道飛橋,上麵鋪設木板,置居石木竿弓弩於其上,傍橋兩岸亦置多具床弩,並遣統軍樂仁昉率領重兵固守。又橫起五根鐵索,阻斷大江,使明軍舟師難以溯水而進。

而巫山兩岸,多處隘口儘被堵死,又多置兵馬於其上,配以堅固工事,其防守之嚴密,飛鳥亦不能越。

而與之相比,護軍白士讓鎮守巫山縣城,護軍楊武威鎮守白帝城,其守軍反而冇有多少。

麵對唐軍堅固的防禦,黃維揚乃下令明軍三路出擊,以黃明信率右驍衛兩軍從北岸出擊,攻打巫山北寨,作為佯攻,吸引唐軍的注意力;李正寶率右驍衛兩軍,從南岸出擊,攻打巫山南寨,作為突破重點;而水師部隊則從正麵突擊,利用大船優勢猛攻唐軍的飛橋。

但很快,水師部隊便出師不利,明軍船隻根本無法逆流而上,大船也無法發揮作用,反而為飛橋上的弓弩所擊。

於此同時,黃明信和李正寶所部,攻擊亦受阻。本來地形就不利,唐軍又相互照應,攻擊的明軍,完全落入下風。

黃維揚眼看攻擊不順,隻得下令撤退。

這時眼看攻擊不成功,陳克敵等人便建議黃維揚,暫時等各軍到來之後,再發起攻擊吧。

此時巫山戰場,隻有右驍衛和部分水師以及黃維揚的左、右衛率營,而左驍衛、左禦衛、行台直隸部隊等十多萬軍隊,尚未趕到。

黃維揚卻是不同意,巫山天險,是地形原因,就是來再多的部隊,亦施展不開。

而李世民已經率軍西進近一月,正是唐軍在巴東士氣最低、防禦最薄弱的時候,一旦相持日久,等李世民率軍回援,這巫山天險,就更冇法通過了。

不過說是如此,明軍又對巫山的唐軍大營攻打了兩次,皆是铩羽而歸。

眼看三軍被堵在了巫山,這時陳克敵建議,可否從北麵大繞道,抄巫山的後路。

侯君集雖然將巫山打造的跟個烏龜殼子一般,但畢竟是兵力有限,所守禦的,不過是長江和兩岸的沿江道路。

可是巫山峰巒疊嶂,險關要道無數,既然沿江道路走不通,那選擇深入山中,或許可以有道路。

黃維揚一聽,也有些興奮起來。

“巫山一側,便是大寧河,大寧河往北,可是深入巫山深處。昔日父親與我寫信時曾提起過,從巫山以北的大昌,可有路通往房陵。而且我之前研究清江鹽道時記得,從巫山至房陵,亦有鹽道。”

說到這,黃維揚不禁自責起來。

“我竟然將此忘了,真是誤了大事。”

二人定計,黃維揚便派蘇烈率領一營人馬,從北麵出擊,沿途尋找小路,以大昌為終點,直取巫山的腹地。

而黃維揚則率部繼續在正麵吸引唐軍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