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凝重

-

t“哈哈哈,趙先生,你這是考驗朕嗎?”陳玄笑道。“不敢。”趙平恭維道:“臣是真的擔心。”“放心吧。”陳玄說:“朕已經在外圍佈置了禁軍,保證今日在場之人無一人能逃脫。”“朕說過,今日要帶你殺人。”“必然會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好吧。”陛下都這麼說了,趙平也冇什麼好說的。他隻管看戲就好。“趙先生,你說誰纔是長生殿的成員呢?”陛下冷不丁的問道:“還有六部尚書謀反之事,背後肯定有主使之人,又會是誰呢?”“看不出來。”趙平搖頭。“隻能說眼下還不夠亂。”陳玄道:“既如此,趙先生,你再給他們加一把火,讓他們再亂的徹底一些。”“怎麼加?”趙平不解。皇後這一波還冇有解決呢,其他人會站出來嗎?“用玉璽啊。”陳玄說:“朕陣亡了,不管誰接任皇位,手中必須要有玉璽。”“冇有玉璽,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說話之間,陳玄把玉璽遞給了趙平。入手溫軟如玉。呸,這就是玉。摸著很巴適。不過趙平卻接的小心翼翼,生怕掉下來,摔了個稀碎。“你那麼小心乾什麼?”陳玄無語道:“這是一塊假的。”“真的豈能給你。”額!白特麼緊張了。趙平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然後就舉起手中的假玉璽,大聲道:“都住手!”“玉璽在我手中。”“我纔是大未王朝的王。”“誰再敢對我動手,那就是在以下犯上,我誅他九族。”玉璽?聽到這兩個字眼,大家果真停手了。一個個盯著玉璽,眼冒精光。身為京城之人,大家都清楚,掌握了玉璽,就等於說是掌握了半壁江山。何況趙平手中有兵有將。他拿著玉璽,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很大。當然,這是假想情況。實際上呢?誰願意讓他趙平一個刁民跑到京城來稱帝呢?那不是在打百官的臉嗎?“你手中怎麼會有玉璽?”有人不服氣道:“肯定是假的。”“連玉璽都敢偽造,人人得而誅之。”“我路過豫州之時,見到過陛下。”趙平朗聲道:“陛下擔心有人在京城作亂,就率先讓我拿著尚方寶劍和玉璽來京城平亂。”“而他則留在豫州繼續剿匪。”“誰知豫州王陳同叛變,導致陛下戰死。”“不過陛下傳了口諭,倘若他出現意外,就由我來做皇帝,維持朝政。”“太監李延就在旁邊聽著。”“也擬的有聖旨。”“你們若不信,咱們就再等幾日。”“陛下陣亡,李延應該也不會在豫州久留,肯定會護送陛下的棺槨回京。”“咱們就等他回京宣旨吧。”“放屁!”有人罵了起來,“你不過是一個七品的品酒官,有什麼資格被陛下托付江山?”“怎麼輪也輪不到你的頭上。”“更何況,李延不單單是照顧陛下起居的太監,他還是陛下的護衛。”“陛下都戰死了,他能活?”“他隻能死在陛下之前。”“倘若敢活著回來,那他就是不忠之人。”“一個不忠之人的話,能讓誰信服呢?”“不錯,本官不服。”聽到這話,立刻就有人附和。“本官也不服。”“而且玉璽是陛下的象征,一般都是在宮中放著,除非禪讓皇位,纔會把玉璽傳給旁人,否則,外人休想摸到玉璽的邊。”“還說什麼?那就是一個假的玉璽。”“不對,也可能是真的玉璽。”有人被驚醒,反駁道:“陛下在豫州剿匪,具體是什麼情況,咱們遠在京城,未可得知。”“那趙平便是從青州而來,途經豫州。”“得知陛下在那邊剿匪,豈能不留下來幫陛下的忙?”“反倒直接來了京城,還拿著尚方寶劍,阻攔太子登基不說,還要殺百官,這是清理大未王朝的根基,好在他坐上皇位之後,提拔自己的人手。”“說不定,在豫州的時候,他就跟叛賊陳同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陛下。”“陛下說不定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戰死。”“趙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製整個京城,就是想自己當皇帝。”“什麼?”“竟然還有這種事情?”眾人皆大驚。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按照正常的情況,得知豫州王陳同造反,圍困住了陛下,不應該先解決陛下的危機,救陛下於水火之中嗎?畢竟救出陛下,那就是大功一件。封官加爵都有可能。誰還會傻乎乎的跑到京城來趟京城的渾水呢?若是聯合豫州王,共同對付陛下。陛下雖帶的有將士,可很多都是流民和乞丐湊出來的,戰力低下。很難抵抗住叛軍。他們殺了陛下,奪走玉璽。快速進京,控製朝堂,好自己當皇帝。或者是由陳同來登基稱帝。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大。眾人對視一眼,臉上均露出了深深的恐懼。隻不過在恐懼的神色當中還隱藏著欣喜。恐懼,是恐懼趙平和陳同等人的膽量,連當今聖上都敢輕易謀殺。欣喜,是欣喜大未王朝徹底亂了。唯有亂局,纔能有更多的機會。不管是登上那個位置,還是再進一步,皆有可能。但,前提是破掉眼前的困局。怎麼破?有人提議了,“奪玉璽,殺趙平,為陛下報仇。”一時間,這種聲音此起彼伏。全部都是聲討趙平者。“臥槽!”看到台下那麼多人彙聚在一起,共同討伐自己,趙平忍不住爆了句國粹。也得虧身後站著的就是陛下,能為他兜底。否則這種局麵,趙平還真控製不住。畢竟他在京城僅有李虎和影一兩個護衛,僅有高猛等二十位陷陣營的成員。逃出去都困難。隻能向陛下求救。“陛下,這下徹底亂了,臣該怎麼辦?完全應對不了啊?”“不對勁。”陳玄的眉頭也擰巴在一起。按照他原本的想法,製造自己陣亡的真相,把那些擁有二心之人徹底給釣出來。可現在大家一致要對付趙平。誰也不提謀反之事。甚至打的旗號還是為陛下報仇。這就是大勢所趨啊。“他們為何不去爭搶皇位呢?”“難道那個位置冇有什麼吸引力?”“我的陛下啊。”趙平無語道:“皇位是重要,可也得有那個實力去爭搶啊。”“此時在他們眼中,臣跟陳同聯合在一起,手中又握著玉璽,陳同又是陛下你一奶同胞的親弟弟,接替皇位,合情合理。”“任誰也說不出來個一二三。”“正是因為這些人想要爭奪皇位,所以纔要除掉臣。”“他們已經給臣安上了殺陛下的罪名。”“除掉臣跟陳同這一波最強大的勢力後,再除掉太子。”“哪怕太子並非陛下親生的訊息傳遞出來了,可陳弘已經當了太子六年之久,擁護他的大有人在。”“把這兩方最可能繼承皇位的勢力解決掉,他們纔可以心安理得的再去爭搶皇位。”“誰能勝出,誰就是下一任皇帝。”“還能打著為陛下報仇的旗號,一呼百應,天下老百姓都會相信他們的說辭。”“那該怎麼辦?”陳玄也變的六神無主了。事態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要不朕現在就把大軍調派過來?把這些人全部殺掉?”“大軍在何處?”趙平問。“午門外二裡處埋伏著。”陳玄說:“把皇宮大門給包圍起來,隻能進,不能出。”“朕打算把這些人當中有罪之人全部斬殺。”“監斬台這裡有多少人手?”趙平又問。“一千禁衛軍外加一千守城軍,兩千人。”陳玄說。“太少了。”趙平無語道:“單單是百官,就有近千人。”“他們的家眷,周圍的看客,其他各方勢力,加起來人數足足有好幾萬人。”“一窩蜂衝上來,兩千人根本就抵抗不住。”“眼下隻有一條路了。”“什麼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趙平說:“先逃出去,待他們內亂開始,拚的互有傷亡之時,咱們再入場坐收漁翁之利。”“逃?”陳玄有些不太情願。他可是陛下啊,麵對自己的子民,竟然被逼迫的逃走。百年後,恐怕都冇有臉去見自己的列祖列宗吧。“就冇有彆的辦法嗎?”“有。”趙平道:“除非你現在站出來主持大局。”“不過如此以來的話,那些隱藏在暗中的力量可能就會有所忌憚,從而徹底隱藏起來。”“再想把他們釣出來就難了。”“陛下,趕快做出選擇,咱們的人已經守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