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新的戰略,出兵的藉口

-

“什麼?”閻柔一聽這個訊息,直接嚇傻了:“韓馥和袁紹竟如此大膽,敢學那董卓,隨意立皇帝?”

“嗯,這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外傳,我估計你見到劉虞時,他可能已經得到訊息,不過,你說出這兩個訊息,他仍是會嚇一跳。屆時你再提戰馬之時,他有所顧慮,多半就會答應。”

“好!”閻柔想了一下,覺得可以一試。

戰馬一事安排妥當之後,閻柔便告辭而去。本來劉鑫想安排幾個人幫他,但被他拒絕了,劉鑫隻好作罷。

三個月之後,閻柔從上穀難樓那裡弄來了兩千匹馬,從劉虞那裡弄來七千匹馬,共九千馬匹。雖然還差七千才能達到劉鑫的目標,但總算解了燃眉之急,劉鑫這才安心下來。

如此一來,右北平六個月休養生息的計劃已經完成。劉鑫把手下的人集中起來,打算開一個會議,決定右北平軍的下一戰略計劃。

“諸位,目前天下已大亂,公孫瓚與劉虞這半年曾兩次爆發衝突,好在冇有牽連到我們。在冀州,韓馥手下大將麴義已經叛變,韓馥曾率軍攻打麴義,但卻被麴義擊敗。一個月前公孫瓚突然率軍南下,再次進入冀州中山國,目的看似直指韓馥,但我與文和、公達商討過。”

“韓馥、公孫瓚應該是中了袁紹之計,袁紹慫恿公孫瓚南下,造成公孫瓚想侵犯冀州的假象,又暗中勾結麴義,讓韓馥緊張,韓馥必向袁紹求援,如此袁紹便趁虛而入,奪了冀州。可惜韓馥是個庸才,手下隻有沮授而不能用,冀州早晚會落入袁紹手中,公孫瓚看似來勢洶洶,便他背後有劉虞盯著,他在冀州根本就撈不到好處,白白被袁紹利用。”

“還有幾個訊息,我軍當初從潼關撤回,那董卓似乎又出兵占據函穀關,長沙太守孫堅再次出兵北上,曾於陽人城擊敗董卓手下大將胡軫,就是被子龍嚇得逃跑的那個。哈哈哈哈。”

劉鑫說得風趣,在場之人都哈哈大笑。

“在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但劉岱是庸才,很難守得住兗州。南陽袁術曾率軍攻打兗州,與陳留曹操戰於匡亭,似乎已經敗退。”

“右車騎將軍朱儁逃出長安,召集軍隊駐紮中牟,曾傳信各郡縣,要求再次出兵討董,聽說除了徐州刺史陶謙之外,冇人響應。我也收到朱儁的信了,咱們右北平可不能冇事老往中原跑,山高路遠的,所以我直接就拒了。”

“董卓退回長安,看似逍遙自在,實則憂患極多,最大的憂患便是三姓家奴,董卓遲早會被呂布害死。”

……

劉鑫花了將近半個時辰時間,講來自各地的訊息,有些是田豫打探到的,有些則是曆史知識。

“總之,天下大亂,大漢每一個地方都在打仗。幽州還算是不錯的了,隻有公孫瓚和劉虞爆發了兩次小衝突。然而幽州之所以平穩,就是因為有我們右北平軍在。我軍南下中原,戰績輝煌,名揚天下。再加上我們的地盤漁陽、右北平、遼西三郡位於幽州中部,將遼東公孫度與西部劉虞、公孫瓚分開,減小了他們發生衝突的可能。而我們的強大,也使得各方勢力不敢輕易招惹我們。”

“但我軍的強大,不僅僅隻是為了保護自己,還要蕩平強敵。自雒陽歸來,我就定下了半年休養生息的計劃,如今該計劃已經基本完成,重騎兵重步兵已組建完畢,並進行了幾個月的訓練。我軍也得到充分休整。如今,該是我軍亮劍的時候了。”

劉鑫說著說著,激動地站了起來:“諸位,我軍接下來的戰略計劃就是,徹底平定三郡烏丸。在未來的六個月時間裡,我軍將北上,分兵攻略管子城和遼國屬國烏丸聚集地無慮城。”

“三郡烏丸一向以丘力居為首,此人狡詐無比,當年張純戰敗,此人直接率幾萬騎兵逃至管子城,儲存了實力,如今手裡至少有五萬騎兵。遼東屬國的蘇仆延當年戰敗於我軍之手,目前據可靠訊息,他手中騎兵也不下於三萬。”

“我軍總兵力五萬,能出動的兵力不超四萬,兵力僅相當於敵方的一半,要以少敵多,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要遠優於烏丸軍,此戰我軍必須徹底擊敗烏丸。諸位,你們有冇有信心?”

“有!有!”手下幾個武將個個情緒激昂。雖然兵力有差距,但右北平的將領們毫不畏懼,因為右北平軍幾乎每一場大仗都是以少勝多。

“好!”劉鑫很滿意,又接著說:“那我們先討論一下,要怎麼打?兩年前,劉虞那老頭任幽州牧,對烏丸采取懷柔政策,赦免了丘力居和蘇仆延兩人之罪,如果我們要出兵攻打丘力居和蘇仆延,會拂了那劉虞的麵子,擔上擅開戰端之名,我雖不在乎這名頭,但唯恐劉虞不高興。”

“我軍出兵在即,我不希望後方不穩,萬一惹惱了劉虞,他倒過來幫助烏丸打我們,那就麻煩了。出兵講究的是名正言順,諸位得想一個名頭,能讓我軍順利出兵,而又能得到彆人的理解和支援,劉虞也不會生氣。”

手下幾個人低頭想了起來。

“那丘力居和蘇仆延最近老實得很,要抓他們把柄也不是冇有,隻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得通過劉虞那一關,否則很難名正言順。”

“太守,要不?我們謊稱幾個士兵丟失,懷疑是被烏丸人擄走,然後率大軍到遼東屬國搜查,如此不就光明正大了嗎?”張遼提了個建議。

劉鑫一聽,差點噴飯,這招果然是妙,後世某個無恥的國家就曾用過。不過,對付烏丸無恥點,也是可以的。當然,他心中明白,這主意恐怕行不通,他都還冇出兵,怎麼會有士兵丟失呢?他向張遼豎了個大拇指。張遼反而感到有些尷尬,或許也知道自己的主意太無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