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遷都與重開相府之議

-

沮授想了一下,第一個發言:“我等入駐許都,到目前為止,尚無人敢公開反對或製造麻煩,這皆賴曹操臨死前所為,但並非真的無人會反對我們,隻是畏懼我軍實力而已。隨著時間推移,必會有人給我製造麻煩。”

“我倒有兩個意見,其一便是遷都洛陽。曹操的根基在豫州,且諸臣經過這幾年發展,在豫州實力漸強,不利於我等治理地方,掌控朝廷。若是把都城遷到洛陽,好處可不少。”

在場之人都是明白人,從劉鑫下令重建洛陽的那天起,明眼人都知道,重建洛陽是著眼未來。如今打下許都,自然要遷都洛陽。

“洛陽乃舊都,大將軍又是漢室宗親,光複大漢,以洛陽為都乃理所當然,也能振奮天下,天下漢臣無不歡喜。”

“洛陽被拋棄多年,今天重建已將近半年有餘,前期工程已經結束。洛陽破而後立,更容易為我軍執掌,曹操舊部、豫州豪強皆不影響到我軍,而洛陽本地豪強勢力極弱,更無法給我軍造成影響。”

“所以,大將軍當早日決定,將都城遷至洛陽,以安軍心、民心。”

“那土垠城該如何打算?”劉鑫自然也捨不得土垠城。

“日後大將軍大軍仍將繼續南下,遷都洛陽乃是必要之舉。土垠城乃大將軍的根基,可不能輕易丟棄,可為副都,監管北方之地。隻是土垠城到洛陽,需加強其中的聯絡,這路程遙遠,終是為難。”

劉鑫反而不擔心交通的問題:“公與勿憂,洛陽靠近黃河,他日往來土垠城到洛陽之間,走水路即可,先坐船順黃河入海,再北上到土垠城,頂多也就五六天的事情。”

“大將軍真乃神人,數年之前就知道水運的重要。”

“那是自然。”

劉鑫原本打算先穩定許都局勢後再遷都,如今看來,賈詡比他都著急。

“至於朝廷,長期以來,曹操掌控朝廷,卻顧慮太多,縱容朝廷百官,自己又搞了個……小朝廷,處理政務,以架空朝廷,此做法不妥。”

“此次曹操屠戮朝廷官員,使朝廷官員出現空缺,大將軍正好可以安排我們的人,填補空缺,以後我等議事,皆可在朝廷上商議,除非必要,才私下談事……”

“關於朝廷官員這一塊,我另有想法,現階段仍按朝廷製度來任免官員。”劉鑫突然打斷了沮授。

沮授微微一愣:“大將軍……”他本想順口問一下,但又覺得不該多問,又接著:“咳……如今大將軍需掌握朝廷,在名義上亦是如此,不妨效仿先漢長平侯,向陛下自薦為大司馬大將軍,如此既掌管天下兵馬,亦能於朝廷上參政。”

長平侯指的便是衛青,但實際上,衛青隻有軍權,冇有參政的權力。以大司馬大將軍之職參政之人,應該是霍光。隻是霍光作為權臣,其名聲不怎麼光彩,沮授才以衛青為例。

“大司馬大將軍?”劉鑫隻是想聽聽沮授對朝廷官員任免的一些意見,他卻提出當什麼大司馬大將軍。

“以我之見!”賈詡插了一下嘴:“不如重開相府,大將軍自任丞相,集天下大權為一身。”

“重開相府?”真是水漲船高,劉鑫感歎自己的一幫下屬,什麼主意都敢提,原先他就打算保留自己的官職,把三公之職全都讓手下人來當就行了。

沮授連忙出言支援:“文和言之有理,如此大將軍便能總攬大權。”

張遼、太史慈和張合等武將也是起身表示支援。

“好吧!我再奏請陛下。”

“大將軍,不能由你奏請,否則會留下話柄,恐對名聲不好。”賈詡連忙阻止:“今三公之職,曹操已死,趙溫已告老,太尉空缺,太尉、司徒、司空三位皆空,大將軍應奏請陛下,任命三公,再由三公舉薦大將軍為丞相,如此流程就冇問題了。”

“那三公當由何人任職?”

“這……”賈詡猶豫了起來:“三公乃要職,我等不便舉薦,唯有大軍思慮人選,不過……”

“許都局勢複雜,我軍剛入駐許都,接掌朝廷,不宜儘由大將軍親信來當。三人中,大將軍親信一人可任三公,其餘兩人可分彆在朝廷百官或曹操舊部中挑選。”

聽了賈詡的話,劉鑫陷入了沉思,隨後才說:“好吧!人選我會仔細斟酌。”

他無意再糾結朝廷官員的問題,便換了個話題:“文和,遷都之事,確實應該儘快,你擬個章程出來,再給我過目一下,儘快開始遷都。”

“公與,我大軍進駐許都,軍中將士征戰將近一年,亦是辛苦,你擬定一個封賞的章程,我們的論功行賞。”說到要論功行賞,幾個都微微一笑。征戰沙場,都是為了前程,封賞便是前程的體現。

“另外,入主許都後,各軍當儘快整合曹操留下的軍隊,補充器械,以鞏固地方。隨時做好南下的準備。”

“現階段,我軍的主要任務是鞏固中原地區的安全,待遷都之後,大軍將再度南下,隻是在個彆方向,我仍希望戰事有所進展。”

“大將軍之意是攻略淮南?”賈詡首先猜到了劉鑫的想法。

“正是,我仔細思量過,今龍躍、龍騰、龍吟和龍耀四軍均在許都,整合曹操留下的軍隊,再加上往來的輜重兵,總兵力接近八萬人。鞏固中原地區,亦不需要這麼多兵馬。”

“我有意將各軍規模再一次擴大,每軍三萬人,龍耀軍亦擴充到一萬人,四軍總兵力滿編的話,達十萬兵力。中原一帶,人口稠密,招募士兵要容易些。”

“我打算在三個月內,讓龍吟軍和龍騰軍優先招募士兵直到滿編,以龍吟軍兵進南陽,攻戰宛城,拱衛豫州,做好南下的準備。”

“龍騰軍進軍汝南,與徐公明、公達軍彙合,伺機奪取淮南。龍躍軍和龍耀軍留於中原,拱衛中原,主持遷都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