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攻荊州還是揚州?

-

劉鑫又點了點頭,董昭的想法倒也是中規中矩。

“公達,你怎麼看呢?”

荀攸經過一番思考,早已有了答案:“丞相,董軍師所言並非無理,隻是我大軍已駐軍各地,若想重新調兵遣將,集中兵力,恐不容易。今孫策駐兵於宛陵、秣陵和曲阿,分彆防守我軍皖城、濡須口和廣陵三地。”

“若我軍調動兵力到荊州,想必孫策必會有動作,除非丞相再從其他地方調兵,然我軍攻打荊州和揚州,已是集結五大主力軍十餘萬兵力,若加上輜重兵,已是二十萬大軍,恐怕已是無兵可調。”

“如今我軍占據優勢,處於進攻態勢,若我軍後分兵攻擊,敵軍亦是分兵把守,所以,我有兩策,可供丞相選擇。”

“哦,那公達快快說來?”

“其一,仍是同時進攻荊州和揚州,荊州由龍躍、龍吟和龍耀三軍攻伐,總兵力已七萬以上,破荊州已是綽綽有餘。揚州由龍騰、龍傲兩軍攻伐,總兵力亦有六萬上,與孫策兵力相當,亦能獲勝。”

“攻荊州的話,可由公仁所說,龍躍軍攻樊城,龍吟和龍耀軍由丞相率領,集於沙羨,不過,我擔心荊州會駐兵對方的州陵,丞相想渡江恐怕不容易。”

“這兩路大軍,隻要有其中一路渡過漢水或長江,我大軍便能兵臨襄陽,荊州可破。”

劉鑫點了點頭:“那其二呢?”

“其二便是以公仁的意見,集中兵力為一點,但方向不是荊州,而是揚州,也就是說,打孫策而非劉表。”

“揚州?為何?”劉鑫都覺得好奇,如若他要采納董昭的意見,也肯定是先攻荊州,而不是揚州。

“江夏被奪,劉表已是大懼,他必會嚴加防守,而不會進攻。我軍可以集中兵力於揚州,攻打孫策,隻要攻破揚州,劉表獨木難支,到時丞相甚至無需出兵,僅憑一說客,便能將其勸降。”

“孫策可就不一樣了,此人自起兵以來,一直是野心勃勃,攻伐不斷,丞相若有疏於防範之處,他必會鬨事。丞相重兵攻荊州,孫策多半會反擊,伺機奪取江北之地。丞相不得不防。”

“今丞相率龍吟、龍耀三萬大軍駐皖城,龍騰軍此次大戰實力未損,再加上濡須口近兩萬大軍,廣陵近兩萬,大軍已有九萬多,兵力近兩倍於孫策,拿下揚州綽綽有餘。”

“至於荊州,有龍躍軍三萬,江夏至少有萬餘兵力,比劉表略少,但劉表已是驚弓之鳥,隻會防守,決計不敢反攻,丞相無需擔心。”

劉鑫聽了荀攸的話,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才大讚起來:“哈哈哈哈!公達說的有理。”

此次對劉表和孫策大戰的情形,與曆史上的赤壁之戰,有些相似,使得劉鑫下意識地規避曆史曹操的打法,即集結重兵南下攻打荊州,再攻揚州。董昭前後兩次這麼建議,他都冇有采納。

如今,荀攸提出先攻揚州,反合他的心意。至於劉表,確實如荀攸所說,他壓根就不敢反攻。

“若攻揚州,公達又認為該如何攻打呢?”

“這不難,我大軍兵力雄厚,孫策在秣陵和宛陵兵力不過各兩萬餘,我軍可以以濡須口兵力牽製孫策秣陵兵力。”

“另外,我軍可收集船隻,並派一支小部分兵力,到對岸尋找適合大軍渡江之處,起碼要找三個以上,孫策兵力有限,即使發現,亦不能分兵駐守,我軍隻要其一渡河,便能獲勝。”

荀攸的計策麵麵俱到,連劉鑫也挑不出毛病:“好,就這麼辦,這事由龍吟和龍騰兩軍合力,兩個月內,必須蒐集到足夠的船隻,如有必要,可以廣陵調船隻過來。對岸登岸之處,也找出幾處來。”

“我回一趟洛陽,兩個月後,我會從洛陽趕回皖城,屆時我大軍出動,準備消滅孫策,江夏、南陽兵力,需加謹慎,牽製敵軍,若有進軍時機,亦可出動。”

“丞相要回洛陽?”

“哈哈哈哈,子龍和國讓到了,我已經兩年多冇見過他們了,我需回去,商議兩軍策略,另外洛陽也有些事情急需處理。”

當然,他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蔡琰和蔡琬雙雙懷孕,算下時間,應該都該生了,他不得不回去一趟。

……

劉鑫帶上龍耀軍將士約一千人,日夜兼程,不到半個月左右便回到了洛陽。

見到了龍嘯和龍驤兩軍將士,他心裡特彆高興,立即舉辦宴席,招待兩軍將官,隨後又犒賞兩軍士兵,也是熱鬨一番。

三天後,他才單獨召見趙雲、田豫等人討論軍事,賈詡雖非軍中之人,但也得以參與。

“此次我叫你們回洛陽,一是見證我大軍數年征戰的戰果,讓你們享受到這一份榮耀。”

“二是你們久居邊境,少回來,都城之人並不認識你們,如今回來一趟,讓都城之人見識一番,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幾個人同時站了起來,向劉鑫行禮:“謝主公成全。”事實上,這些日子在都城幾個人都風光得很,得到眾人尊敬的眼光。

洛陽重建之後,不少冀、幽兩州百姓由於多種原因也遷了過來,這些人更對幽、冀兩州的將軍都非常尊敬,龍嘯、龍驤兩軍將士大多都是兩州之人。

劉鑫有時也關心他們的生活:“你們來京幾個月了吧?不知平日做了些什麼?”

趙雲回答:“我等在洛陽認識的人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拜訪好友,或是看些書籍。”

“丞相,我回家鄉住了些日子,長年在外,十幾年未歸家,如今衣錦還鄉,倒也是風光。”徐庶享受了一番家中生活。

“我在洛陽冇認識幾個人,都是和顏將軍一些,看看中原一帶的人情風俗,這洛陽城倒也熱鬨得很。”

……

“哈哈哈哈,你們倒是清閒得很。”眾人聊了些日常的生活,聊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劉鑫看差不多了,便開始談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