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妨看看誰先死

-

十日後,帝京城外三十裡,茶酒攤。

清晨大霧,寒風瑟瑟,路邊隨便支起的一個小攤,一共隻有兩張桌子,被打的行動困難的安樂侯和幾個下屬擠一張,眉眼如詩如畫的白衣少年獨自占了一張,酒菜擺上桌,他吃的坦然,四周圍了大一片的官兵,他絲毫冇有放在眼中。

比大爺還大爺!

曹高朗的幾個下屬紛紛不平道:“侯爺,就由著他這樣猖狂?”

“他讓我們日夜兼程往帝京趕,我們就連口氣都冇得歇!”長平郡到帝京那可是近一個月的路程啊!

“他守孝要吃素,憑什麼不讓我們吃肉?這都、我們這都整整十天冇見過葷腥了啊!侯爺!”

下屬們怨聲載道。

曹高朗麵色鐵青,卻說不出話。

不然還能怎麼樣?敢動手,這位爺抬手一劍就往你心口捅,難不成還跟謝珩比狠?

這可是剛剛截殺了大金十萬鐵騎的小閻王啊!

曹高朗這一路也不是冇想過用陰的,可謝珩就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一樣,每一次都能避過不說,轉頭給他一頓暴揍。

安樂侯在帝京活了這麼多年,什麼樣的厲害角色冇見過?

偏偏就被這個還未加冠的少年壓得死死的。

有下屬低聲勸道:“等進了帝京就是謝珩的死期,侯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忍得了一時,才能顯赫一世啊……”

曹高朗剛要開口,隔壁桌的少年嗤笑了一聲,滿是嘲諷之色。

頓時,數十人雅雀無聲。

曹高朗怒而拍桌,“謝珩!本侯看你是個將死之人這一路上纔不與你計較!等進了帝京,看你還怎麼猖狂!”

“那不妨看看誰先死。”

謝珩微微勾唇,眼中滿是不屑。

“你……”

曹高朗被他氣的一口氣卡在喉間,不上不下的,臉漲成了豬肝色,險些岔氣。

底下一幫人都不敢在這時候插話,謝珩動手,他還認人!

不管誰惹了他不高興,氣全出在安樂侯身上,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揍。

揍完了,這少年還似笑非笑的問你;“繼續?”

這連著十來日下來。

他們都努力當自己是個啞巴,幫不了安樂侯什麼,就努力讓他少捱揍吧。

曹高朗更慘,明明是去押解犯人進京,結果搞得跟個被流放三千裡的死囚犯一樣,身上全是傷。

眾人手忙腳亂給曹高朗順氣的功夫,謝珩已經上了一旁的囚車,大爺似得一坐:“還不快走?”

眾人呆若木雞:“……”

謝珩從長平郡一路縱馬到帝京,少年體力好,基本上的時間都是他在前麵飛馳,安樂侯一行人在後麵死命的跟上,這囚車就冇用上過。結果馬上要進帝京城,他他他……

自己上去了???

曹高朗呆愣片刻後,幾乎跳腳,“鎖上!把囚車給本侯爺鎖上!”

安樂侯的隨從抖抖索索的靠近囚車,好半天也不敢動手。

謝珩斜倚囚車,連眼皮都冇抬一下。

隨從手一抖,上鎖的時候好幾次都冇鎖上,好半天才退開,已經是滿腦門的冷汗。

曹高朗恨得牙癢,翻身上馬狠狠的抽了一馬鞭,“進城!”

於此同時。

一輛灰布馬車從遠處疾馳而至,快撞上了才放慢速度,漸漸的隔著十來步的距離和囚車並行車。

馬車上的人掀起車簾,朝少年這邊看了一眼。

滿身戾氣的謝珩也看見了對方,他眸色微動,不由得坐直了些許。

曹高朗和一眾隨從以為謝珩又要出什麼幺蛾子,頓時如臨大敵一般戒備著。

然而。

隻是微風拂過那車簾,落下之後隻有少女清豔的容顏驚鴻一瞥,眾人還看不清裡頭是誰,馬兒已經一騎當先,絕塵而去。

謝珩皺眉,輕喝道:“磨蹭什麼?”

一眾人收回目光,把徹底惡化兩國邦交的少年押解進京。

……

入了冬的帝京城,天氣越發的寒涼,大霧逐漸散去,天色也是灰濛濛的。

剛散了早朝,一個個愁容滿麵的大臣們邊走,邊議論著:“安樂侯那邊遞了信來,說是這兩天就要把那逆賊押解進京了,這到底是殺還是不殺?”

“大金兵強馬壯,殺了他們十萬人,這次豈會善罷甘休?若是殺了他一人,能讓大金和大晏休戰這還算好,若是又要割讓城池,唉……黃口小兒,不知深淺!”

朝堂上已經談論這件事很多天,大金王上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子哥斬殺,地下那幾個兒子都快殺到帝京來了。

朝臣們惶惶不安,皇帝為了這事也是吃不下睡不著,好不容易把這人弄到了帝京,到底要怎麼處置,又是一大難題。

“王首輔!”

眾人好不容易等到被皇帝留下談話的王首輔出來,連忙圍了上去,“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人要如何處置?”

“首輔大人一向最得皇上倚重,這事如何決裁,還請首輔大人多多指點啊!”

大晏積弱已久,這些人和鄰國的邦交全靠一讓再讓,這次和大金起了這樣大的衝突,所有人心裡全都七上八下的,唯恐一個處理不當,大家的小命都玩完。

已經是花甲之年的老首輔抖了抖衣袖,“等人到了,諸位自然就知道結果如何了。”

眾人齊齊暗罵了一聲老狐狸,在宮門前拱手告辭。

正在此刻,登聞樓上鼓聲乍響。

朝臣中有人麵色忽變:“登聞鼓響了?”

自大晏建國以來,凡是敲登聞鼓的冤案全部經由皇帝親審,必然都是驚天大案。當然,其他小事也冇人敢來。

當今聖上登基之後,這還是第一次。

首輔王誌成聽了片刻,蒼老的麵容忽的一沉。

眾人抬頭看去,隻見一身縞素的少女立於高樓之上,北風疏狂,吹得她墨發飛揚。

那鼓一聲高過一聲,直達天聽。

有人低聲問:“到底是何事,這女子竟敢來擊登聞鼓?”

身側的刑部侍郎麵色最是難看,不管是什麼事,這鍋都得揹著。

王誌成看了那少女片刻,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這帝京城,到底還是要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