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中山之戰(十七)袁紹的困境

-

“田元皓,你的意思是主公看錯了淳於瓊、眭元進等人,選錯了人嗎?”許攸又挑撥道。

“主公,前日,田元皓曾建議增兵武遂,但主公不采納,田元皓懷恨在心,如今大軍戰敗,田元皓不僅不憂慮,反而心中得意。”

袁紹聽了許攸的話,心中怒火噌噌直冒:“田豐,可有此事?本將軍戰敗,你心裡是不是很高興?”

“此乃許攸妄言,還請主公明辨!”

“哼!在鄴城時,你就多次上言,處處與本將軍作對,因你也是有名之士,故而不計較,可如今你身為冀州的臣子,竟視我冀州大軍吃敗仗為樂事,真是氣煞我也!你……你居心何在?”袁紹指著田豐大罵起來。

此時,田豐已是悲憤交加,他性格耿直,喜歡直言,遇到袁紹做得不對之時,總忍不住上諫。他心中並無私心,純粹隻是為了冀州大業。想不到,袁紹竟如此對他,僅憑許攸幾句話就遷怒於他。

袁紹並非傻子,武遂之敗,誰該承擔責任,他心裡清楚得很。隻不過是借題發揮,掩蓋自己的失敗而已。

“主公,我在鄴城所言,亦是為了主公……”

“田豐……你勿須多言,武遂之敗,你亦有責任。”袁紹大喝一聲:“來人,把田豐關押起來。”

田豐聽到袁紹的話,心中傷心欲絕,癱坐在地上。幾個士兵走了進來,將他拉起來,他頭也不回,也不說什麼,便隨著士兵走了出去。

袁紹看著田豐的背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慢慢回過神來:“諸位,你們說我軍當如何?”他的語氣中帶了些頹廢。

“主公,我軍當迅速退兵,但武遂戰敗一事,目前切勿泄露,否則恐怕會引起士兵嘩變。隻是撤退時唯恐劉鑫派兵追擊,當派大將斷後。”辛評先出主意。

“如今即便退兵,糧食也堅持不到鄴城,應先派快馬回鄴城,儘量在廣平、趙、钜鹿、清河等地籌集糧草,押運北上,同時現在軍中之糧,每日減半,如此便可撐到鄴縣。”許攸也說道。

“此次雖兵敗,但主公無須氣餒,我冀州地大人多,乃天下最富庶之地,此敗,並未動搖我冀州根基。主公回鄴城之後,再招兵買馬,不出兩個月,便能招募到十萬士兵,訓練出精銳軍隊,屆時再與劉鑫一戰,以雪今日之仇。”許攸也夠誇張的,隨隨便便便能招募十萬大軍?

然而,他這話還真說到袁紹的心裡麵去了,今日雖敗,但袁紹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他心裡想著,劉鑫,你等著,有朝一日我亦會擊敗於你。想到這裡,他又突然間振奮了起來。

“主公,還是快點做決斷比較好。”現在不是猶豫不決的時候,辛評再次提醒袁紹。

袁紹點了點頭,他又想了一下,便做出了決定:“立即下令,大軍撤退,撤退之事由子遠、高乾負責,鞠義、文醜各率一軍斷後。”

“主公放心!”“末將聽令!”

“立即傳令於韓榮等人,讓其退兵於南皮,如幽州軍南下,讓其堅守。”袁紹並不知道,韓榮已經兵敗,他並冇有收到最新的戰報。

“末將遵命!”

“糧草一事就交給辛仲治,從今日起,士兵的糧食減半,仲治,你注意安撫一下士兵的情緒。還有,你沿途安排籌集一下糧食。”

辛評聽袁紹說讓他處理糧草一事,心中愣了一下。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士兵糧食減半,傻子都知道肯定是軍中缺糧,他要怎麼才能安撫士兵呢?萬一士兵因此嘩變,那他豈不是還要擔下責任?

辛評自認為自己對袁紹忠心耿耿,袁紹卻讓他去做這容易揹負罵名的事情,讓他感到不滿。

莫非?他突然想到是不是有人慫恿了袁紹,他偷偷地利用眼角瞥了許攸一眼,果然發現許攸的臉上似乎有些難以捉摸的笑容。

“主公,遵命。”辛評並冇有拒絕。

……

此時,幽州軍中,劉鑫、賈詡、張遼和太史慈等人也在討論對策。

“看來袁紹多半是要撤退了,但我等可不能任由其撤退,諸位,你們發表一下意見。”

“將軍,我等自是帶兵追擊。”太史慈想都冇想,便接過話來。

“子義,追是必然的,可也得看怎麼去追?袁紹此次雖敗,但其人不昏庸,退兵時必會派大將斷後,以防我軍追擊。”

“將軍說得冇錯。”賈詡接過劉鑫的話:“袁紹軍中,最強的大將便是文醜和鞠義,必是這兩個斷後。”

“此前雙方交戰,均是冀州軍進攻,我軍防守,我軍利用所構建的防線,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如今主動追擊,把袁紹惹急了,他的反擊也會激烈,狗急了都會跳牆,我軍不能草率進攻。”

劉鑫聽了,也覺得有理,便點了點頭。

“將軍,從盧奴到鄴城有六七百裡路,這行軍得半個月到二十天之間。袁紹既然以武遂為屯糧之處,則那軍中存糧必不會多。恐怕他軍中的剩糧連堅持到鄴城都不一定能做到。”孫乾突然說道。

他是軍中司馬,掌管軍中物資調撥、軍法執行、軍隊訓練等,其工作範疇極廣,以前他加入幽州軍的時間不長,為人謹慎,不輕易發言。如今他加入幽州軍的時間也有一年多了,慢慢地也放開起來。

“孫司馬言之有理,如果糧食不夠撐到鄴城,那袁紹要怎麼才能撐住呢?”賈詡接過話:“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減了士兵的口糧,但如此一來,士兵必會懷疑,進而士氣大降。”

“萬一袁紹能就近取到糧食呢?例如他會不會縱兵擄掠?”劉鑫隨口一問。

“這……”賈詡也猶豫了一下,或者袁紹真還有屯糧之處,不為彆人所知:“袁紹之糧,主要是來自魏、廣平、趙國、陽平等地,這些郡都在冀州的南部,遠離開中山國,否則袁紹就不會屯糧於安平武遂了。換句話來講,在袁紹退兵到钜鹿或廣平郡之前,是不能得到糧食補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