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士紳來訪,訴苦

-

李文衛看到朱棣的詔令,欲哭無淚,不帶這樣玩他的。

這三日,他為瞭如何籌建學堂一事,一有時間就各處溜達,為學堂選址。

他已經當著宋隱的麵誇下海口,怎麼可能把事情辦砸,讓宋隱笑話。

但是,朱棣已經決定在北平府各個州縣,都創辦學堂。

詔令上,正是朱棣要求各個州縣,拿出可建學堂的輿圖,以及每個州縣可以建幾個學堂的計劃。

聽說建學堂的費用由燕王府負責,每個州縣大小官員及百姓們都非常高興。

特彆是那些官員,更是樂得笑不攏嘴。

因為建學堂可以算作他們在任期間的政績,而且還不需要他們出費用,自然雙手讚成。

不過同時他們又納悶,燕王府哪來那麼多錢?

他們又哪知道,隻要有宋隱在,錢都不是問題。

半年前,由各地商賈讚助,替受災災民建的洋樓已經建成。

各個讚助商也如願以償地,看到每個洋樓上都印上了他們的名字。

費用不多,但是榮譽感滿滿。

現在聽說燕王府又要大範圍地建學堂,有些腦子活絡的商賈,已經找到宋隱,商量合作互利互贏的可能性。

創辦那麼多學堂,自然需要大量的夫子。

為此,宋隱提出了幾點建議。

所有夫子在學堂裡任職滿兩年後,如果想到燕王府參加書吏招錄考試,根據夫子教學質量可以加10到20分。

而且到了服兵役年齡的人,去當夫子的話,可以免服兵役。

但是當夫子任職期間年限,不得少於服兵役年限。

而且所有的夫子待遇等同於燕王府書吏的待遇。

這樣的福利一經公告,頓時吸引了各地的學子踴躍報名。

同時,宋隱把整個北平府的官吏鄉紳們,都集中起來訓話。

“雖然朝廷已經放開教育,免費入學。”

“但是本官知道很多地方的父母官及士紳們,陽奉陰違,讓百姓額外地以各種物品繳納課金。”

“甚至有的地方還讓學子的家人,參加額外的免費勞役,才能獲得自己孩子免費入學資格。”

“在此,彆怪本官把醜話說在前麵,燕王府開辦的學堂,就是培養人才的學堂,一律免費。”

“若是讓燕王府知道,有誰敢巧立名目,仗著自己官勢大,隨意地欺壓百姓,定當嚴懲不貸。”

宋隱這番話說出來,再看看坐在一旁冇有開口,卻臉色嚴肅的朱棣。

這些在當地都是有頭有臉的士紳們,冇有一人敢說一個不字。

“燕王殿下,宋大人放心,若是在下官管轄的地方出現如此敗類,無論燕王殿下如何嚴懲,我等肯定不會有怨言。”

“對,對,燕王殿下和宋大人請放心,下官也絕不會讓自己管轄內出現欺壓,盤剝百姓的事情。”

“冇錯,都是鄉裡鄉親,我等又怎麼會欺壓百姓呢?”

看到這些士紳們都站出來表態,朱棣和宋隱還算滿意地點頭。

其實這些士紳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在自己轄區內建學堂,自己的家族子弟也是受惠的一員。

而且自家子弟還可以通過去當夫子獲得燕王府的俸祿,日後還有機會到燕王府或者是朝鮮等地為官。

還有可能跟著燕王府的商隊到朝鮮去做生意。

總之,在他們看來,聽燕王府的話,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有長遠利益。

在各州縣開辦學堂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定了下來。

餘下的事,就是由各州縣的父母官和士紳們操辦。

一個月不到,各州縣的學堂選址以及動員招生情況,彙總到燕王府。

燕王府覈定無誤後,就開始下撥錢款修建學堂。

這些錢款有燕王府的出資,也有各個商賈的讚助。

不過這次,下撥的款項都是寶鈔。

寶鈔貶值,也導致糧食布匹這些常用物品價格直線上升。

朝廷想不重視都不行。

也是朱元璋下旨,市麵物品流通交易禁止使用銅錢。

原本朝廷推出寶鈔,也是為了讓寶鈔和銅錢相互補充,為了便民。

奈何抵不過人心刁鑽,不顧朝廷律法任意,任意變換把寶鈔跟銅錢的折算彙率,使得被百姓嫌棄。

於是朝廷,不但下令不得使用銅錢,而且所有的銅錢還必須上交官府。

若發現有人私自藏匿銅錢,還要治罪。

這個詔令一出,寶鈔貶值一事得到遏製。

……

隨著酷暑時節到來,天氣愈發炎熱。

冇事時,宋隱就幾乎都窩在府中,連小門都不想出。

不過,這並不妨礙有人到宋府來尋找宋隱。

當宋隱得到門衛稟報,得知來人是各市縣的一眾士紳時,足足愣了好一會兒。

這些人找他做什麼?

除了上次為了開辦學堂的事情,召集各市縣的大小官員及士紳們開過一次會後,宋隱跟他們幾乎就冇有什麼交集。

“讓他們進來吧!”

宋隱想著人家都已經來到家門口,也不好讓人回去。

“小人見過宋大人。”

即便是不熟悉,這些各市縣的士紳們看到宋隱時,仍然激動萬分。

眾人都過來給宋隱見禮後,宋隱直接開門見山,“這大熱天的,諸位來找本官有啥事?”

“宋大人,小人有一事不明。”

“宋大人,小的覺得不是很滿意。”

宋隱開門見山讓這些士紳們打開了話匣子似的,一個個就愁眉苦臉地開始哭訴起來。

“宋大人,咱眉縣百姓比很多州縣人口多達兩千多戶。”

“可是為何咱眉縣隻建了六座學堂?那些人口比咱眉縣少的州縣也是建六座學堂?”

“宋大人,咱高縣的子民上學地點太遠了,要走四十裡路才能到達學堂。”

“是啊,宋大人,咱那邊的百姓也要走三十五裡地。”

“宋大人,咱那邊……”

一群人圍著宋隱嘰嘰喳喳訴說自己的苦楚及不便。

原本天氣就炎熱,再加上耳邊嗡嗡嗡的,宋隱眼前一陣黑線,感覺頭昏腦脹。

“停停停!”

宋隱忙不迭地喊停。

“你們是不是覺得應該給你們多建幾個學堂,少走幾裡路啊?”

“冇錯,宋大人,咱美縣需要更多的學堂。”

“宋大人明鑒啊……”

“打住!”

宋隱纔開口,耳邊就嗡嗡響起各人的訴求,不得已再次喊停。

“本官並不是北平府的父母官,你們有什麼訴求,回去以後詳細地寫出來,然後遞到燕王府去,請燕王殿下替你們做主。”

“冇事就不要到本官這裡嚷嚷。”

得知眾人來意後,宋隱毫不客氣地下逐客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