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江夏防守戰(二)奪門

-

“此事重大,州牧直接拒絕,未免有些不儘人才,若答應,又唯恐中了劉琦的陷阱,我以為州牧不忙拒絕,不如以不知虛實為由,先敷衍一番,州牧再派人前往荊州,查探一下荊州虛實。”

法正連忙說:“張彆駕所說得有理,今天荊州正在交戰,與我益州相距太遠,訊息中斷,州牧不知荊州虛實,不好決斷!”

劉璋想了想,也覺得有些道理:“那派誰去荊州呢?”

“我願為州牧去一趟荊州。”張鬆抱拳施禮。

劉璋看了一下他,又想了想,才點了點頭:“好!你就替我去一趟荊州吧!”

“州牧放心,我必不會辱命!”

張鬆回家之後,稍作準備,收拾了行李,準備去荊州。他想了一想,又從自家抽屜裡拿出一卷東西來,放在包袱裡,一起帶走。

……

卻月城。

時間過得快,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四個月,劉盤和黃忠自從上次被賈逵所率的騎兵揉搓一頓之後,心裡就有了陰影,攻城也是小心翼翼,怕龍吟軍騎兵突然殺出,有時一個月都不攻兩次城。

這天夜晚,已是淩晨,卻月城南門城頭上的士兵已經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城裡的街道上,有幾十道人影,正在悄悄地往城門靠近。為首一人名叫陳就,原來是黃祖的部下,黃祖死後,他不得重用,就下野了。

近日,黃忠派人潛入卻月城,找到了他,想讓他配合攻破卻月城。黃忠久在荊州,與黃祖同宗,也認識陳就。

陳就原本不打算參與這事,但以前黃祖待他甚厚,且劉鑫占據江夏後,對江夏當地的豪族並不友好,這使得陳就有了異心。幾日之前,他派人通知黃忠,他將於夜間打開城門,讓黃忠提前準備,以便殺入城中。

陳就帶著幾十個手下來到南門附近,然後兵分兩路,準備行事。

很快,五更打更聲音響起,時機已是成熟。

突然,南門東側的街道上傳來一聲尖銳的異響。駐守南門的士兵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便派了些士兵過去檢視。

躲在南門西側不遠處的陳就看到城門口處的士兵隻剩下十餘個人。調虎離山之計已成,他心中大喜,便打了個手勢。

他帶著幾十個手下穿著事先準備好的龍吟軍軍服,假裝成巡邏的士兵,大搖大擺地走過去。

城門的士兵看到巡邏兵過來,起先冇有引起注意,等到陳就等人走到門口,士兵才發現這些巡邏的士兵有點眼生。

“你們是……”士兵剛想詢問,陳就卻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被髮現了,順手拔刀就砍,將守門士兵砍死。

他手下的士兵也衝上去,與守城的士兵搏鬥,雙方打鬥了起來。

守城的士兵明白這些人想奪城門,便大喊起來:“敵襲!敵襲!”夜裡幾聲大叫,顯得格外響亮。

陳就有備而來,守城的士兵倉促應對,明顯不是對手。陳就很快就將守城的士兵都殺死,然後他指揮十幾個士兵一起打開城門。

此時,城頭之上的士兵已經被驚醒,很快就鼓聲大作,響徹雲霄。

陳就十幾個人拉動城門,城門嘎吱了一聲,緩緩打開,城門口處昏黃的火把光透過門縫,射到外麵。

城外,黃忠正在兩百步距離外,聽到鼓聲大作,又看到門縫裡射出微弱的光,便下令讓士兵靠近。隻是夜裡,士兵看不到路,也是小心謹慎。

城裡麵,城頭上睡覺的士兵也已經被驚醒,他們拿著武器,衝殺了下來,但為時已晚,整個城門已經被打開。

龍吟軍士兵手持弓弩,對著城門一陣射擊,陳就所率的人,當場被射死,唯有陳就看到情況不妙,往城外跑去,撿回了一條命。

幾個龍吟軍士兵想過去關上城門,但已是來不及。片刻時間,荊州軍衝殺到了門口。

龍吟軍駐守城門的巡邏士兵也已經回到城門,手持弓弩,對著城門外一陣狂射,衝在前麵的荊州軍紛紛倒地。

然而機會就在眼前,黃忠豈能甘心就此放棄?他讓士兵以弓箭還擊為掩護,自己身先士卒,帶著士兵發動一次又一次地猛攻。

兩個刻鐘之後,荊州軍終於殺死鎮守城門口的龍吟軍士兵,殺進城內。然而此時,恰好賈逵率軍趕到,正麵迎上了荊州軍,雙方大戰起來。

此刻,天已微微亮,焦觸也趕到了戰場,他看了一眼戰場情況,敵軍進入城中的士兵越來越。他想了一下,就帶著一千多士兵繞了過去,來到城頭,讓士兵舉弩對著城下一陣狂射,以此來阻止荊州軍士兵進城。

這招果然有效,連續弓弩對荊州軍形成壓製,使得城外的荊州軍士兵冇辦法靠近城頭,進城的士兵越來越少。如此一來,城內的荊州軍就慢慢被隔絕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龍吟軍的防守越來越嚴密,荊州軍的進攻慢慢受阻,落入下風。黃忠回頭看了一下城門處,後續的士兵根本就冇有入城,他心中大驚。

如若冇有後續士兵跟進,他可能會被困於城中。黃忠見勢不妙,便率軍邊殺邊退。他武勇雖高,但這時不是展示武勇的時候。

賈逵率軍步步緊逼,一刻鐘之後,荊州軍便慢慢地被逼退到城外,龍吟軍十幾個士兵衝上去,推動城門,將城門關閉。城門一關,卻月城就安全了,賈逵鬆了一口氣。

城外,黃忠看著城門,已是無可奈何。他隻好冒著城頭上敵軍弓弩,徐徐後退。在退的過程中,荊州軍被射得幾乎潰不成軍。

脫離了射程之後,黃忠撤回了己方大本營。此時,天已大亮。看到劉盤,黃忠心裡微怒:“劉將軍,剛纔我差點就攻入城中,為何後麵士兵冇有跟著殺進城?”

“唉!敵軍弓弩甚是厲害,我大軍幾次衝鋒,被射傷無數,實在是無法突破,導致後續不能跟著殺進,幸虧漢升見機快,撤了出來,否則我於心難安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