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賣瘋了的《白蛇傳》

-

劉鑫很快就開始進入工作狀態,先去作坊檢視左伯的活字印刷術。他早就猜到左伯已經在逐步推廣使用活字印刷術了,土垠城出版的書籍越來越多,就表明這點。

隨後,劉鑫又去大漢書局的書鋪檢視書籍售賣情況。差不多一年前,書鋪的書籍都是供不應求,書鋪無書可賣,如今書鋪至少還會擺了些書,裡麵有些文人進進出出,已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書鋪。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印刷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仔細看著各類書籍,突然發現一本書的書名居然是《白蛇傳》,這不是他給蔡琰講的故事嗎?莫非蔡琰拿來出書了?他趕緊拿來一看,果然是蔡琰出的,封麵上寫著“蔡琰

編”。

“這《白蛇傳》可感人了,是咱們書鋪賣得最多的書。”一個店鋪裡的人過來說。

“怎麼?買得人很多?”

“多,這書剛出來時還冇什麼,後來看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書鋪光這書就賣了一千多本。”

劉鑫一聽樂了,這下蔡琰要成作家了,話說蔡琰本來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文學家。他又問:“就隻有這本嗎?有冇有什麼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類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什麼東西,冇聽說過!”

看來蔡琰隻是出版了這本,他就花錢買了一本,帶了回去。

他突然想了起來,恰好甄儼也正好在右北平,他趕緊派人把甄儼找來。他交給甄儼很多任務,自然也急著想知道結果。

甄儼並非一個人過來,還帶著一個年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甄儼見到劉鑫,臉上露出古怪的表情。隻是,他的精神狀態似乎不太好。

“甄儼,你這樣子怎麼看起來有些憔悴?是病了嗎?”

“將軍,從半年前開始,我的身體就一直不適,在家休養,家中事務都交由家弟打理,今日蒙將軍所召,便把家弟一起帶過來,還望將軍見諒。”

“將軍,此乃家弟甄堯。”那年輕人趕忙上前向劉鑫見禮。

“怎麼?你的病醫者冇看過嗎?”劉鑫也要關心一下自己的下屬。

“尋過幾名醫者,但一直不見好轉。”

唉!劉鑫也感到苦惱,以前他就想過要找名醫坐鎮右北平,傳播醫術,但這個時代的名醫都不在他的地盤,想去找可不容易。

他想了一下,才說:“我久聞世間醫者,以華佗和張機醫術最為精湛,可惜他們不在幽、冀二州,應該在豫州或荊州南陽之地。你在各州人脈極廣,可派人查訪此二人,如找到他們,可把他們延請到我右北平來。”

“華佗和張機?將軍如何得知……”甄儼隨口一問,但又隱隱覺得自己不該質疑。

“你尋找兩人便是,隻要找到,可以許諾任何好處,把他們請到我右北平來。”

甄儼一愣,劉鑫說的可是任何好處,可見劉鑫對這兩名醫者的看重。他想了一下,決心派人去找一下,這不僅是劉鑫的吩咐,也是為了自己。

“將軍放心,我必會找到此二人,咳……咳嗽……”

“甄儼,你身體不適,我交代之事,你弟弟都知道的話,讓他彙報於我,你就先回去休息吧!”

劉鑫發話了,甄儼自然照做,況且他帶弟弟過來不這正是這個目的嗎?他便起身告辭,把後麵的事情托付給弟弟。

“賣書之事怎麼樣了?”

甄堯初次見劉鑫,似乎感到有些緊張,他撫了撫自己的胸口,讓自己緩過勁來,才慢慢彙報:“將軍,書籍售賣之事很是順利,第一批書籍上萬本,分彆售賣到兗州、徐州、青州和荊州等地,兗州一般六七百錢一本,算是便宜的了,青州和徐州都賣**百錢一本。荊州一本也賣一千錢以上。”

如果在右北平,這書的價格隻有一成左右。

“商隊運過去的書籍各種內容的都有,包括詩詞歌賦、音律、古著作等,一些大族把這書當藏品了,不管內容,反正是書就買下收藏。所以第一批過去很快就賣完了。”

“四個月前又拉過去第二批,也是一萬本,售價降了兩成,可能是因為多了。第三批正在籌集中,而且在內容方麵要豐富些,多些其他內容的書籍,如此價格纔不會一跌再跌。”

“嗯!”劉鑫隻是象征地問一下書籍售賣情況,但並冇有過於關心,而是接著問其他事情:“我之前曾讓國子尼找甄儼,讓你們去尋找甜菜一事,這事有著落了嗎?”

甄堯麵露苦色:“將軍,這事家裡已派人到西域打探了,但路途遙遠,仍不見回覆。”

“那甘蔗之事?”

“這事倒是有些眉頭。兄長托人找到徐州陳家,在廣陵城附近找了塊地方,共五千畝,建了個蔗園,已經在種甘蔗了,蔗園裡麵還建了個作坊。隻是這甘蔗是今年才種的,恐怕要明年才能長出甘蔗來。”

“把甘蔗榨成甜的餳,民間很多百姓都會,這工藝也不算難,作坊也是正在準備……”

甄堯花了兩刻鐘時間,才把相關情況講了一遍。

劉鑫聽了連連點頭,慢慢放心了下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有糖吃了。

……

回到家裡,蔡琰正在哄著劉佑。劉佑都會走路了,隻是經常會摔倒。

“娘子!娘子!”劉鑫大老遠就喊了起來。

“夫君你喊什麼?”

“你的書在書鋪可是最火的,你現在可是名人了!哈哈哈哈!”劉鑫把那本《白蛇傳》往桌上一扔。

蔡琰頓時臉紅了起來:“夫君你也發現了,妾身隻是拿這《白蛇傳》的故事去找阿父,阿父就幫著印刷。開始就印刷了一百本,放在書鋪裡麵賣,結果大賣,隨後又加印了千餘本。”

“還是娘子有才!”

“是夫君講的故事好,太感人了,乃夫君之功纔對。”

“可怎麼隻有一本?”

“妾身還要照顧小佑呢,哪有那麼多時間來折騰這個?隻能一本一本地弄,以後小佑兒長大了,妾身就有時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