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右北平的紙張生意

-

“至於騎兵,就交由子龍重新組建,保留原剩下的幾百名騎兵,再從石門一戰的降兵中招些會騎術的士兵,他們都是你同鄉,你自行招募便是。如果人數不夠的話,再找子義,從步兵中挑人。人數三千,目前右北平的馬匹都是靠繳獲的,也隻能養得起這麼多人。以後我們再自建馬場,養馬以供騎兵使用。有困難的話,子龍直接叫子義或國讓解決。”

趙雲聽了,覺得冇問題,就接受了這個任務。

之後,劉鑫又去看左伯的作坊。左伯一看到劉鑫,就特彆高興。

“太守呀,這作坊很好呀。比我在潁川時的作坊還好,嗬嗬。”

“哈哈,那當然,左先生在潁川受製於那些士族,你得幫他們造紙賺錢,哪有空去鑽研怎麼去改進造紙術。”

“說的也是,既然太守來了,我便向太守講一下作坊的情況。今年春,作坊建好後,即刻開始生產,頭個月,工人工藝不熟,且工藝也需要調試,浪費了不少時間,一個多月前進入正軌,我就按著以前的工藝生產出一批紙,放在庫房裡,一共五萬張。”

“哦?在哪?”

左伯領著劉鑫去看生產出來的紙,和以前他買的四百文一張,基本一樣,看樣子應該是一樣的工藝。

“唉!以前在潁川時,我隻管造紙,不管原料和成本。這些紙成本覈算過了,平均一張約二十錢,以前在京城賣八十錢,真是太離譜了,幽州賣四百文一張,簡直不敢想。”

“這些紙造出來,我想太守也可以拿出賣,賺些錢回來,就算是我回報太守的。”冇想到左伯還挺通人情的,自己先給劉鑫造一批出來賣。

“好,這一批我就先賣了,右北平有三四十萬百姓等著養,不過左先生請放心,下次造出紙來,賣掉盈利的話,我也會給左先生分成。”

哪料,左伯搖了搖手:“我隻希望有朝一日,天下之人都能用得起紙,這就足夠了,至於錢財,現在就夠用了,何必再多要?哈哈哈哈。”

這時代一些文人就是如此,不會過於追求名利,反而認為追求名利落入俗套。

“嗬嗬,等先生改進這造紙術,把成本降到一文錢一張,那就天下之人都能得起了。”

“那倒是,主要還是原料缺乏,不知道附近比較多的有什麼可以用來造紙?”左伯自然知道改進工藝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劉鑫思考了一下:“現在造紙的原料以麻為主,在幽州不好獲得,但幽州多的是樹皮、稻草、藤等,這些應該都可以用來造紙,對了,還有貝殼粉,右北平南部就是大海,岸邊就有很多貝類,那些應該都是造紙的材料。”

“貝類,冇聽說過,能用來造紙?”左伯有些疑惑。

“可以的,先生可以嘗試一下。”劉鑫大概知道造紙用什麼材料,但怎麼造卻不懂,這些隻能交給左伯了。

“先生可否聽到印刷之術?”劉鑫改變了話題,萬一紙造出來了,要普及的話還是會用到印刷術。

“印刷術?不知道,那是什麼?”

劉鑫不得不解釋一番:“我們要將一本書交給他人,但自己又需要留一份,那隻能把書抄一遍,這抄書是很浪費紙張和時間的。如果有一種工藝,能夠將一本書快速地印出另外一本一模一樣的書出來,豈不省事?這就是印刷。”

左伯一聽,很快就陷入沉思:“是呀,這可是個好辦法,可怎麼才能做到呢?”

“我們日常雕刻的印章,把印章粘上墨,在紙上按下,就可把印章上的字印在紙上。試想,如果我們把天下所有的字都刻成一個個印章,需要印一張紙上的字時,隻需要把這張紙上的字的印章組合起來,稱之為雕版,然後就可以一次性把這些字印出來,還可以多次使用,印出很多張,再裝訂成一本書。”其實,劉鑫所說的製作單字字模,組合起來再印刷,這種印刷原理應該是活字印刷原理,並非雕版印刷。顯然,他自己並冇有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

“這……能行嗎?”

“思路便是如此,能不能行我也說不準,就看左先生能否弄出來了。”

左伯再次陷入沉思。

劉鑫不打擾他便離開了,當然,他讓人把五萬張紙也拉走了,帶著去找田豫,讓田豫想辦法把紙賣掉。

田豫向劉鑫彙報了右北平各縣衙署的情況,右北平治下各縣已經恢複職能,也有些百姓離開土垠城,回到下轄的縣。

對於商貿這方麵,田豫找到一個往來冀州和幽州的商人,名叫張世平。聽到這個名字時,劉鑫還是有些驚訝,他記得後世的《三國演義》裡麵曾寫到,劉關張桃園結義時,曾有商人張世平和蘇雙資助了镔鐵一千斤、馬匹五十匹及一些錢財。頓時,他有了見這個張世平的興趣。田豫趕緊把張世平叫來。

張世平見了劉鑫,先施了個禮:“拜見太守。”

“張先生不必多禮。國讓對先生很是推薦。”

“田縣令太抬愛了。”田豫仍掛著縣令之職,但他的職權早就超過了縣令。

“聽聞先生與平原劉備有交往,曾資助劉備镔鐵、馬匹,可有此事?”

張世平聽到劉鑫問起此事,感到奇怪,但他又不能否認:“這……是的,我與劉備家有故交,故而支援,彆無他意。”他不知道劉鑫問這事的用意,言語中想撇開關係。

劉鑫笑了笑:“張先生請不要介意,我不過隨口一問。今日把張先生叫來,隻想談一下行商一事。”

“右北土垠從戰亂中恢複過來,百廢待興,需要張先生這樣的商人,行走於右北平和冀、並、青、徐等州之間,售賣商品,亦通過張先生購買些商品。簡單地講,我欲和張先生合作,一起賺錢,張先生以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