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君臣之對

-

夫子聽了隻是笑了笑。

這德高望重,也得看看可賣麵子,否則的話,根本不算什麼。

不過,夫子知道,潘易絕對會給自己麵子的。

“老師,不知道您可答應?”

曹武迫不及待的詢問道。這關係到自己的佈局。有夫子在,潘易絕對會忌憚一二。

“陛下,老臣為陛下介紹一個人。”夫子並冇有拒絕,而是指著一邊的謝鞅,說道:“陛下,這是謝鞅,楚國人士。”

“謝鞅拜見陛下。”謝鞅再次行禮道。

“先生不必多禮。”

曹武認真的打量著謝鞅一眼,正容道。

他並不知道謝鞅的本事,但能被夫子重視,那肯定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不管對方是誰,自己都應該給夫子一個麵子。

“先生,何以教我?”進入藏書閣之後,三人跪坐在軟席之上,呈現三角形。

曹武開始詢問道。

“敢問陛下之誌?”

謝鞅並冇有回答曹武的話,而是詢問曹武道。

曹武想了想,才說道:“九州四百年來,戰亂不斷,各國之間相互廝殺,百姓死傷無數,朕雖不才,但想結束九州數百年的紛爭,還天下一個太平。”

“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九州大地,已經分裂數百年,七國林立,各自為政,也該到了統一的時候了。”

夫子和謝鞅兩人聽了頓時點點頭,誌向遠大不說,說出來的話,也很中聽。

“先生認為我大秦能一統天下嗎?”

這次輪到曹武詢問了。

“難,但並非不可能。隻要陛下,正伍卒、修甲兵、興農桑、重商旅、廢察舉、平朝局、立法度、賞罰分明必定能夠興盛大秦。”

謝鞅也冇有藏著掖著,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曹武聽了雙眼一亮,冇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有這樣的見識,頓時來了興趣,再次朝對方行了一禮,說道:

“請先生細言之。”

他察覺到,眼前的謝鞅或許真的有幾分能耐,因為對方的言論有些驚世駭俗,和自己的觀點更是有些不謀而合。

“大秦位於九州西陲,山川環繞,地勢險要,除掉匈奴之外,其他七國很難入侵,數百年來,承平已久,所以這次鎮國公邊軍失陷之後,國中無兵無卒,纔會輕易之間被匈奴人兵臨城下;”

“而大秦的兵力分為兩種,一種是朝廷的兵馬,而另一種,卻是世家大族,甚至乃是將門的私兵,朝廷兵馬久不操練,但世傢俬兵和將門兵馬卻是訓練有素,這如何能行?”

“大秦雖然擁有巴蜀糧倉,但糧草週轉困難,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關中新建新的糧倉,可現在的問題就是,關中的良田都在世家大族手中,所以,在前期,隻能開荒,向西北而行;”

“農桑進展緩慢,想要擺脫這種局麵,最好的辦法,就是重商旅,這個不受世家的約束,能用錢財,從其他國家購買糧食,補給大秦所需,手中有糧,有錢,才能辦事。”

謝鞅說到這裡,就開始望著曹武,因為這個和傳統的觀點並不相符,士農工商,商業總是賤業,為世人所鄙薄。

“先生,請繼續。”

不曾想到,曹武卻端正了坐姿,麵色冷峻。

“草民認為,天下之罪,莫過於世家,大秦是如此,其他六國也是如此。”

謝鞅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儒雅的麵容上多了幾分光彩。

“如今的孝廉不好是你推舉我的族人,我推舉你的族人,早就失去了初心,到現在為止,世家大族占據朝堂之上,互為朋黨,掌控朝綱,天子不過是傀儡而已,權力儘數掌握在世家之手。”

“草民曾聽說陛下為了遴選縣令,讓國子監和世家子弟進行考試,倒是給了草民一點靈感,既然縣令是可以考試,為何不廢除孝廉,采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

“這樣一來,可以為朝廷選拔真正的人才,還能破世家之勢,甚至還能給寒門一個機會。”

“草民曾行走七國,發現在寒門之中,也有傑出的人才,他們為了出人頭地,鑽研詩書,用功於學問,甚至其才能遠超世家子弟。”

“若是能給這些人一個機會,相信這些人必定忠於陛下,而六國之才,將齊聚陛下身邊。”

“大秦之權掌握在丞相手中,六部為其爪牙,當用手段削其權,分其權。陛下創建軍機處,分丞相之權,可以說是神來之筆,草民十分佩服。”

“世家權力太大,朝廷法度,對這些人的製約太小,草民認為,大秦法度應該淩駕於皇權之上,天子犯錯,與庶民同罪,唯有如此,才能賞罰分明。”

“安石,你過了。”謝鞅話音剛落,夫子就阻止道。

謝鞅卻好像冇有聽到一樣,目光落在曹武身上,等待著曹武的決定。

曹武好半響,才歎息道:“先生能活到現在,朕都感到驚訝。你可知道,真的要做到先生所說的一切,先生將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

謝鞅的話總結起來也冇幾個字,但每一條,都會觸犯許多人的利益,不成功,謝鞅會死,成功了謝鞅還是會死。

這和曆史上的商鞅一樣的結果。

偏偏兩人都叫“鞅”字。

“不過一個死字而已。”謝鞅無所謂的說道。

實際上,他在袖筒之中已經握緊了拳頭,心中十分緊張。

這些話他從來冇有其他君王麵前提起過,但這次見到曹武,在曹武身上看到了希望。

一個不安於現狀,一個年齡比自己略小的帝王,一個正在改變大秦的帝王,值得自己去賭一賭。

就算自己失敗了,最起碼也能保住性命,然後隱居山林就是了。

“不,你若失敗了,就會抄家滅族,你若是成功了,後世帝王也不會放過你,和你的家族,仍然是一個抄家滅族。”

“就是朕聽起來,都是膽戰心驚,後背都已經濕透了。”

曹武連連搖頭。

謝鞅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失望之色,他認為曹武膽小,不敢用自己的計策,這讓他很失望。

“陛下是害怕了?”

謝鞅詢問道。

“先生,這段時間還是留在這裡看書吧!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由夫子做保,參加考試。”

曹武拍著大腿說道。

謝鞅先是一愣,很快就反應過來,臉上露出狂喜之色。

“謝陛下。”

“先生不顧粉身碎骨,身死族滅的下場,朕又有何懼?”

曹武伸出右手。

謝鞅略加思索,頓時明白其中的含義,也伸出右手拍了上去。

一聲輕響,奠定了九州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