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攻丹陽之戰(六)渡江失敗

-

魯肅點了點頭,劉鑫可能免不了給他一頓罵。唉!都怪自己無能,他也不打算為自己辯駁了。

好在糧食冇有被燒完,算下來還有十天八天的糧草,還能撐到下一批糧過來。魯肅派人送訊息到合肥,讓後方的人儘快押送糧草,他則帶著士兵重修港口。

……

話說張合率龍騰軍正在長江支流皖水入口處,準備坐船行軍到的春穀縣。原本按照計劃,龍騰軍應該從春穀縣和蕪湖縣兩處登岸。

豈料,揚州水軍突然派戰船巡視江麵,如此一來,龍騰軍不敢草率行軍。張合派斥候觀察揚州水軍的巡邏規律及範圍。

很快他就決定不再到原先蕪湖的那個登岸之處。那裡距離蕪湖港口太近了,僅不足二十裡,已經在揚州水軍的巡邏範圍之內,很容易被髮現。這麼一來,龍騰軍隻有一個登岸之處,便是春穀縣。

做好準備後,張合準備率軍出發。龍騰軍將近三萬大軍在此,如果一次登岸,困難不小。他將軍隊分成三部分,分批渡江。第一批由徐晃和史渙率領,兵力五千,為先鋒部隊。

在休戰的幾個月裡,張合為讓士兵適應水上作戰,曾讓士兵學習操船。他以為就算軍隊無法水上作戰,但至少要不暈船。所以,龍傲軍士兵雖大多來自北方,卻都已經克服了暈船。

徐晃和史渙率軍操船而去,駛向春穀縣,這裡雖不在揚州水軍的巡邏範圍,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龍騰軍行軍了半個時辰,開始慢慢地靠近春穀縣預定的位置。岸上已經有幾十個士兵,正準備大軍上岸。徐晃和史渙鬆了口氣,看來冇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正是登岸的好時機。

過了一會兒,船隻正打算靠岸。突然,徐晃注意到,岸上有個士兵正在揮舞著旗子。不好,那是事先約定的暗號,代表敵軍來襲。

徐晃看向東向,卻看不出異樣,但他相信士兵不會無緣無故揮舞旗子,肯定是發現敵人了。他想了一下,便下令調頭,返回去。

士兵們正在疑惑,仍是按照命令調頭。剛調完頭,此時,江麵東麵遠處突然出現了無數船隻。

徐晃這下看明白了,急著大叫:“敵襲!敵襲,快撤退!”龍騰軍的船隻都是收集的民用船隻,不具備戰鬥力。徐晃自然是知道情況,所以一看到敵軍,便下令撤退。

然而,敵軍快如迅風,其速度遠遠超過自己的船隻。追了兩刻鐘時間,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眼看就要進入弓箭的射程了。

揚州水軍率軍的正是賀齊、呂岱。原來,孫策聽從周瑜的建議,開始巡視長江,原本其範圍為蕪湖港口東西兩個方向百裡以內,但偶爾也會不定期巡邏更遠。此舉騙過了龍騰軍的斥候。

果然,賀齊在巡邏的過程中發現了龍騰軍準備在春穀登岸,便回報周瑜和孫策。周瑜再次獻計,待龍騰軍即將登岸時突然發動襲擊,必能重創龍騰軍。

不過,有兩點周瑜並冇有預料到,一是龍騰軍分批登岸,第一批僅五千人;二是龍騰軍也派人監視江麵,提前了發現揚州水軍,並向徐晃和史渙所率大軍示警。

雖然被提前發現,但賀齊、呂岱率軍而來,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自然是不願意隨便放棄,兩人率軍緊追不捨。

看到進入射程,賀齊一聲令下:“放箭!”揚州水軍戰船上的士兵拉弓上弦,射向龍騰軍,在後麵的一些船隻被射了個正著,士兵一陣驚慌。

本來他們就不擅長水性,看到周邊都是水,心中已是害怕。被弓箭攻擊,更是慌亂,在船上亂動,有的士兵掉入水中,有的甚至把船隻給弄翻了。一時間,龍騰軍損失不小。

揚州水軍慢慢靠近,用戰船撞擊龍騰軍的船隻,將其撞翻,士兵掉落在水中,被淹死的不計其數。

不過,這一陣攻擊也延緩了揚州水軍的追擊速度,前麵的船隻又開始拉開距離,越駛越遠。

龍騰軍不擅水戰,全麵處於下風,幾乎冇有還手之力。兩刻鐘之後,戰事就結束了。龍騰軍除了最先跑掉的船隻外,其餘的均葬身長江之上。

一個時辰後,徐晃率著千餘殘軍回到了皖水,把訊息告訴張合。張合歎了一口氣,龍騰軍準備的兩個登岸之處,均被敵軍發現。看來,龍騰軍渡江無望了。

他和荀攸討論了一下,下令暫停登岸,全軍繼續休整。兩人又再去皖城,想與劉鑫商量對策。

……

話說劉鑫收到魯肅派人傳來的訊息,得知龍傲軍在濡須口吃了大虧,一陣氣憤,大發雷霆。

氣撒了之後,心裡好受了些。龍傲軍兵力損失倒也不大,隻是船隻儘毀,恐怕短時間內不具備江上作戰的能力。

此時,張合和荀攸來到皖城,向劉鑫彙報春穀渡江失敗的訊息。劉鑫好不容易氣消了,又生氣起來。不過,渡江可能失敗,這本就在他的預料之內。很快,他的氣又消了。

計劃的三處登岸之處,如今隻剩下石城一地了,而石城又恰恰是距離最遠的一處。所以,劉鑫並未失去信心,他隻能耐心地等待訊息。

……

話說,張遼率龍吟軍兩萬人,坐著六百多艘船,從皖水進入長江,往東駛去,目標是石城。

駛出長江後,張遼也如同張合一般做了應對,將大軍分成幾批渡江。最前麵一批由他和董昭率領,共七千兵力。

大軍順江而下,速度也快,幾個時辰之後,就到達石城段長江的一個島處。島正處長江正中間,將長江分成兩側,大軍從南側拐入,然後又拐進一條被稱為秋浦水的長江支流。

這裡風景怡人,不禁讓人心曠神怡,倒是緩解了張遼心中的緊張。

“這裡真是好景色!”董昭忍不住讚了一句。他當然不知道,五百多年後,一個名叫李白的詩人來到這裡遊玩之後,大發情懷,前後寫了十七首《秋浦歌》,寫得自己都停不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