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路引

-

三天時間,對孫將軍來說已經足夠了。

不但夠簽發那些路引的,而且還夠安排一些其它的事情。

孫將軍的軍營中有若乾名書吏,還有一些讀過書的校尉。這些人加在一起,隻需要一天的工夫,就能寫完兩千五百多人的路引。

路引上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姓名籍貫,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些寫完後,便是鈐印。

蕭冉拿過陸良的路引,看著上麵那些字,心說這就是王朝的身份證吧?

如此簡單的一張紙,便讓自己這些人滯留在這裏數十日而不得返鄉。

第一天的傍晚時分,那些從西胡曆經千辛萬苦纔回來的人,便都拿到了那張紙。也就是從今天起,他們才真正的算是王朝之人。

周繼是最後一個拿到路引的。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哪裏人,又要到哪裏去。

蕭冉看到周繼一臉乞求的樣子,便笑著說道“你爹從冇有對你說起過家鄉在哪裏嗎?”

周繼搖搖頭。從他記事起,便是跟著自家老爹東跑西竄的,哪裏有什麽家鄉啊!

其實蕭冉早就為他想好了,現在看到他吞吞吐吐的樣子,便對他說道“周繼,青州北海郡長邑縣人氏,從鎮西關來,去往家鄉。”

周繼聽後,頓時大喜,便跑到那些書吏麵前,喜滋滋的報了自己的名字和蕭冉說的“家鄉”。

而郡主和紮木合,早就由老秀才領著將路引辦好了。

郡主和紮木合的路引上,也寫的是和周繼一樣的地方。隻不過,郡主的名字變成了歐陽鈴兒,紮木合的名字變成了顧三郎。

蕭冉給紮木合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問過顧大嫂。顧大嫂聽說紮木合做的也是餵馬的差事,便一口答應認了這個小叔。隻是棗兒看到紮木合後,怎麽也不肯喊一聲叔父。

最後,還是郡主讓紮木合領著棗兒去了後院,騎在獅子照上繞著後院溜了幾圈後,棗兒才甜甜的喊了一聲“叔父”。

可不曾想,棗兒喊過後,紮木合竟哭了。

他哭的時候,隻有棗兒看到了。

事後,蕭冉想了想,自己與紮木合,還有顧大嫂、棗兒之間的關係有點亂。

自己與紮木合因為獅子照的原因,已經稱兄道弟,現在自己喊棗兒的孃親大嫂,棗兒喊自己公子哥哥,紮木合又是棗兒的叔父。按理說,棗兒也應該喊自己一聲叔父纔對,可棗兒偏著腦袋說什麽也不肯。

最後,便是各喊各的,誰也不管誰。

郡主看到路引上那個名字後,倒是十分喜歡。蕭冉和老秀纔看到後,便同時舒了一口氣。

早在進入關城前,蕭冉便與老秀才商量好了。若是關城中有人對郡主的身份起疑,便說郡主是老秀才的養女,名字叫做歐陽鈴兒。

至於這歐陽鈴兒是哪裏人,如何收養的,就說不知道,隻說是在她尚在繈褓中時,路邊撿的。

這番瞎話是蕭冉編的,隻有他和老秀才兩人知道。郡主隻知道若是有人問起來,就說是先生的養女。若是遇到那些好奇心很強的,郡主便推說不知道,讓他們去問老秀才和蕭冉。

這也就是一個事先商量好了的說法。現在蕭冉已貴為爵爺,想必冇人敢這麽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這些人當中,隻有蕭冉用不到路引。他手中的那兩道聖旨,和懷裏揣著的開國縣男金印,便是他的路引。

至於獨臂漢子和老秀纔等跟著蕭冉的人,路引自然在路上是用不著的。可一旦到了封地,卻要拿路引去當地官衙落籍。

這一日傍晚,整個院落裏都是喜氣洋洋的,大家都是一臉的興奮。

隻有顧大嫂,看著眼前那些麻布愁的差點哭出來。自己冇日冇夜的趕工,到今夜為止,雖說這院裏的人都有了一件新衣,可自己卻單單把那個蕭爵爺的漏下了。

自己真是該死啊!怎麽單單就把他的給漏了呢?

想來這些日子太忙,自己冇有顧上想周全吧。

可顧大嫂仔細想了想,這事其實不願自己。那日自己跟隨蕭爵爺來到這裏後,那蕭爵爺便想出了一個剪裁衣服的辦法。

他讓所有人列隊站在一起,然後便將身材差不多的依次選出來,又列為三隊。這樣,自己便不用挨個打量他們的身材了,隻要照著三個人的身材製衣便可。

隻是這些人雖然高矮不同,但卻是一樣的瘦弱,倒是省下了不少的麻布。

現在想想,蕭爵爺確實不在那三隊裏麵,自己也就少製了一件衣服。

那個幫忙做衣服的陸良說,想必公子已經是爵爺了,不用再穿這種粗衣,少做了便少做了吧。

可自己卻真心想給他做一件衣服。

顧大嫂一邊想著,一邊攤開那塊麻布,想著就是一夜不睡,也要為蕭爵爺做一件麻布衣服。

就在這時,蕭冉卻來了。

顧大嫂有些慌亂,看到自己製衣的這個地方,除了與棗兒睡覺的那處,便冇有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便急忙說道“爵爺,uu看書

.ukashuco

奴家失禮了。”

說著,便要曲身行禮。

蕭冉連忙說著“不用不用”,可也冇好意思去攙扶。

顧大嫂行過禮後,便有些拘束的站在一邊。

蕭冉打量了打量這處地方,說道“這裏原是盛放馬料的地方,也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