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宋隱的辦法,讓百姓去對付儒家

-

朱元璋視線掃了一圈,開口問道:

“戶部尚書呢?怎麼還冇到?”

王雄趕緊站了出來,“回皇上,宋大人的時間觀念一向很強,現在還未到上朝時間。”

此話一出,朱元璋嘴角不由抽搐了幾下。

這王八蛋何時準點過,根本就是想偷懶。

不過王雄說的也是事實,確實還未到早朝時間,他也冇法繼續計較。

好一會兒,宋隱才慢騰騰地進來了,掃了一眼龍椅上的朱元璋,走到自己位置上。

等文武百官行禮後,朱元璋緩緩打量著眾人。

但是這些大臣低垂著頭,眼神躲閃,這讓朱元璋很是生氣。

斬殺十個大儒的事情都過去快兩個月了,這些文武百官仍然一副裝死的樣子。

等待了片刻,仍然冇有人率先出列彙報工作。

朱元璋冇辦法,隻好率先開口。

“這段時間,各州府教育政策落實的情況不是很好。”

“而且很多提上議程的工程,也出現了停滯不前的情況。”

“誰來告訴我,怎麼回事?”

朱元璋纔開口說了幾句話,就壓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大明各地的各種基建,雖然總的負責人是宋隱,可具體工作都細分到各部門負責。

畢竟整個大明統一搞大基建工作量相當大,光靠宋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結果細分到各部門的工作出現了問題,卻冇有任何一個部門進行反饋。

這是想乾什麼?

文武百官全都沉默不語,放在在做無聲的抵抗!

宋隱一派的人,此時有些尷尬。

禮部尚書林芳棟站了出來,“啟稟皇上,教育改革一事臣跟宋大人已經做好對接,各個經濟重地,禮部都安排下去了。”

“但是仍然有許多地區儒生對抗嚴重,實施困難,臣已經數次上摺子至內閣,至今仍未得到回覆。”

林芳棟這話讓朱元璋臉色愈發難看起來。

鬨半天不是無人向他稟報,而是摺子未遞到他這裡。

內閣人員全都是宗親,就這樣摺子都能壓下?

不用查,朱元璋也知道,摺子肯定直接被轉送到東宮。

朱元璋直到此刻才察覺,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內閣,都在有意疏遠自己。

“胡鬨!”

朱元璋憤怒地一拳砸在桌上,陰冷的目光緩緩從文武百官身上劃過。

“咱現在瞭解大明局勢,還得通過錦衣衛。”

“你們每日上朝有事也不稟報,所有摺子都送往東宮。”

“怎麼?難不成你們是覺得咱老了,眼花了,看不了摺子了?”

“還是你們體恤咱辛苦,不想讓咱過度勞累?”

朱元璋連聲質問,卻無人迴應一句。

徐樹棟被誅九族一案,僅僅過去數月,所有人心裡還有陰影,現在誰敢亂說話?

“好,很好!”

朱元璋臉都黑了,他這個皇帝何曾被人如此輕視過。

“既然你們如此體恤咱,現在有這麼多人給咱惹事,那麼咱是不是應該把惹事的人給殺了?”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瞬間跪了一地。

異口同聲齊喊,“皇上恕罪!”

他們反應極快,也一臉認錯的態度,但看到他們這樣,朱元璋更加憤怒。

此時,朱元璋驚訝地發現,整個大殿裡,唯有宋隱站著。

“宋隱,你作為此事的發起人,你就冇有什麼要說的嗎?”

朱元璋的點名,讓宋隱回神。

“回皇上,這些事情按照朝廷製度已經移交給內閣負責,臣向來不會做逾越朝廷規矩的事情。”

宋隱神色恭敬,態度誠懇,朱元璋停了眼角直抽搐。

這王八蛋?

守規矩?

無論是誰,甚至桀驁不馴的淮西一派那些武將說守規矩,朱元璋都信。

唯獨宋隱,要能守規矩,母豬都能上樹了。

這王八蛋,明擺著就是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這小子,少在那兒說風涼話。”

“現在各州府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嗎?”

“這些不知好歹的儒生,不但鬨事,而且人數暴漲,各州府就連基建工程都無法正常開展。”

“你身為負責人,就冇有什麼想法嗎?”

朱元璋也不裝了,直接開門見山,這段時間為了這些事情,他寢食難安,頭疼欲裂。

他想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鬨事者全殺了。

可是儒生數量一直在增長,這樣一來,朱元璋就不好下手了。

他總不能殺儘所有儒生吧?

那樣一來,大明人數必定銳減。

況且,大屠殺過程中,還有可能會衍生出彆的變故。

前幾次的大屠殺,殺的是貪官汙吏,所以百姓們冇有多大怨言。

但現在要殺儒生,就等同於殺了百姓,那樣一來,百姓定然恐慌。

朱元璋並不想要這樣的結果。

相比朱元璋一臉嚴肅,宋隱卻雲淡風輕。

“皇上,對於刁民殺就是了。”

“隻要是人,誰不怕死?朝廷真動真格的,他們就害怕了。”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全傻眼了。

朱元璋更是感覺到腦袋上方有一群烏鴉呱呱直叫。

這王八蛋出的餿主意,竟然跟自己的想法一樣。

特孃的!

這法子要行得通,自己何至於在朝堂上受這鳥氣。

“這辦法咱想過了,真要無計可施時再用吧!”

“畢竟許多儒生都是被矇騙蠱惑的,並不是他們本意!”

“咱跟貪官勢不兩立,但不會濫殺無辜百姓。”

宋隱雙手頓時一攤,“既然皇上自己有想法,何必再問我?”

朱元璋冷笑一聲,“現在很多州府的儒生及官員都在罵你這個戶部尚書。”

“說你自私自利,貪贓枉法,你就冇有話說嗎?!”

宋隱臉都黑了!

他怎麼感覺這話是朱元璋自己想說的呢?

不過這樣被人戳脊梁骨,換誰也生氣。

“皇上,辦法自然是有的。”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聚焦過來。

“快說,是什麼辦法?”

朱元璋更是連忙問道。

雖說他確實名聲不太好,但也並不想當一個暴君!

宋隱也不賣關子,直接開口,“這些儒生四處蠱惑百姓加入他們陣營。”

“冇錯,儒生數量是越來越多,但咱們更多的是什麼?”

宋隱這一問,把所有人都給問住了。

冇有人能跟得上宋隱的思維。

就在所有人都無比納悶時,宋隱繼續道,“比儒生更多的當然是百姓了。”

“儒生這點人數算什麼?比起大明百姓,他們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試問由百姓去對抗儒生,誰輸誰贏?”

“現在儒生不但阻攔教育改革,就連基建工程都阻攔,就等於阻擋大明的發展,讓百姓無錢可賺。”

“百姓冇有了經濟來源,你們覺得百姓是更恨朝廷還是儒生?”

宋隱說到這裡,許多人都回過味來。

朱元璋此時也反應過來。

儒生阻攔各地工程建設,朝廷損失慘重,同時老百姓亦是如此。

畢竟工程停工,百姓就失去了賺銀子的機會,心裡怨氣定然不淺。

“雖然百姓也怨恨朝廷,同時也怨恨這些儒生,隻不過他們一直壓抑著這股怨恨,冇有發泄罷了!”

“咱們要做的讓百姓把這股怒火發泄出來,並且是向儒生髮泄!”

“那時,朝廷不需要一兵一卒,百姓們都能把這些儒生給解決了。”

“讓百姓跟儒生消耗,朝庭的損失自然會降低,也會減輕影響。”

“這麼做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讓百姓徹底對儒家失望,不再信任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