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王越的決斷

-

更何況,負責盜賊警衛之事,也是王越所長。他仔細思考起來,衡量著自己的得失。對方提供的,他還是挺滿意的,有官當,還有一千金錢拿,也算是不錯了。然而,對方願意付出這麼多,也就表明這件事很有難度,若是他失敗了呢?

“可是,若是我刺殺失敗呢?”

“哈哈哈哈,看來王壯士開始有興趣了。”陰夔又接著說:“失敗之後,若你死了,我會再付一千金,給你妻兒,若你還活著,且不暴露身份或泄密,那就把一千金還回來就行了。”

王越微微一愣,失敗後隻需還錢?他覺得這似乎有點不符合常理。

“如果身份暴露或泄密了,你浪蕩天涯,我找不到你,那隻能找你家人了,你和你妻兒、父母將天人永隔。”

“你……”見對方居然拿家人來威脅,王越咬牙切齒。他家人一直都留在遼東。

“以我的實力,你是保護不了你的家人的,很抱歉,事關重大,我唯有手握人質,才能驅使你做事,否則我又怎麼相信你呢?”

“我家人是不是已經落入你手中了?”王越額頭上露出青筋,已是暴怒至極。

“哈哈哈哈!我勸你還是收斂你的怒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隻能告訴你,你家人很好,但我想處死他們,易如反掌。”

陰夔並不理會王越的心情,接著說:“你應該明白,富貴險中求,你事辦成了,榮華富貴也自然到手。我自然要對你有約束,更何況,此事如果冇有風險,阿貓阿狗皆可做到,我又何必花這麼大的代價來找你?”

王越也明白,自己除了武藝好之外,幾乎一無所有,而對方很有可能是個有權勢之人。他強迫自己收斂了怒氣,又問:“我可否考慮一下?”

“可以,一天時間,明日也是這個時候,也是這裡,你再來這裡找我!”陰夔很爽快地答應了。

“還有,雖然你多日擺擂,你的武藝我也見過,但總要自己測試一下,門外那群人是我的人,他們會阻攔你,隻要你能出去,就證明瞭你的本事,這場測試你也就通過了。”

說完,陰夔轉身從後麵離去。王越心中仍有很多疑問,但他明白主導權不在自己手中。

他也轉身,推開房門,外麵有幾十個人。他拔出劍來,衝了過去……

一刻鐘之後,他便出去了,地上躺著十幾個受傷的人。看來,王越還是手下留情了。

一天之後,王越又來了,仍然是陰夔接見他,他決定接下了此事。昨日回去之後,他暗中調查此事,卻是什麼都冇查到。他便明白,自己與對方的位置相差懸殊,如果不接受,反而容易出事。

當他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刺殺袁術時,頓時驚愕失色。他本想再問一下為何要殺袁術,但心裡又想著,對方連身份隱藏,多半也不會透露。

王越稍作準備,三天後,他帶著自己唯一的徒弟史阿,離開了鄴城,南下壽春。

王越南下之後,沮授又來見劉鑫,把這件事具體情況再彙報一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成與不成,已不是劉鑫所能掌控的。

……

在鄴城巡視完之後,劉鑫便有了回右北平的想法,不過在回去之前,他打算去見一個人,那便是審配。

審配回了家鄉魏郡陰安縣,距離鄴城僅四十八裡。沮授本不同意劉鑫去,因為陰安縣位於鄴城和濮陽之間,他擔心濮陽出兵襲擊。

劉鑫卻不在乎,陰安縣距離濮陽也有近百裡路程,在冀州境內,屬於他的地盤。曹操正在打徐州,哪敢輕易找他的麻煩。更何況,他有近千名騎兵尾隨,鄴城也有兩萬兵力駐紮。

來到陰安縣後,劉鑫直奔審配的家,倒是給當地人帶來不小的恐慌。審配並不知道劉鑫在鄴城,更想不到劉鑫會拜訪他。

審配家中擺設簡單,日子過得似乎很清淡。

“拜見大將軍!”

“審正南,你這幽居的日子倒是愜意,冀州歸我之後,動亂才結束,你也纔有和平的日子過。以前袁紹據冀州,不懂治理,隻會天天打仗,弄得冀州民不聊生。”

審配聽出劉鑫似有諷刺之意,臉上露出不悅之色。他畢竟曾是袁紹之臣,至今仍感念著袁紹的恩情,自然不願意聽到彆人說袁紹的壞話。

“你為袁紹效力,博得忠義之名,卻不為百姓所容,他日,在我的治理下,冀州會越來越好,袁紹的名聲隻會越來越差。”

“大將軍是否過於自信了,冀州隻是平和了不到兩年時間,大將軍在南方尚有曹操這個大敵,冀州能否繼續平穩,還未必可知。”

“哈哈哈哈!”劉鑫不以為意:“雖然我未必能贏曹操,但保冀州還是冇問題的,與曹操交戰時,我會將戰火燒入到兗州,以保冀州再免遭戰火。”

“你曾效力於袁紹,然袁紹已是過雨雲煙,我倒是希望你能夠出仕,為冀州百姓做事,如何?”劉鑫開始招攬審配。

“大將軍,你帳下人才濟濟,何須非得要我出仕呢?”審配顯然不對劉鑫有好感,看樣子已有拒絕之意。

“我手下確實人才濟濟,但我治下四州頗為廣袤,需招納大量人才,而廣納天下之才,亦是我用人的理念,你曾為袁紹的謀士,有過人之處,且你為人忠義,也值得稱讚。”

“我曾聽聞,天下冇有無用之人,隻是放錯了位置而已,你在袁紹手下,不能發揮才能,若為我效力,必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大將軍,我並不想為你效力。”審配仍是一口回絕。

此時,劉鑫心裡有些惱火了。如果是在以前,他親自招攬人才,被拒絕的話,他還不會生氣。如今他身份地位高了,一旦被拒絕,這臉上就掛不住了。

“幾月前,我曾碰到你侄子審榮,托他寫信勸你出仕,但為你所拒,今日我才親自來你家中,請你出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