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戰前的曹軍

-

十天之後,衣帶詔件漸漸平息。曹操鬆了口氣,這事平息了,他才能全心全意對外征戰。他把程昱、荀彧、劉曄和郭嘉四人找來,商議對策。

“諸位,劉鑫勢大,遲早會南下,我本以為袁術自立為帝後,便可以陛下來號令各諸侯結盟,由此劉鑫就不敢背盟南下。”

“誰料,袁術遭遇不策,被刺身死,諸侯盟約頃刻間蕩然無存。如此一來,劉鑫則會南下。好在,我軍處理了南陽、淮南等後方之事,又占據徐州。”

“我軍實力雖比劉鑫稍弱一些,但據天時地利人和,我軍仍能打贏這一仗。隻是,這一仗具體該怎麼打,還得各位出個主意?”

“司空,賴於此前的謀劃,我軍已解決南陽問題,河東郭太的隱患已消除,也攻占了徐州和淮南,局麵確實有所好轉。”程昱先發表自己的意見。

“淮南一帶,司空隻需派一能人治理地方即可,江東孫策正在與劉繇等人交戰,暫時不會攻淮南,江夏黃祖乃守成之輩,雖歸附劉表,但也不會聽劉表之命,草率攻打淮南。”

“至於和劉鑫交戰,從當前局麵上看,劉鑫的兵力多半冀州於鄴城和平原兩地,同時可能會從幷州進入河東或河內,司空不得不防。”

“以我之意,司空當派遣一軍,從雒陽渡河到黃河北岸,堅守渡口要地,防止劉鑫從河東過河南下。”

“另外,關中李傕、郭汜已死亡,司空派人前往關中,安撫關中諸侯,馬騰、韓遂等一向支援司空,司空可給他們升官升爵,以拉攏他們,若說服他們出兵,從河套進入幷州,則對我軍大大有利。”

曹操聽到這裡,心中大喜:“仲德之言大善!”

“至於青州,此前劉鑫冇奪青州,是顧慮我軍,今雙方要開戰,就無須顧慮太多,將軍應派遣一支軍隊,從徐州出發,搶戰徐州琅琊、青州北海之地,以遏製險要之地,防止劉鑫的兵力從青州南下,從東麵臨近兗州。”

“北海相孔融,此人不懂戰事,司空可派一說客,說服他投靠司空,有臧霸大軍威壓,孔融多半會投降。”

“如此佈置,我軍亦東西兩麵,剩下的便是在兗州與劉鑫決戰了。”

程昱顯然提前做過功課,講得頭頭是道,曹操聽了很是滿意。

“仲德之言甚合我意,好!就這麼辦!”曹操看了一眼郭嘉:“對了,奉孝,你怎麼看?”

“程將軍所言真乃良策!”郭嘉並冇有多說。

荀彧倒是接著說:“今劉鑫兵力駐紮於鄴城和平原,其北征之兵返回,多半從三路進攻,一是平原兵力進軍青州,二是鄴城兵力攻兗州,三是再出一軍攻河東。”

“按照程將軍所言,以一支駐河東渡口之處,防守劉鑫大軍過河,如關中能出兵,則又牽製劉鑫大軍,此路無憂。”

“至於青州方向,將軍可派徐州臧霸,兵進青州,以青徐之地,利用水係堅守,劉鑫亦不能破,此路亦無憂。”

“劉鑫主攻的方向必是攻兗州,其兵力以騎兵為主,以我看,我軍當收縮兵力於南岸,利用黃河與其周旋,切不可進入冀州腹地,如此一來,劉鑫的騎兵就不能發揮作用。我軍則大有希望。”

“荀尚書令所言有理。”郭嘉接過荀彧的話,他感覺到自己再說不點什麼,話都被荀彧和程昱說完了。

“兗州和冀州,以黃河為界,劉鑫的主力是騎兵,不能渡河作戰,他必會伺機渡河。黃河之上,可渡河之處有幾個,分彆是白馬、延津等,我軍可率軍先占據白馬、延津,兵進黃河北岸的黎陽。”

“然而劉鑫兵力強盛,若我軍死守黎陽,對我軍必不利,當一戰獲勝後引兵撤退,此戰目的是求得在士氣上壓製劉鑫的軍隊,另外為我軍贏得時間,築壘官渡。”

“而我軍與劉鑫大軍決戰的地方應該是官渡水,劉鑫南下,必過官渡水,但官渡水不比黃河,黃河寬度不過一裡左右,可渡之地太多,劉鑫隨便搭個浮橋,連人帶馬都渡了過去。”

“官渡水可不一樣了,地形陡峭,能過的地方很少,我軍隻需要官渡水南側築壘固守,劉鑫必不能破。時間長了,劉鑫大軍的糧道也會出現問題。”

“糧道?”

“不錯,劉鑫多半會在鄴城籌集糧草,但渡過黃河,兵臨官渡時,這糧道至少已有四五百裡,且要經過黃河運輸過來。糧道過長,便是隱患,相較之下,我軍糧道僅百來裡路,要近很多。”

“其次,隨著這戰事延長,劉鑫的大軍更容易人困馬乏,屆時形勢對我軍有利。”

聽了郭嘉的話,曹操連忙緊盯著桌上的輿圖,檢視黎陽、白馬等地的位置。

“我軍占據黎陽的話,劉鑫必會引軍來攻,再以延津、白馬配合破敵。”曹操一邊喃喃地說著什麼,一邊思考著郭嘉所說的話。

“官渡水與黃河之間,空間狹小,且水係複雜,也不利於劉鑫的騎兵作戰,可以說,我軍已占據了地利優勢。”

郭嘉又補充說:“隻要河東、青州戰場能夠堅持住,官渡就冇問題。”

程昱和荀彧也都細想著郭嘉築壘官渡堅守的方案。

“兵進黎陽,與劉鑫交戰,恐怕對我軍不利,劉鑫豈不正好可以發揮騎兵的優勢,如若我軍吃了敗仗,則全軍危矣。”荀彧並不讚同兵進黎陽之舉。

郭嘉提出築壘官渡之策,自然也應解釋為何要兵進黎陽:“若不進黎陽,劉鑫大軍可長驅直入,渡過黃河,則我軍無法及時部署。我軍兵進黎陽,劉鑫大軍必亦往黎陽進發,我軍再退。”

“劉鑫隻能從白馬津和延津渡過黃河,如此一來,我軍可以憑白馬津和延津阻止劉鑫,就占據了地利優勢。”

“但白馬津和延津不能駐壘,難以打造防線,無法長期阻攔劉鑫大軍,所以隻能一戰獲勝後便撤回,這也為築壘官渡贏得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