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平幽州之戰(十一)收降

-

趙雲看了徐庶,心想,果然是投降來了。

徐庶接過話:“兩位跟隨公孫瓚將軍多年,亦是驍勇善戰,來投靠我們將軍,我和趙將軍自然是歡迎之至。隻是……隻是,我有些不解?”

“徐將軍請說?”徐庶在軍中是軍師,但除了自己人之外,外人都稱他為將軍。因為外人不瞭解右北平大軍的軍製,看到帶兵之人,就叫將軍,準不會錯。

“我們將軍攻破涿郡,與你們是死敵,你們為何不投靠袁紹呢?”

“袁紹殺了我們主公!”單經脫口而出。

“什麼?”趙雲和徐庶愣了一下,這就難怪了。

嚴綱較為冷靜,把最近聽到的訊息說了出來了,趙雲和徐庶才恍然大悟。袁紹這麼做就有點過分了,把公孫瓚殺了,又四處宣揚,連最後的體麵也不給公孫瓚。不過,換個角度想了一下,公孫瓚也不是什麼好鳥,當初他殺劉虞時,也是栽贓嫁禍,無所不用其極,劉虞死得也不體麵。

“不過,我們有個條件!”

“條件?”徐庶有些好奇:“請說。”

“我們的家眷在涿縣,不知道現在如何了?”嚴綱急切地想知道家人的情況。

“兩位將軍請放心,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我們將軍愛民如子,不會對百姓下手的。”

“趙將軍能肯定嗎?”嚴綱這話大有不相信趙雲之意。

趙雲也不能強迫對方信任他:“兩位將軍請放心,我趙某人跟隨我們將軍征戰數載,我敢以性命的擔保。”

“不是我不相信趙將軍,我倒是有個更好的提議。”嚴綱小心翼翼地說。

“哦!請說!”

“我們派人去涿縣打聽一下,從易縣到涿縣約三百裡路,快馬來加四五天時間,將軍能不能給我們五天的糧草,若打聽到家眷無恙,我們就率軍投誠征北將軍。”

徐庶聽了,忍不住冷笑一聲:“兩位將軍,恕我直言,你們的士兵如今都因缺糧而逃竄,我們隻需要一個小小的衝鋒,你們的士兵就會投降,何必非得拖上五天時間呢?”

嚴綱不禁有些臉紅,唉!這就是敗軍之將,投降都不敢提條件。

“將軍若攻擊我們,我們大軍潰敗,士兵就會逃竄,將軍能收攏的士兵或許連半數都不到。既然將軍這麼信任征北將軍,何不賭一把?給我們糧食,待確認家人無恙,我們舉全軍投降,將軍能得到完整的六千士兵,如何?”

徐庶聽了微微一笑,然後向趙雲點了點頭,意思是說可以答應。

“好!本將軍就答應你們,給你們五天的糧食。你們就駐紮在易京前麵,不準隨意調動、轉移……”

“還有,你們必須向士兵告知,這糧食是我們提供的,五日後將投靠我們。”徐庶又突然插話。

“這是為何?”嚴綱有些不解。

“你不這麼說,能阻止士兵逃跑嗎?彆五天後隻剩下四千兵了。”徐庶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給士兵希望,讓他們不會產生逃跑的想法。當然,他還有一層意思冇說,那就是示好這些士兵,萬一嚴綱和單經反悔的話,這支軍隊究竟有多少人願意聽他們倆的命令,那就不好說了。

“好!一言為定!”

商量好之後,趙雲當即從糧倉中調撥一百石石糧食及其他的食品,夠嚴綱和單經吃上個十天八天了。兩人還是小小地激動了一下,趕緊按約定大肆宣傳,說這是對麵的右北平軍給的,五天後就投靠過去,成為右北平軍。士兵自然有疑問,為何不是現在投靠呢?兩人也隨便解釋一番。

五天很快就過去了,嚴綱和單經派往涿縣的人回來了,兩人的家眷活得好好的。不僅如此,田楷、公孫犯和鄒丹的家眷都安然無恙。

得到訊息後,兩人就冇有了憂慮,帶著軍隊正式投靠劉鑫。趙雲接受了兩人的投靠,然後先剝奪兩人的兵權,將兩人留在易京,卻派人把六千軍隊送往右北平。

嚴綱和單經有些不解。奪他們兵權他明白,剛剛投降,他們肯定不能再帶原來的軍隊。可為什麼要把這六千軍隊送走呢?總不至於連這些小兵也懷疑吧?

“趙將軍,這……此前我和單將軍率大多數兵力攻易縣,才讓袁紹輕易得了渤海和平原,如此袁紹兵力損失極小,他必會重兵攻打這易京。”

“將軍在易京隻有不到一萬五兵力,雖易京之城堅固,但萬一袁紹率四五萬兵前來,數倍於易京兵力,豈不危矣?將軍為何不將那六千兵留在易京,以充實易京兵力?”

“哈哈哈哈!兩位將軍對我軍軍製了不瞭解啊!”趙雲還是耐心地解釋:“我軍士兵在征戰前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且其兵器使用、戰術戰略已是獨樹一幟,與其他諸侯不同。你們這些士兵都是就地招募的,平日訓練少,對我軍的戰術不理解,甚至連最基本的兵器都不會使用,如何能上戰場?”

趙雲說的隱晦,嚴綱和單經似乎也聽得明白,那就是你們倆帶的這些士兵都是烏合之眾。在右北平,這樣的士兵連上戰場的資格都冇有。

“怎麼?兩位將軍不信?兩位將軍兩次攻我易京,雖是我易京堅固,但亦是我軍精銳,兩戰你們死亡萬餘,我軍才損失不到千人。我龍嘯軍一萬五將士,擋袁紹五萬士兵,亦不畏懼。”

“將軍真是豪氣沖天。”兩人見識過龍嘯軍的戰力,之前的擔心反而煙消雲散,也不再糾結士兵被帶到右北平一事。

“那不知我們該做些什麼?”

“你們先留在我軍中,具體事宜嘛!”趙雲也不知道讓他們倆做什麼:“剛纔我說過了,我們右北平的軍隊編製和作戰方式,和你們以往所認識完全不同,所以我無法為你們派遣去做具體的事宜。你們先熟悉一下環境。再者,對於你們的安排,還得由我們將軍決斷。”

聽了趙雲的解釋,嚴綱和單經也不再追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