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廣平之戰(三)步騎夾攻,大勝

-

冀州軍退到道路連續幾個拐彎處,視線受阻,右北平軍的弓弩才緩了下來。冀州軍才加快了撤退的速度,直到退到地形寬闊之處。

太史慈看到道路拐彎較多,弓弩的作用越來越小了,便下令停止射箭,然後下令兩千步兵發動衝鋒。

右北平的衝殺聲傳了外麵,趙浮嚇了一大跳,連忙繼續率軍逃跑。然而右北平軍養精蓄銳,冀州軍衝殺了老半天,早已疲憊不堪,又受到伏擊,士氣全無。

冀州軍已無力再戰,士兵隻想逃跑,很快就被右北平軍追上。跑到慢的士兵紛紛被殺死,跑在前麵的隻顧往前跑,此時也隻恨爹媽少生兩條腿。

趙浮是跑得快的那個,跑了一刻鐘,他率著殘兵敗將,跑到山下了。他一邊跑一邊喊:“程渙!右北平軍追上來了,快射箭。”

程渙自然看到趙浮的軍隊潰敗下來,但他想不通,右北平就四千多士兵,這趙浮帶了一萬士兵上去,怎麼那麼快就敗下陣來。然而時間緊急,程渙冇有時間多問,便趕緊佈置防範,安排弓箭手做好準備。

突然,程渙大軍的後麵響起了一陣陣的馬蹄聲,驚天動地的,似乎整個地麵都在晃動。程渙大驚,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是回頭看向聲音傳來的地方,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不好!是騎兵!”

來的正是趙雲率領的兩千騎兵,正在向程渙軍飛奔而來,士兵手拿短刀,早已做好衝鋒的準備。程渙還冇從驚愕中醒來,趙雲率的騎兵已經殺到了眼前。

騎兵舉刀砍向冀州士兵,並強行以馬衝擊,這種聲勢是非常嚇人的。程渙連忙大喊:“架盾擋住,快架盾!”

趙雲挑的進攻時間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就是趁趙浮軍敗退,而程渙集中精力應對太史慈的步兵之時,才突然發動進攻。

程渙的軍隊失去防守騎兵的最佳時機,在趙雲率的騎兵衝擊之下,僅一個照麵,便開始潰敗。

冀州的弓兵本來已經準備把方向對準山上的太史慈,如今背後出現問題,還哪管得住前麵,一時無所適從。

程渙覺得自己冇辦法控製大軍,便高聲大喊:“殺呀殺呀!”他想以此激勵士兵,但效果不大,因為士兵被夾擊,失去了方向性,變成了無頭蒼蠅。

趙浮此時也傻眼了,自己好不容易纔跑到山下,在山下又被騎兵攻擊。如今他心裡哪還有不明白的,上當了,甚至所有冀州人都上當了。右北平軍處心積慮打這一仗,精心挑選戰場,隻為給冀州軍致命一擊。

堅持了一刻鐘之後,冀州徹底潰敗下來,所有的冀州士兵心裡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逃跑。趙浮和程渙短暫見麵,然後各自跑路。

趙雲和太史慈前後夾擊了一段時間,雙方終於在冀州軍的陣營中彙合。直到冀州軍士兵舉手投降,兩人才下令停止殺戮,也不追擊逃跑的士兵。

兩人安排打掃戰場,然後到山下將劉鑫和賈詡等人給迎了下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劉鑫多日的憂鬱和擔心終於煙消雲散。賈詡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荀攸也興致勃勃地趕了過來。

雖然是打贏勝仗,但劉鑫仍然不放鬆,他下令士兵收拾戰場,清點傷亡,並就地休整一天。他和賈詡、荀攸等人則商議下一步行軍路線。

“諸位,此戰勝利,恐怕韓馥會嚇尿的,我軍希望大增,但我們不能因此小瞧冀州軍,冀州兵力雄厚,起碼有十萬以上,如今隻是被我們消滅了兩萬,剩下的大軍也夠我們喝一壺的。”

“據斥候傳來的訊息,公孫瓚已經率兩萬軍隊進入中山國,不日將兵臨钜鹿,隻是右北平方向的軍隊仍是冇有訊息。總得來講,我軍目前已經扭轉局勢,形勢對我們大好。下一步我們將按計劃北上,爭取進入钜鹿,靠近界橋,一旦與公孫瓚軍會合,則我軍無憂。”

“諸位還有什麼需要講的嗎?如果冇有的話,明日將計劃進行,引軍北上。”

幾個人都冇有意見,唯有賈詡眉頭緊鎖,看著輿圖。

“怎麼?有什麼不妥嗎?”

“公孫瓚率兩萬騎兵進入中山國,這已經是公孫瓚超過一半的兵力了,他不怕劉虞對他不利嗎?”賈詡突然問道。

“這……有什麼不妥嗎?”劉鑫不是很明白賈詡的意思。

“太守以三千匹馬為代價,讓公孫瓚出兵屯駐钜鹿,又不需要其交戰。公孫瓚如果隻出一萬騎兵的話,他多半會進入钜鹿。但率兩萬騎兵,那他可能不會進軍钜鹿。”

“這是為何?”劉鑫和現場諸人都不解地看著賈詡。

“公孫瓚兵力有限,但戰力不俗,他出一萬騎兵到钜鹿,就可以震懾韓馥,卻出了兩萬。想來他是擔心深入冀州,會被劉虞所乘,所以不打算進入钜鹿,隻想在中山國威懾韓馥,一旦劉虞有動作,他可以迅速回幽州。然而他又唯恐太守指責於他,這才加大兵力,希望能同樣起到震懾的效果。”

劉鑫一聽,心中大驚,要知道公孫瓚進軍钜鹿和進軍中山國,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中山國距離鄴城要有五六百裡路,钜鹿距離鄴城才兩百多裡路。

“如文和所說的話,那我們的形勢就不妙了,一旦韓馥發覺公孫瓚不會南下钜鹿,他可能會再出重兵,圍剿我等。右北平那邊冇有出兵,我們仍是孤軍奮鬥。目前冀州清河之兵已經進入安平郡,冇有公孫瓚的威懾,他一定會在钜鹿堵截我們,這支部隊由鞠義統率,這鞠義是冀州名將,可不好對付,不是趙浮、程渙之流所能比的。一旦雙方僵持不下,鄴城無所憂慮,再次出兵,對我軍形成前後夾擊。”

本來是大好局麵,然而經劉鑫這麼一分析,右北平軍似乎仍是危機重重。

“如此我軍北上恐怕不妥,隻能再東進,重新進入陽平郡。”趙雲很少講話,此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隻是我軍還有一個劣勢,就是在冀州境內,我軍行軍需謹慎,這太耗費精力,大軍會越來越疲憊,恐怕對我軍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