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曹操的後患

-

劉鑫接著又把他的幷州、冀州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讓眾人大吃一驚,一則驚訝郭太敢攻幷州,二則驚訝袁術真敢稱帝。

“郭太攻太原,是受一個名叫董昭的人慫恿,但此人多半是曹操的人,受曹操的指使,隻是曹操在四處征戰的同時,敢提前招惹我軍,這有點不符常理,是以我把諸位叫到一起,亦是商量此事,我想知道曹操有何企圖。”

“另外,袁術稱帝,曹操必會以陛下的名義號令諸侯,共同討伐袁術,此時我軍若乘曹操出兵討伐袁術時,攻打兗州,我這名聲也就毀了。”

“我與沮公與策劃暗中刺殺袁術,但此事不管怎麼看,成功的機率不大,如若刺殺失敗,我等當如何應對,我也希望聽到在座各位的意見。”

眾人也是一時沉默不語,表麵上喝著茶,實則都在思考。桌上放著最新的輿圖,這輿圖隻是標出各州郡的位置,不過比以前的輿圖細了很多。

過了一會兒,似乎有人想明白了,開始發言。

“曹操派人慫恿郭太攻打併州,這事倒也好理解。眾位看輿圖,我大軍若南下,與曹操交戰,曹操必不安。”

“曹操迎回陛下,卻有四大後患,一則徐州未定,二則劉表會攻許縣,三則袁術會攻豫州,四則河東白波軍作亂。”

“曹操慫恿郭太攻幷州,其目的是解決河東的憂患,隻要郭太攻幷州即可,勝負則無關緊要,勝了,郭太亦無精力騷擾司隸,敗了郭太兵力少了,也無力騷擾司隸。”

“反正郭太出了兵,不管勝負,司棣之地無憂。”

荀攸所言倒讓劉鑫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曹操的目的就是消耗郭太的兵力:“看來公達所言有理。”

“不過……”徐庶仍有疑義:“荀軍師所言倒也冇錯,但曹操這樣做卻有漏洞。”

“什麼漏洞?”不僅劉鑫覺得奇怪,荀攸更覺得奇怪,他覺得曹操的作法還挺高明的。

徐庶接著分析:“此舉造成河東兵力空虛,曹操自己又無力占據河東,若我軍占據河,豈不有機可乘?”

“元直之意是進軍河東?”原本劉鑫更傾向於集中兵力,與曹操在黃河兩岸對決,進軍河東的話,卻會使兵力分散。

“正是!不知大將軍可曾想過,南下攻曹,要動用多少兵力?”

劉鑫略微思考:“原本我想動用龍嘯、龍吟、龍躍、龍騰、龍耀、龍傲六軍兵力,兵力約十二萬多。我心裡的想法是集中兵力攻兗州,再以龍傲軍從海邊南下,攻克青州。”

眾人一聽,微微一動,覺得劉鑫真是大手筆。

“大將軍如此部署,並無不妥,但可能會造成兵力浪費,再者會造成我軍後方兵力空虛,還請謹慎。”徐庶嘴裡說並無不妥,但話裡意思已是反對動用太多軍隊。

他又進一步解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用好了,還是有奇效的,幷州有匈奴虎視眈眈,大將軍早有準備,自然不懼匈奴,但若匈奴或鮮卑和西涼人聯手來攻幷州,那又如何呢?”

劉鑫這時才明白過來:“你說曹操會許諾西涼馬騰好處,讓馬騰等西涼諸侯從河套進入幷州。”

“正是,西涼人經河套進入幷州,看似有一千多裡路,但不同北方草原,可一路有補給。騎兵進軍十幾天可到達。所以,大將軍不可不防。幷州之地,亦應以重兵把守才行。”

徐庶的話讓眾人陷入思考。

很快,賈詡支援了徐庶的意見:“徐軍師所有理,我以為大軍南下,大將軍至少置兩軍兵力於幷州,一軍往北防範鮮卑、匈奴和西涼人,另一軍南下進入河東,一旦占據河東,關中必會震動。”

“曹操雖迎回陛下,卻未能擊敗李傕、郭汜等人而占據長安,雒陽又被毀,如此應對我軍進入河東就非常吃力了。”

“不過,在南下之前,大將軍還必須解決一個人!”

“誰?”

“河內張楊。河內位於黃河之北,我軍又近在咫尺,曹操未必會染指。”賈詡進一步解釋:“張楊為人倒是忠誠,一路護送陛下到雒陽,但為人卻平庸,大將軍不如派人能言善辯之士,勸降於他。”

張楊占據河內,夾在冀州和兗州之間,很是尷尬。

劉鑫點了點頭。

賈詡又說:“幷州屯有兩軍兵力,冀州有三軍兵力,與曹操決戰於黃河兩岸,再以龍傲軍突襲青州,如此大體進攻戰略也是可以的。隻是具體怎麼打,恐怕還是言之過早。”

眾人聽了賈詡的話,又各自尋思。劉鑫又問荀攸:“公達,你剛纔說曹操有四大後患,這河東已商議了,其餘三個呢?”

荀攸冇有想到劉鑫還記得這個,於是接著說:“曹操的另一後患,便是徐州未定,不管是劉備還是呂布,都是梟雄,亦與曹操交戰過,不會輕易臣服於曹操,恐怕曹操定徐州唯一的辦法是出兵征討。”

“荊州劉表,劉表久據荊州,實力強大,但他收留張繡,以張繡駐宛城,以防曹操,則表明他對曹操采取了防守的策略。”

“然張繡乃西涼人,投靠劉表隻不過暫無棲身之地,若曹操派人來誘降張繡,張繡頃刻間必反劉表,投了曹操。”

徐庶突然提道:“不若我軍也派人去誘降張繡?”

然而這個建議很快就被賈詡所反對:“恐怕張繡不會同意,我軍雖強,但距離太遠,且此前我軍從未與張繡有過聯絡。”

“若是我軍長期與張繡有聯絡,張繡亦會更信任我軍,可如今晚了,曹操恐怕早在幾個月前就在誘降張繡。如我所料不差,如今張繡已經投靠了曹操。”

“再者,我軍實力雖強,但對張繡卻不能倚重,相較之下,曹操實力弱,反而會更注重張繡,從這點來說,投靠曹操,對張繡更有利。”

賈詡的話讓劉鑫一陣無語,在曆史上,正是賈詡勸張繡投靠曹操,如今條件大為不同,賈詡卻仍認為張繡會投靠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