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荊州之事

-

“對了,州牧,我這裡還有一份旨意,是斥責劉備的,還望州牧轉交。”張既拿出另外一份旨意遞給劉表。

陛下的旨意,當然要親自去傳達才行,但這是亂世,也冇有幾個人當皇帝是一回事。再者,這旨意是斥責劉備,張既也怕劉備翻臉殺了他。

他把旨意交給劉表,倒不是真的讓劉表把旨意給劉備,隻是借劉表之口把這事傳出去,劉備自然也會知道。而且,整個荊州的人都會知道,到時劉備丟儘顏麵,張既也完成任務了。

事情辦完之後,張既本想告辭,劉表卻苦苦挽留,他隻好留了下來,打算先住幾天再走。

劉表讓人把張既送到館驛,又召來自己的幾個得力下屬,分彆是蒯越、蒯良、蔡瑁等人,來商議大事。

“諸位,剛纔朝廷派人前來,升我為征南將軍,這官職升了,多半是為了安撫於我,今劉鑫入主朝廷,占據北方及中原數州之地,權勢太大。”

“然,劉鑫野心勃勃,必不甘滿足於此,其地又與我荊州接壤,必會南下奪我荊州。我坐擁荊州已有數載,數年來,我兢兢業業,治理地方,荊州兵力雄厚,帶甲十餘萬。”

“隻是這兵力與劉鑫相比,仍是不及,自劉鑫入許都以來,我一直憂心忡忡,不得安寧。召你們過來,隻想問計於你們,若劉鑫大軍南下,我該如何應對?”

蒯越、蒯良、蔡瑁等人麵麵相覷,一時無人說話。

劉表又接著說:“你們乃我荊州的文臣武將,一直以來,我對你們頗為倚重,此關鍵之時,你們當為我出謀劃策纔對。”

劉表這一說了,手下人不出來表態一下,那就不對了。

一個年紀四十出頭的將領站了出來:“州牧,我乃武將,一向隻聽憑州牧調遣,若劉鑫率軍前來,我必為州牧拒之。”這是老將王威,是劉表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劉表看了一下王威,點了點頭。他需要的是一個主意,不是想看誰表忠心。

蒯越向劉錶行了個禮:“州牧,以我看,劉鑫近一年內恐怕不會南下,請州牧不用太急躁。”

“哦,你這話如何解釋?”

“半年多以前,劉鑫從陳留出兵攻打譙郡的同時,又派一軍從河東渡河,進駐雒陽,這支軍隊留在雒陽駐城長達半年之久,才兵進許都,其原因是在重建雒陽。”

蒯越顯然並不知道雒陽已改名洛陽,也或者是明明知道,卻又叫習慣了,不想再改口。

“劉鑫攻破許都,如我所料冇錯,他必定會將都城遷都雒陽,如此大事,起碼耗一年時間才行,所以,一年內,他不會南下,州牧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即便將來一戰,州牧也是準備周全。”

“異度之言有理,隻是那劉鑫總會南下的。”

“州牧先準備應戰,防範其犯境,以坐觀形勢。待其南下時,再待機而動,實無需過於憂慮。”

劉表看到蒯越好像也說不出什麼來,隻好也點了點頭。

此時,緊接著另外一個人站出來,正是韓嵩韓德高。

“州牧若是想於亂世中有所作為,當乘天下方亂時起事,若不然,則應選擇一能人相從。劉曹大戰之時,州牧坐擁十萬之眾,隻是安坐而觀望。已是錯失良機。”

前年與曹操大戰之前,劉鑫曾派使者聯絡劉表策應,被劉表所拒。對於曹劉之戰,劉表互不相幫。韓嵩說的正是此事。

“所謂見賢而不能助,大將軍必歸怨於州牧,州牧也不可能繼續從容自立了。以大將軍之明哲,天下賢俊皆向而歸之,今大將軍滅了曹操,必定會帶兵南下以擊江漢之地,恐怕州牧也不能抵禦其大軍。”

“所以我以為,州牧不如舉州依附大將軍,大將軍必然會重待州牧;如此便可以長享福祚,子孫晏然,此乃是萬全之策。”

韓嵩這話說得多明白,就是建議劉表趕緊投降劉鑫,把荊州交出來。

劉表一聽這話,心裡就很不滿,荊州有十幾萬軍隊,要是舉手投降,那他還要不要臉。隻是,韓嵩不過提了個建議,劉表一向善待文人,也就忍著不表露出自己的怒意。

在場諸人也是議論紛紛,有人還對韓嵩指指點點。或許荊州還遠不到投降的時候。

“德高,劉鑫勢大於我,我亦深知,但我又恐他不過是虛張聲勢。今日朝廷派使者來我襄陽,禮尚往來,我自然也應該派一人前往許都,拜見陛下,你可否為我去一趟?”

韓嵩並冇有馬上答應,而是說:“州牧,我乃守節之人,君臣名分已定,我必以死相守,我侍州牧,即便赴湯蹈火,我死也不會推辭。”

“以我看來,大將軍賢明,必能統一天下。州牧如果上順天子,下歸大將軍,必能享受百世之利,我就願意去一趟許都。”

“可若是州牧對此猶豫不決,我到了京師亦是無用,倘若陛下給我一個官職,我難以推辭,反成了天子的大臣,於義我就不能再為將軍效死了,希望州牧慎重考慮。”

劉表卻心中惱火起來,他隻是讓韓嵩去許都探一下虛實,這韓嵩就嘮嘮叨叨老半天,莫非是不願意去?

“德高,你既是我手下之臣,當聽我命令,今我讓你去許都,隻是檢視許都的狀況,我好瞭解許都虛實,你又何故推脫呢?”

韓嵩聽到這話,心裡明白劉表仍有讓他去都城之意,隻好答應了下來。

“州牧,以我看,我大軍雖眾,但難擋劉鑫大軍鋒芒,如若州牧打定主意一戰,不妨……”這次站出來的是蔡瑁。

“不妨什麼?”

“不妨與孫策結盟,共抗劉鑫。隻要孫策願意,我軍和孫策軍便能以長江為線,借水軍防守,我雖聽聞劉鑫也有水軍,不過是耳聞

而已,且就算是有,也是戰力有限,不足為懼。”

“德珪,與孫策結盟?非我不願,而是孫策不願。當年孫策之父孫堅乃袁術部下,我出兵在南陽擊敗袁術,袁術令孫堅斷後,卻被黃太守伏擊,孫堅因此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