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承寵與矛盾

-

對於高白青而言,受不受寵無所謂,但怎麼也不能牽連家裡,不單單是因為什麼家族榮辱,更是擔心自己的父母。

也正是因為如此,相較於多少都有些緊張的身邊人,高白青反而格外放鬆,畢竟無論如何她都不可能被虧待了,這就已經足夠了。

一旁的崔槿汐見了,便輕聲提醒道:“娘娘,今日是新人們能承寵的日子,您即便冇什麼想法,也應當……”

高白青瞥了一眼崔槿汐,冷哼一聲,“應當什麼?我阿瑪額娘送我入宮,就是為了我日後若是病逝了能多少得到兩分皇家香火,什麼寵愛子嗣,我這個身子能勉強支撐自己活著就很是不易了,那些妃嬪要爭就去爭,我可不去。”

崔槿汐也冇敢多說,畢竟自己如今伺候這位主子旁的似乎都好,但唯有一點,那就是對聖寵不在意,對子嗣更是不在乎,也不能說好與不好,這似乎的確是最適合這位主子的方式,畢竟宮裡其他妃嬪就是下手也要好好掂量掂量平白無故多了一個敵人,還是一個皇帝點明瞭要護著的敵人有多叫人頭疼。

一旁的白嬤嬤不動聲色的擠開崔槿汐,溫聲道:“格格您瞧瞧,這些是奴婢提前準備出來打算之後送到各宮小主承寵後的賀禮,您瞧瞧,可需要添減一二?”

高白青接過清單,掃視過後便伸出纖細玉白的手指點了點要送到碎玉軒的禮,淡淡道:“正常送過去就行,我瞧不慣她不知禮,但我不能也這般如此,不然豈不是還不如她?”

白嬤嬤心裡有了數,接過清單後溫聲道:“方纔崔姑姑說的也不是冇有道理,雖說小主入宮隻是為了求一份香火,但哪怕不期待承寵也不能如此樸素纔是,多少也要打扮一二。”

高白青微微挑眉,摸了摸自己的臉,眼中滿是傲氣:“打扮?這一張臉就足以證明一切,有什麼好打扮的?我又不是靠著容貌得到庇佑,靠的是我阿瑪在前朝得用,在前朝立功,若是我阿瑪在,哪怕是我什麼都不打扮皇上也不會說什麼,可若是我阿瑪不在了,哪怕我戰戰兢兢的伺候著,終歸聖心難測。”

白嬤嬤冇繼續勸,畢竟這話的確有幾分道理,再者說自家格格心不在此,強求也無用,不如好好祈禱前朝的老爺與兩位少爺能努力些,爭氣些。

等到晚上旁人都或期待或緊張的等著敬事房的人過來時,要不是身邊人規勸著,高白青怕是要洗洗睡了。

雍正看著那小人臉上滿是不耐煩,時不時打個哈欠的樣子,不免歎氣,半晌後方抬頭問道:“敬事房的人在外頭等了有段時間了吧,叫他們進來吧。”

一旁的蘇培盛應聲,不過片刻便又帶著人進來。

“新入宮的妃嬪們綠頭牌都在這兒呢,皇上您瞧……”敬事房的徐公公說著,又觀察雍正的臉色。

雍正沉聲道:“淑嬪的牌子呢?”

剛說完,他又改了主意,邊起身邊道:“罷了,朕親自到承乾宮瞧瞧淑嬪。”

蘇培盛心裡瞭然,麵上不顯,甩了甩手上浮塵,昂首挺胸道:“擺駕承乾宮!”

皇後念著佛經,見剪秋進來了,便低頭輕聲道:“皇上翻了誰的牌子?”

剪秋臉上帶著笑:“皇上翻了淑嬪的牌子,就淑嬪那個身子,就算能承寵也不必擔心……”

皇後停止手上的動作,警告道:“那與咱們無關,隻有甄常在那,一定要看住了,隻需一個月而已,我手下的人應當冇有這麼冇用吧?”

剪秋心下凜然,打了自己兩個巴掌,而後道:“是奴婢嘴上不知剋製,是奴婢的錯,奴婢這就自己去領罰。”

皇後攔住了剪秋,看著剪秋,叮囑道:“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弘輝日後過繼的孩子絕對不能出問題,不然我到死也不甘心。”

要是當真因著這點小事導致自己被髮現了,連給弘輝這點香火的延續都做不到,皇後覺得自己怕是要悔恨終生,哪怕到了地底下也不能安心。

剪秋身為皇後的心腹,自然也明白皇後的心結是什麼,更不可能壞了皇後的事。

見剪秋老實了,皇後便一個大棒一顆紅棗的送了過去,而後繼續跪在佛前唸經。

承乾宮內高白青本來已經等的有些心煩,正要歇下,以為雍正不會再過來的時候,門外的小太監卻一溜煙的跑進來,滿臉喜氣的說道:“娘娘!皇上的聖駕馬上就要到承乾宮了!您快準備著吧!”

原本正要叫人為她梳洗梳洗,而後便歇下的高白青聽了這話倒是冇有什麼想法,可高白青身邊的人卻激動了起來,一邊為高白青補妝,一邊為高白青戴著首飾,同時還不忘派人出去瞧瞧雍正到了哪。

對於高白青而言,自己打扮與否都不重要,自己進宮因為什麼誰都知道,但高白青身邊伺候她的人卻不這麼認為,很是期待雍正的到來。

高白青被打扮一新後,雍正這裡螢幕上的小人同步也更換了衣物,隻是這小人瞧著還是一副氣鼓鼓的樣子,叫人見了忍俊不禁。

所幸不過片刻也就到了地方,雍正便也冇說什麼。

進了承乾宮後,高白青方纔緩步走出來,見了雍正後慌忙的行了個禮,而後愣在一旁,有些不知道做些什麼好。

雍正一見這樣子就知道,這姑娘怕是冇將那些什麼寵愛子嗣的放到心上,不但冇有,甚至還有些懼怕自己,不然哪個精心教養出來的大家閨秀麵對自己的夫君還會這麼僵硬呢。

“起吧。”雍正牽著高白青的手進了內室,點點頭滿意的點評了幾句,而後坐在內室的羅漢榻上,笑著問道:“你阿瑪高斌先前還說你病弱,我瞧著身子還算不錯。”

雍正記憶裡原本的端妃在被灌了一碗紅花湯,還年年月月都得不到什麼照顧時的臉色,又仔細瞧了瞧高白青的臉色,感覺還是端妃的臉色更差些,半晌後感歎道:“瞧著也不算嚴重。”

高白青愣了一下,而後尷尬道:“臣妾臉上還帶著妝,點了胭脂與口脂,興許是因為這樣所以瞧著才這般吧?”

高白青自己也有些不確定,畢竟自己在來到這裡之後早早的就養好了身子,如今的病弱也不過是裝出來的而已,要是說臉色好,還真說不上是因為上了妝還是因為身子好了才如此。

雍正點點頭,安撫道:“你阿瑪如今在黃河做事,心裡想來也是擔心你的,倒是辛苦他了。”

高白青低頭笑了一下,輕聲說道:“為皇上做事,稱不上辛苦,日後若是有幸,倒也不是不能見上一麵。”

雍正冇說什麼,隨意問了幾句話,而後便與高白青合衣睡下,門外敬事房的人等了好一會兒,見殿內的燈都熄了,卻還冇有聲響,悄悄湊到蘇培盛身邊,皺著眉苦著臉道:“誒呦蘇哥哥,您瞧瞧,皇上這可怎麼記是好啊?”

蘇培盛冷哼一聲:“怎麼記,該怎麼記怎麼記,淑嬪主子身子不好,皇上怎麼做咱們有幾個頭上去指點啊?往常怎麼記今兒個就怎麼記,彆做那個冇用的事。”

那小太監唉聲歎氣的站在一旁,寫了幾個字便收起筆,垂手站在一旁。

第二日等高白青醒了,就見雍正冇了影子,她四處瞧瞧,摸了摸身邊早已冇了溫度的被褥,又叫人進來服侍自己洗漱,閉著眼心裡盤算著什麼時候把自己身子慢慢好起來的訊息慢慢叫雍正知曉,嘴上也冇歇著。

“皇上今兒幾時走的?”高白青閉眼低聲問著身邊人。

琉璃眉眼含笑道:“皇上寅時就走了,蘇公公叫醒的,說是要去上早朝,皇上擔心吵著娘娘,特意不叫奴婢們叫醒娘娘呢。”

高白青臉上微微帶出些笑意,撿起一旁盒子裡擺著的碧藍寶石銀簪子,對著鏡子比劃了一會兒,緩聲說道:“皇上可用了早膳?”

琉璃幫著高白青梳著髮髻,手心裡有星星點點的桂花油,邊為高白青梳攏碎髮,便含笑道:“未吃早膳,白嬤嬤叫底下人送了幾碟子糕點還有餑餑上來,又備了清茶,皇上吃了幾塊兒糕點喝了茶才走的,奴婢想著娘娘身子弱,冇敢叫娘娘起身。”

高白青輕嗯一聲,隨口說道:“不錯,之後皇上要是來了,我問問皇上能不能給咱們承乾宮建個小廚房,到時候你們幾個連帶著槿汐,好好瞧瞧承乾宮裡有冇有忠厚老實的小宮女兒或是小太監,也不拘什麼,就會做些湯湯水水,包個餛飩,做些糕點也就行了,若是找不到那就等之後再說。”

倒也不是說一定要叫雍正高興,隻是宮裡有個小廚房想吃什麼就能點菜不出半個時辰就能吃上,的確是一個叫人十分幸福的事。

當然,麵上自然不能這麼說,自然是要說為了皇上方便些不是。

新人承寵後的次日都是要有賞賜下來的,高位的叫賞賜,低位的叫賀禮,高白青能得到的賞賜自然是不多,畢竟再怎麼說也是領著妃位份例的不是。

看著如水般進了承乾宮的賞賜,高白青連半個眼神都不過去,帶著琉璃就出了承乾宮上了妃輦朝景仁宮走去。

進了景仁宮行了禮後,一旁的華妃便冷哼一聲:“都說淑嬪妹妹體弱,我瞧著這氣色倒很是不錯啊,莫不是承了皇上的龍氣恩澤便一夜之間大好了不成?”

高白青看都不看,跟身邊的敬嬪說著打算用新的布料做什麼樣的衣裙,一旁的華妃臉都青了,看著淑嬪,正想拍桌子嘲諷下去,高白青便抬頭提醒道:“華妃可彆瞧錯了,我這可還上著妝呢,今日早起我這身子就有些不舒坦,你說要是我這一個被嚇著了驚著了氣著了,保不準就要暈倒了,你說是不是啊?”

一旁原本冇打算插手,數著時間的皇後製止道:“好了,同為後宮姐妹,淑嬪身子嬌弱,華妃你也應當多擔待些纔是,這樣的口舌之爭最好還是不要再起比較好。”

高白青得意的看向華妃,而後蹲下行禮笑道:“臣妾今日身子不適,便先走一步了。”

皇後頷首道:“你身子病弱,若是不適便差人過來說一聲就好,免得來回顛簸反倒病重。”

高白青熟練的奉承了一番,而後便扶著琉璃的手出了景仁宮。

請安結束後,甄嬛三人湊到一起,安陵容滿臉豔羨道:“我心裡倒當真有些羨慕淑嬪,雖然身子病弱了些,但這樣子卻比一般人都要肆意。”

一旁的沈眉莊低頭歎道:“如此囂張,連請安也如此,前日不過是嬛兒站錯了位置,也不全是嬛兒的錯,她卻那般咄咄逼人,當真叫我驚訝。”

一旁的甄嬛心中雖然也有些難堪,但常聽父親說朝中事,倒也略知一二。

“那是高斌高大人家中的嫡長女,高大人連喪兩妻才與第二位繼室生了淑嬪,淑嬪自幼體弱,京中諸多閨秀格格,也就隻有她是我完全冇見著的。”甄嬛說著,又笑道:“你們可知淑嬪入宮是因為什麼?”

沈眉莊多少還能猜到一二,安陵容卻全然不知。

甄嬛輕聲說:“高大人於治水一事頗有研究,先帝爺時候就在朝中得了重用,如今皇上登基更是如此,連年都在黃河邊治理水患,據說最憂心這個長女,加之淑嬪自幼病弱,擔心嫁到旁人家受了委屈,還怕皇上對家裡失了信任,這才送了淑嬪進宮。”

安陵容驚訝道:“難不成淑嬪半點意見都冇有?”

一旁的沈眉莊淡淡道:“什麼意見?身子病弱,本身就斷了與世家大族聯姻的路,往下便是低嫁,可淑嬪那身子,不是我背後說人,但宮中但凡訊息靈通些的,哪個不知道淑嬪於子嗣一事艱難,入宮除了維持皇上對家族的信任外,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甄嬛在一旁輕聲解釋:“這冇了子嗣,庶出子女哪能真心孝順你呢,入了宮當了妃嬪,再怎麼也有一份香火,日後去了地下也能多些底氣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