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攻丹陽之戰(十六)不服指揮的山越

-

“哦,何以見得?”

“山越人襲擊龍騰軍,傷亡上千人,襲擊龍吟軍大營,又損失些兵馬。與孫策軍再次襲擊龍吟軍營寨時,我們以為可能隻有費棧所率的山越部參戰,但那天夏侯將軍也說了,他覺得山越人不隻五千兵。”

“也就是說,費棧和祖郎兩部山越人可能合二為一了。好在夏侯將軍勇猛,擋住了他們的進攻,使營寨南部不被攻破,支援到龍騰軍到來。”

“既然如此,祖郎和費棧亦是損失不小,且他們久在野外,與我軍作戰,也是疲憊,急需休養。他們不回山寨,自然就隻能待孫策的糧倉,吃著孫策供奉的糧食。”

“我大軍迅速出擊,快如迅風,攻破兩處山寨,恐怕費棧和祖郎至今仍未知道。如今斥候已在搜尋,我們也隻能等待斥候的搜尋結果,纔能有進一步的行軍。”

“倒是宛陵城方向,將軍需擺出攻城的姿勢,以震懾孫策,防範其有所動作。”

張遼聽了,也明白這事急不了。一天之後,斥候終於來報,在故障縣發現了疑似孫策糧倉的地方。

故障縣在宛陵的東麵,距離宛陵約六十裡左右,位於宛陵和烏程之間,這與荀攸的推測相符。

斥候探查時發現在故障縣鄉下的一條河邊,竟出現了山越人的身影,有幾百人。斥候有了疑心,便暗中跟蹤,直到進入一個村子。

後來,斥候才發現村子裡有山越大軍駐紮,稍微數了一下,有大約五六千人。除此之後,還有一些民夫和士兵。斥候便匆忙回來彙報情況。

張遼一聽這種情況,心中大喜,就與張合商量,由龍騰軍負責攻城,他率一萬大軍,去清剿山越人。他被山越人擺了一道,至今仍是怒氣未消。張合知道他有怒氣,也不與他爭,就同意了。

於是,張遼和夏侯率一萬大軍,從宛城出發,向故障方向而去。張合仍列陣攻打宛陵,孫策疲於守城,就不會察覺到龍吟軍的動靜。

……

故障縣某鄉村。

龍吟軍攻打宛陵時,周瑜駐守蕪湖港口,得知此訊息後,他明白劉鑫的軍隊會源源不斷地渡江南下,便建議孫策借山越人之兵,來對抗劉鑫大軍。

孫策采納了這個建議,便派呂範出麵,主持此事。呂範說動了祖郎和費棧,讓兩人率山越軍偷襲龍吟、龍騰兩軍。

呂範和費棧率五千山越軍襲擊營寨,結果敗退。祖郎襲擊龍騰軍也冇有得手,而且龍騰軍防範嚴密,冇有下手的機會。他便率軍與呂範和費棧會合。

呂範看到龍吟軍的斥候太厲害了,讓其難以藏身,便想出一計,故意設計調虎離山,把張遼引起,然後與孫策大軍夾擊龍吟軍大營。

哪知,眼看就要成功了,卻因龍騰軍及時趕到而功敗垂成。此時,兩支山越軍隊也是損失慘重,無力再戰,呂範隻好讓其退到故障縣糧倉所在地。

來到故障縣之後,呂範的腦袋疼了。原本他打算讓山越人休整十天八天,然後再戰,哪知山越人不乾了。

糧倉有糧食,他們可以直接享用,又何必非得去打仗呢?更何況,費棧和祖郎都損失慘重,兩人心裡也有怨言。

山越人不比漢人,可冇有軍紀這麼一說。在故障縣待了幾天,山越人時常成群結隊到村裡擄掠東西,還有幾次因搶糧而鬥毆。

那天,這夥山越人正是去擄掠,搶了個村子,回來時到河邊喝了點水,結果才被龍吟軍的斥候發現。

負責從烏程押送糧草的孫暠在故障待了幾天,看到山越人太不安分,於是找到呂範。

“呂將軍,山越人搶了附近幾個鄉村,還與我的士兵發生衝突,你到底管不管?”孫暠已是怒氣沖沖。

“孫公子,非我不管,如今我已約束不了他們。”孫暠是孫策的叔父孫靜的長子,鎮守烏程,所以,呂範以公子相稱。

“上次攻敵軍營寨失敗,損失了一些人,敵軍斥候探查太嚴,為躲開敵軍斥候,我才帶著他們來這裡,冇曾想,他們如今不安分守己,天天鬨事。”

“誰說不是?也不是知道大兄是怎麼想的?非要找山越人?”孫暠口中的大兄指的自然就是孫策。

“以我看,這些山越人平日在山林裡,生活極為貧困,整日為一日兩餐著急,如今糧倉囤放著這些糧草,夠吃個把月了,他們倒安心享用起來了。殊不知,我籌集這些糧草可不易,搜颳了數萬百姓,才籌集到的。”

呂範也明白這點,山越人就是看到這裡有糧食,就想打著休養的藉口安心享受,先把糧食吃完再說。

“我再找祖賊曹說一下。”呂範之所以找祖郎,是因為祖郎是正式投效孫策的,且會說漢話,費棧不是漢人,也不會說漢話,但祖郎和費棧卻可以用他們山越的語言溝通。

他找到祖郎時,祖郎剛好吃飽飯,正拍著肚皮。

“祖賊曹,如今戰事緊急,大軍休養已有十天,是不是該出兵了?”

祖郎滿不在乎:“呂將軍,非我不願意出兵,上次攻敵軍營寨,我寨裡的兄弟也是出了大力,損失不小,如今尚未恢複呀!”

“祖賊曹,戰事緊急,上次攻敵軍營寨失敗,敵軍必會報複,且敵軍斥候太多,我才帶你們來這裡,敵軍找不到我們,必會強攻宛陵,將軍在城中也會不安呀。”

“我們當儘快出兵,攻打敵軍,以牽製敵軍兵力,緩解宛陵的壓力。”

“呂將軍,孫將軍被困城中,我亦著急,可你也看到了,敵軍戰力強悍,可不比我們差,兵力又遠勝於我軍,弓弩又厲害,我們幾次都討不了好。”

“如今軍中士氣消沉,實不宜再戰。我等乃應孫將軍之請,呂將軍也得考慮一下我們的處境纔是,我不能讓手下的族人去送死。”

如果真如祖郎所說,呂範斷不會強求。可是,他知道祖郎是在故意找理由不出兵,目的是先把糧倉裡的糧食吃完再說。這種心態就跟窮人平時冇有肉吃,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吃大餐,自然要大吃特吃一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