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借道武關,兵出藍田

-

張明的話,讓孔融身軀一震,這句話無疑是在告訴他。這種紙,能夠量產!對讀書人來說,這種等級的紙張能夠量產意味著什麼,他最清楚不過。刹那間,他心中突然有些感謝,感謝曹操任他為南郡太守了。至於張明說的請教,也讓他心中好奇,於是二話不說,帶著邴原就和張明一起朝張明府宅走去。“文舉公,不知這位先生是?”路上,張明對那跟在孔融身後,對他投來讚許目光的文士也十分好奇。孔融一拍腦門,笑道:“看我,差點都忘了。”“這位是北海邴原,字根矩,現任司空府東閣祭酒,知漢你稱其邴祭酒便是。”儼然一副以張明長輩的身份自居,邴原心中好笑,卻並未戳破。“知漢才情斐然,我這次來,也是想與知漢切磋一二。”聽到邴原之名,張明心中大喜,建安一龍的名聲,他當然知曉。不過張明麵上不動聲色,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禮。“原來是邴祭酒當麵,切磋不敢當,是小子該向邴祭酒討教纔是。”“邴祭酒少年泣學,不知令多少世家子弟汗顏,正是我輩典範。”邴原也是麵露驚訝,冇想到這種陳年往事,張明竟然也知道。不過這也的確是他引以為傲的往事,此時聽張明道出,對張明的好感度噌噌上漲。“知漢謬讚。”“嘗聞知漢近乎知曉天下之事,我本不信,今日一見,名不虛傳。”“知漢年少成名,卻寵辱不驚,這樣的態度,才更加值得士人學習。”“看來這一趟,定然會不虛此行!”這讀書人拍起馬屁,果真讓人心神盪漾,兩人一波互吹,將關係瞬間拉近。連孔融也打趣道:“好了好了,你們兩位都是賢人,偏老夫如今是個閒人,閒人莫說賢話,還是趕緊趕路,聽一聽賢人是否閒話。”三人相視一笑,不禁加快了腳步。來到張明書房後,張明也不囉嗦,直接放大招。“自我主入荊州以來,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不過於文化上,還未有顯著功績,因此明鬥膽,想請文舉公牽頭,於荊州號召天下文士,共修大典!”“何為大典?”孔融不解道,邴原也聚精會神。見勾起二人興趣,張明緩緩說道:“所謂大典,就是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把所有經史子集百家之書,以及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兵法、僧道、技藝的相關言論,全都編輯成一本書冊,供世人學習。”話音落下,針落可聞。良久,孔融和邴原相視一眼,兩人均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和堅定。此舉若成,不僅可以教化世人,更是能夠名垂千古!孔融率先表態,鄭重說道:“知漢,請務必讓老夫參與。”邴原緊隨其後,說道:“還有我!”“從今日起,我邴原不再是司空府東閣祭酒,隻願為此大典一編書小吏。”張明心中震動,冇想到邴原竟然直接宣佈辭官,而看孔融的表情,反而一副理所應當。看來他還是低估了,這大典在這些大儒心目中的地位。不過如此一來,天下大儒必將儘入荊州,隨著大儒到來,他們的學生,天下的讀書人必將紛至遝來,文化戰爭的第一步,人才引進,將正式開啟!想到此處,張明躬身一拜。“既如此,編撰大典之事,就有勞文舉公,根矩公了。”隨後,三人商議了一些細則。不用張明提醒,兩人便清楚,要完成這樣的大典,僅憑幾人肯定不夠。如今荊州將要參與大典的,還有龐德公,黃公,水鏡先生,仲景公等人。其中黃公精擅技藝;水鏡先生通曉奇門,道學,兵法;仲景公更是當世神醫,這些都是所謂的專業人才。有這些人為例,孔融和邴原也清楚,要編撰大典,就需要彙聚各方人才。因此三人商定,第一步,就由孔融和邴原一道,廣邀天下文士,待各類人才都有所儲備後,再真正開始編書。至於編書所需消耗的大量財帛,在荊州這裡,有三才酒,以及即將開始售賣的月英紙兜底,反而成了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安置了孔融和邴原,又將兩人介紹給龐德公,黃公等人。忙忙碌碌三日之後,張明也收到了前線最新的戰報。“得了老劉糧草,曹老闆也出了一萬餘騎兵嗎?”“我看看,老劉和曹老闆已合兵一處,出箕關過東垣。”“而步度根的三萬鮮卑騎兵破不了安邑的高城,已經南下弘農了,不過弘農有楊氏大族,應該問題不大。”“既然如此,步度根能去的地方,果然隻有長安了嗎?”“華陰無險可守,過華陰便可入關中平原,那裡也最適合騎兵馳騁,隻要步度根稍微帶點腦子,早就該往長安方向去了。”“看樣子,步度根不太聰明呀。”“好吧,編撰大典招人的事情暫時也用不上我,就用這個時間,幫老劉刷一波聲望,順便坑曹老闆一下。”“省得他以為,我荊州糧草,是那麼好拿的。”伸了個懶腰,張明留龐統,鄧芝協助伊籍等人處理荊州政務,張繡定安軍坐鎮襄陽,帶著裴元紹並近衛營,徑直離開了襄陽,來到了漢水旁的鷹揚軍營中。“漢升,子烈,準備好了嗎?”黃忠和陳武早已等候多時,見張明詢問,陳武拱手道:“回軍師,討逆軍水軍已疏通丹水,可確保大軍通行。”黃忠也拱手道:“回主公,鷹揚軍準備充足,隨時可以出發。”張明頷首,隨即下令。“鷹揚軍隨我一路,走武關道,出藍田,給步度根一個驚喜。”“子烈,討逆軍水軍務必確保糧道暢通,同時武關,給我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中,明白了嗎?”看著張明微揚的嘴角,黃忠、陳武身軀一凜,紛紛應聲。直到此時,二人才知之前安排的用意。武關。作為關中連接荊襄的要道,對荊襄意義非凡,若掌握在曹操手中,未來曹操隨時能夠派兵威脅宛城側翼。建安六年二月七日,張明率鷹揚軍借道武關,順手令陳武接手了武關防務。打著支援曹操的口號,武關守將也不敢阻攔,最終被陳武率人驅逐,一臉悲憤地往許都告狀去了。二月十四日。張明抵達藍田,司隸校尉鐘繇,帶著馬騰,韓遂等人,在縣衙為張明設宴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