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傳奇造紙術

-

劉鑫毫不隱瞞地將右北平如今的狀況說了一遍。

“那太守具體是希望我做什麼呢?”

“聽聞國先生擅長處理地方政務,能組織百姓開墾屯田,據在下所知,兩年前,右北平共有田地近百萬畝,已能自給自足,然兩年時間,先是受黃巾作亂波及,如今又受烏丸擄掠,百姓逃離,田地荒蕪,全縣目前耕種不到二十萬畝,已無法自給自足。在在下看來,這屯田可是一門大本事,非能人不可主持,而國先生正是此大才之人。”

“另外,幽州地界向來人才凋零,在下亦想興建學堂,興辦教育,讓右北平人人有飯,有書讀,進而培養本地人才,以供本地官府所用,走上科教興國……郡之路。”作為後世穿越而來,劉鑫嘴巴不牢,總是夾雜著後世的一些詞彙。

“你……”國淵略微思考:“你這個科教興郡?這教我倒是理解,可科是指什麼?”

“這……”劉鑫猶豫了,在這個時代,誰會理解科字呢?但這是國淵提出的問題,是對他的考驗,他不得不回答。

他想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纔回答了這個問題:“科即指科學,是對現有的一些現象的探索,從而發現一些固有的規律,並形成一套理論。”

雖然劉鑫自覺自己講得已經通俗易懂,但國淵一臉懵圈:“什麼?這……”不僅是他,他旁邊的那人和太史慈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在下舉個例子吧?就以種田為例,幽州之地貧瘠,一畝田僅產一石左右,諾大右北平隻開墾二十萬畝,一年收穫約二十萬石,這還是風調雨順之年,這點收穫都養不活全郡百姓。倘若這世間有某種辦法,能讓一畝田產兩石糧食,甚至三石四石五石,右北平就永不會有餓死之民,豈不是成就盛世?”

“可是,糧食一畝就產一石?怎麼可能產兩石?”這並不能打消國淵的疑惑。

“不,肯定有辦法的,隻是我們冇有發現而已。”

“那怎麼才能發現?”

“這就是科學了,人們不斷地探索,尋求其奧秘,終於有一天會有人發現一畝田收穫兩石的方法。”

國淵沉默不語了,對於他來講,就算髮現了,那也是未來的事情,又如何能證明現在劉鑫所說是正確的呢?

劉鑫覺得這一例子並不能說服國淵,眼睛一瞟,看到他帶來的禮物,心中一動。

“千年以來,人們均以竹簡書寫,竹簡雖易獲得,但因其笨重,書寫亦不便,推廣不易,普通人更是難以使用。一甲之年前,前朝蔡侯以樹皮、破布、漁網等為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一係列工藝加工,造成了紙,稱為蔡侯紙。從此紙便誕生,紙相對於竹簡,更易於書寫,儲存也方便。”

“事實上,造紙的方法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它本身就是存在的一種自然規律,而蔡侯發現了他。蔡侯發現了造紙方法的過程,稱之為發明。”

“然而因工藝、原料等方麵的限製,蔡侯紙並不能在大漢廣為推廣,到了今朝,在下聽聞有個叫左伯的人,又進一步改進了這造紙工藝,便是在下送給國先生的這些紙。”

“隻可惜,這工藝雖使得這紙更易於書寫、繪畫,但在原料等方麵並冇有得到解決,因此這紙價格昂貴,隻能小規模流傳,仍然無法天下推廣。”

“試想,如果有一天,有人能夠接著改善造紙工藝,使得造出來的紙不僅易於書寫,還能大量生產,價格便宜,人人能用得起,那時就能推廣全天下,此人豈不是千秋萬載留名後世?”

劉鑫以造紙為例,滔滔不絕地講了老半天,卻冇有注意到國淵的臉變得怪異。

“你這打紙多少錢買的?”國淵突然問道。

劉鑫一怔,問這乾嘛?當然他還是說了出來:“四萬錢。”這紙又粗又厚,看著有一打,還挺重的,他數過了,一共隻有一百張,算下了四百錢一張,真他媽殺人價。要知道四百錢都快夠買一石糧食了。想想百姓勞作一年,所得的收穫就夠買幾張這紙,那是什麼感覺?

“這麼貴?真是奸詐!”國淵冒出一句話,把劉鑫嚇了一跳。

“劉太守。”這時國淵旁邊那人想說什麼,國淵伸手拉住了他。劉鑫這纔想起來,國淵一直冇有向他介紹此人的身份。

“劉太守,你想邀我出仕不難,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劉鑫心中一喜,能提條件就代表國淵動心了,彆說一個條件,就算是十個,他也可以考慮,他忙問:“什麼條件?”

“我一向自負才學,正苦於無用武之心,太守有心屯田,造福百姓,我亦有此心。且對於太守科教興郡之言,我深感興趣,想親自見證。”

“隻是太守需建立一個造紙作坊,我有一好友,畢生致力於探尋造紙之術,還請太守無條件支援於他。”

劉鑫瞬間驚呆,他下意識地看著國淵身邊之人,莫非此人就是……左伯?

“哈哈哈哈,這位就是你口中的左伯左子邑,北海東萊人,你們還是同鄉。”國淵這時才向正式向劉鑫介紹左伯。

劉鑫想不到會在這裡遇到傳說中的人物,在他看來,在這個時代,像左伯這種科學家的存在,遠遠比文人名士要厲害得多。當然,他不能在國淵麵前表露這種看法。

他連忙向那男子行禮:“啊!在下唐突了,不知左先生在此,竟胡說八道一番,還望左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太守過謙了,聽太守所言,勝讀萬卷書,真是受教了。”左伯回了個禮,又說著講起當年的事情來:“當年,我在京城雒陽,就覺得這蔡侯紙粗糙,很難寫字,筆墨稍濃便會化開。後來幾經嘗試,改變了工藝,造出了這紙,被稱為左伯紙,當時我也是一時榮耀。後來,潁川學院眾人便資助興建了一造紙作坊,專門造紙。這紙在雒陽也是風靡一時,一張賣八十錢,想不到到了幽州番了幾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