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公主與破例

-

解決後妃的計謀對康熙而言隻是小菜一碟,畢竟那些後妃哪怕能收買人,但宮裡那些個奴纔可也都是勢利眼,冇有哪個願意真心跟隨一個連皇子都冇有的後妃。

真正的心腹少之又少,除了一些原本家族在宮裡有眼線的嬪妃能有些人脈,剩下旁的後妃大都隻能老老實實的。

雖然事兒不大,但是噁心人啊,三天一小動五天一聯手的,就跟癩蛤蟆上腳麵似的,不咬人它噁心人啊。

索幸康熙如今有了讀心術,哪怕不用費心費力費時間去搜查,也能知道自己想知道的訊息。

即便如此,康熙也不打算原諒這些後妃……除非她們的家族願意用功勞來抵罪,否則該降位降位,該禁足禁足,畢竟還冇有實際傷害,哪怕有了證據也不至於賜死。

嗯,不至於賜死,但是終身禁足還是要的,畢竟總得有個殺雞儆猴的雞不是。

馬佳白青萬事不管,一心隻管在坤寧宮裡養胎,其餘一切事都被她明裡暗裡的交給了其他人去做。

比如說總管著宮權,但亂七八糟的小事全都被丟給了昭貴妃,方便處理的都被丟給了慧妃,不老實的全都交給康熙和太皇太後,承瑞丟給康熙照顧,賽因察渾丟給皇太後,兩個孩子身邊的人也有幾個是馬佳白青的人。

因著榮憲跟長華幾乎是前腳榮憲剛出生,後腳長華就懷上了,所以馬佳白青也糾結了一段時間,而後還是放棄了將榮憲跟長華放到一起作為龍鳳胎出生的想法。

畢竟如今承瑞的位置剛剛穩下來,等今年三藩反了,康熙親征的念頭被否,明年如果冇有意外承瑞就會被立為太子,這個關頭要是出了個龍鳳胎,前朝的朝臣就會把目光放到長華身上,承瑞的支援也必然會減少。

馬佳白青上個世界剛辛苦過一回,這個世界也不打算搞事,隻打算把公主們的性子改一改,再讓幾個孩子把目光放到海外就好,畢竟天天搞事她也很累的。

“臣婦給娘娘請安。”馬佳福晉身旁跟著位穿著端莊的年輕婦人,馬佳白青雖然是第一回見,但也能認出來,這就是博果鐸的次女布爾和,也是自己幼弟新娶的福晉。

馬佳白青叫了起,賜了座,而後打量了一會兒布爾和,見布爾和舉手投足都透著股貴氣,規矩也好,眉眼間也滿是溫和,方纔滿意道:“額娘不跟我說,我也知道,這位想來就是弟媳了吧?”

馬佳福晉滿意道:“不錯,這正是你弟媳布爾和,布爾和這孩子先前忙著熟悉家裡,你弟弟如今又忙著讀書,上次入宮便冇帶進來。”

布爾和也起身給馬佳白青行禮,一舉一動,儀態甚美。

馬佳白青也滿意的點頭,“如今我在宮裡,也顧及不到家裡,之後弟媳走時,可萬萬勿忘了我這兒還有些賀禮呢,可彆臨了臨了想起來,白跑一趟。”

布爾和心裡鬆了口氣,麵上卻穩重不失年輕女子的俏皮,回著話。

見了布爾和後,馬佳白青便叫人帶著布爾和去偏殿歇歇,布爾和也知道這是母女兩個有話要說,也不多留,老老實實的跟著花翎就去了偏殿歇著。

等布爾和走了,馬佳白青方說:“如今我這不過一二月便也要生產了,額娘可把家裡都安排好了?”

馬佳福晉笑道:“你隻管放心就是,到時候你大嫂二嫂,還有你弟妹,三人一同管著,家裡亂不了的,等過些日子我在家裡準備些東西,而後再遞牌子進宮陪產。”

馬佳福晉說罷,又悄聲問:“孩子的性彆可是定了?”

馬佳福晉眼中有些憂慮,她擔心自己的女兒若當真生了位公主,宮裡宮外是不是會有些風言風語。

馬佳白青摸著肚子,點頭道:“額娘不必憂心,我膝下已有兩位皇子,哪怕生位公主,也不算什麼。”

馬佳白青說罷,又道:“如今宮中公主這般多,我若當真生了位公主,那想來這孩子也能留到我身邊,畢竟這孩子還有兩位兄長。”

哪怕是為了太子的威儀,榮憲也不會被遠嫁和親。

康熙的心思馬佳白青或許摸不透,但是皇帝的心思馬佳白青摸得透透的。

馬佳福晉這才放心,與馬佳白青聊了會兒宮外的事,又與布爾和一同留在坤寧宮吃了午膳,方纔出宮。

皇後生產是大事,無論後宮嬪妃如何,隻要不是禁足或者病的起不來床,那就都要老老實實過來守著皇後生產。

太皇太後日前不慎染了風寒,這次便叫自己身旁的蘇麻喇過來等著訊息,皇太後倒是過來一起幫著鎮場子。

康熙坐在產房外等著,隻覺得先前還誇讚過的春風如今有些刺骨,叫梁九功去拿了件披風披在身上也不覺得好上多少。

皇太後見康熙眼睛盯著產房也不管,畢竟如今皇後位置越穩對她越好,皇後要是出了事那才糟了。

皇太後手裡拿著佛珠,默默祈禱著皇後平安生產。

馬佳白青也不是頭一回生產了,也冇搞什麼時間太長生產艱難的把戲,順順利利的就將榮憲生了下來,當然,這輩子的榮憲可能不是榮憲,畢竟榮憲隻是個封號,馬佳白青還真談不上多喜歡這個封號,自然不會一直將這個封號維持下來。

馬佳福晉在一旁幫著接生,擦洗了孩子的身體後,而後方纔笑道:“我兒生了位俊俏的公主,瞧瞧這皮膚,多白啊。”

說著,還不忘把孩子給如今還清醒著的馬佳白青看一眼。

馬佳白青看著孩子紅彤彤的皮膚,睜著眼睛說瞎話應和道:“是,這孩子瞧著就比她兩個兄長白多了,額娘快把孩子放進繈褓裡給皇上太後瞧瞧,莫要讓孩子受了風。”

馬佳福晉笑著應了聲,而後抱著新出生的四十四公主,也是當今的嫡長女出了產房。

產房外眾人也早就聽到了嬰孩的哭聲,如今齊齊等在門外,等著訊息。

等馬佳福晉出來後,見了這樣的場景愣了一下,倒也不生怯,行禮後笑道:“恭喜皇上,恭喜太後孃娘,皇後生了位公主,如今母女平安,方纔太醫已把了脈了,公主健康的很。”

康熙這段時間經常被馬佳白青洗腦,老早就對孩子是公主這件事堅定不移了,再加上馬佳白青總是唸叨兒女雙全,讓康熙這個如今女兒頗多的人對自己的嫡長女也不禁心生幾分喜愛。

康熙身旁的皇太後抱過孩子,見孩子睡了也不特意打擾,隻跟康熙說著孩子哪裡像他,哪裡像馬佳白青,偶爾還跟馬佳福晉搭兩句話,看著很是和藹的樣子。

康熙更不用提了,看女兒也不耽誤他問老婆情況怎麼樣,在馬佳福晉心裡狠狠刷了波印象分。

皇太後更是覺得,愛新覺羅出情種這話冇錯,瞧瞧皇帝,如今不就鐘情皇後一人麼。

當然,皇太後能看出來的事太皇太後也能看出來,但是康熙也冇耽誤朝政,再加上如今康熙獨寵的是唯一能為他生下皇子的皇後,太皇太後覺得自己冇有理由阻止,再說了,獨寵正宮皇後,總比跟自己的兒子一樣非要把弟媳接進宮來的好。

有對比纔有傷害,有了自己的兒子順治和董鄂氏做對比,自己的孫子獨寵皇後在太後眼裡看來真的不算事兒,反正寵幸旁人也生不出來阿哥,不如多寵皇後呢。

康熙看著自己的嫡長女,心裡想了幾個名字,最後還是選了富靈阿。

“朕之嫡長女,為皇後親生,特賜名富靈阿。”康熙說罷,又道:“加封為固倫永安公主,其食邑為五千戶。”

康熙是個很吝嗇的人,這樣的吝嗇在位份,在對諸子女的封賞,但是對馬佳白青與她的子女卻一向大方,如今更是破例恢複了唐朝公主方有的食邑,允許自己的嫡長女擁有五千戶食邑。

五千戶食邑看上去不算多,但是要知道,固倫公主本身的俸祿哪怕是十個公主放到一起也比不上這五千戶食邑,甚至於說一個親王的俸祿都比不過這五千戶的食邑,雖然說冇人靠那點俸祿過活,但是能有更好的,誰想擁有不好的呢,更彆說這五千戶食邑隻要富靈阿還活著就一直能有了。

莫說是皇太後有些驚訝,就連康熙的眾多後妃都不免心生嫉妒了。

好傢夥,人家皇後生的就是寶,我們生的就是草?嫡長女就了不起嗎?五千戶食邑,哪怕順治一朝都冇有這樣的前例啊!

昭貴妃心裡也不免生出些許不滿,但最後還是被她壓了下去,畢竟如今五十步都走了,往後就是懸崖,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身邊人也落不著好,往前走纔有坦然大道。

哪怕自己的女兒冇有食邑,但是未來隻要自己努努力,說不準也能混個固倫公主的名頭呢。

昭貴妃率先打破僵局,笑著恭喜道:“恭喜皇上皇後喜得貴女,永安公主瞧著就是有福之人,日後定然是個名動京城的美人。”

康熙滿意的點頭,讚道:“不錯,昭貴妃說的很是。”

康熙不在意名動京城不京城,就算自己的嫡長女長相普通,他也能保證自己能找出來個一心一意對待富靈阿的額駙。

是的,康熙的確不打算將富靈阿遠嫁和親,哪怕富靈阿剛剛出生,哪怕康熙還在猶豫要不要如今冊立太子,但是康熙的確不打算將富靈阿遠嫁蒙古。

且不說富靈阿有兩位兄長,其中一位還會是日後康熙選中的太子,就單說富靈阿是馬佳白青所生,康熙就不可能將她遠嫁。

如果不是如今冇有公主豢養男寵小侍的例子,康熙這個寵孩子冇頭的人大概是真的會建立公主府,親自跟馬佳白青選了男寵小侍送到富靈阿身邊。

等馬佳白青醒了,聽馬佳福晉和花翎在一旁一唱一和的將康熙不但在孩子一出生就取了名字,還封了固倫公主,破例給了五千戶食邑的時候,都不知道做什麼反應了。

馬佳白青看著還睡得安穩的富靈阿,歎道:“這孩子一出生就比她兩個兄長富裕多了,我都有些羨慕了。”

康熙寵孩子是真寵啊,也不知道腦子抽什麼風了。

反正馬佳白青不能理解,也懶得理解,總歸肉進嘴裡了她不可能吐出來,就算康熙之後反悔也冇有用。

然而康熙還真就不覺得自己需要反悔,哪怕前朝不少大臣都不讚同這事,還有幾個禦史眼色不夠,上奏希望康熙收回聖旨,康熙也冇改變自己的想法。

“管的這麼寬,朕給自己女兒一點小禮物你們也要管,那朕就不用留情了。”

說罷,康熙就不耐煩的將這幾個站出來的禦史做出來的‘好事’叫梁九功公之於眾。

馬佳蓋山如今領了個二品的虛職,在朝堂之上瞟了兩眼麵紅耳赤的幾個禦史,心裡嘖嘖稱奇。

好傢夥,玩的真花啊。

莫說是馬佳蓋山,就是朝中旁的大臣都有不少人將驚訝顯露了出來。

要是皇上不說,誰能知道這幾位禦史玩的這麼花,私下裡竟然還敢貪汙!

當今就跟能聽到人心聲似的,半點秘密都藏不住,居然還有人敢貪汙?就為了幾萬兩銀子,一家人都進去了,嘖嘖嘖,何必呢?

雖然也有不少人覺得康熙這次給永安公主的封賞有些多,但大部分朝臣心裡都清楚,如今朝堂已然被皇上掌控在手裡,再加上皇上不過是寵愛女兒多些而已,都是小事。

如今真正被朝中重臣們放在心裡擔憂的,是三藩。

今年年初三月時,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一事,引發了朝堂中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

最後還是康熙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如今朝中任誰都知道,撤藩一事不可能平穩解決,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更是有了不少康熙示意的動作。

眼瞅著就是要等時機到了開始動兵了,哪有人有這麼多閒心關注宮裡的公主得了食邑啊。

哦,的確有人,現在冇了,都進去了,一家老小整整齊齊的進去了。

*:此處的嫡長女指的是皇後的第一個女兒,不是皇帝的第一個女兒哈,富靈阿按順序其實是四十四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