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戲誌纔再獻計

-

“可幷州如今歸劉鑫,劉鑫又實力強大,郭太如何敢打?”

“將軍勿憂,我剛纔不是說了嗎?郭太貪婪,有好處他就會打,將軍讓所派之說客,陳述劉鑫掌管太原後,遷移無數物資去太原,如今太原富裕得很,郭太必難以抵擋誘惑。”

“董昭董公仁,此人謀略過人,又與白波軍諸將皆有聯絡,頗有威望,讓他去見郭太,郭太必對他深信不疑。”

曹操再次點了點頭,在這次迎回陛下的過程中,董昭確實出力不少,與白波軍楊奉等人打交道,都是董昭在出力。

荀彧和程昱兩人也是連連點頭,兩人對戲誌才之謀也是很佩服,戲誌力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兩個麻煩。

“難點是徐州,徐州呂布、劉備本就不睦,卻因利益而居徐州,如若無外人乾擾,他們必會先打起來。如若有了外人乾擾,他們反而會聯合對敵。是以,我軍隻能挑合適的時機出兵,一舉破了徐州。”

曹操緊問道:“何為合適的時機?”

“將軍先在三個月內按兵不動,坐觀徐州形勢,並傳出謠言,稱將軍與劉備暗中聯絡,欲合攻呂布。呂布短智,又不聽陳宮之言,可能會想到,趁將軍未到之時,先攻劉備。”

“劉備此前因與袁術交戰,而被呂布奪了下邳,駐兵於小沛,兵力有限,恐難擋呂布。將軍趁兩人交戰正酣之時,快速奪取下邳,再攻小沛,即可得手。”

“可若袁術亦出兵攪局呢?”這次問話的是程昱。

戲誌才思考了一下:“袁術此人,在淮南橫征暴斂,又貪婪無比,恐怕多半會攪局。將軍不如結交孫策,讓孫策出兵震懾袁術。”

“孫策?”此時孫策年紀輕輕,出道冇幾年,曹操對孫策之名也僅僅隻是耳聞。

戲誌才進一步解釋:“孫策乃孫堅之子,曾是袁術的部下,兩年前,袁術曾許諾孫策攻下廬江後,讓其當太守,後來卻食言了。今孫策在江東與劉繇交戰,已是脫離袁術,他對袁術很怨恨。”

“將軍可結好孫策,讓孫策率軍到丹陽郡,與淮南隔江,做出過河的姿勢,同時將軍在壽春一帶散播謠言,稱孫策要奪淮南,袁術必會顧慮重重,而無心乾涉徐州之事。”

“還有,河內張楊,亦不能小視此人,此人出力迎回陛下,今與將軍關係尚佳,但此人與呂布關係極佳。或將軍攻徐州,危及呂布,張楊恐怕不會作壁上觀。”

“張楊有一部下,名叫楊醜,此人久慕將軍,將軍不如派人暗中結交楊醜,以監視張楊,若其有異動,將軍也好知道。”

戲誌才侃侃而談,其神采奕奕,精神狀態好得很,完全不像一個長期生病的人。

程昱對戲誌才一連串的計策很是佩服:“誌才之策,我不及也。”荀彧也是連連點頭。

曹操更是歡喜:“誌才之策大善,好,就這麼辦。”

眾人又開始商討細節,對戲誌才的計策進行細緻的安排,例如派誰去見張繡,見了之後該說什麼,送什麼禮物等,事無钜細。商量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把諸事定了下來。

這時,戲誌才又想起一事來:“將軍,我冇有上朝,聽聞陛下恢複一個什麼北海王的名譽,這是怎麼回事?”

曹操不認為此事與自己有什麼關係,此時戲誌才過問,他才覺得奇怪。

“誌才,怎麼啦?這事有什麼不妥?”

“我總覺得此事有點奇怪?將軍不妨把當時的情況說一下?”

荀彧便開了口,替曹操把這事講述了一遍。

戲誌才聽完,陷入了思考,然後歎了一口氣:“那劉鑫果然深謀遠慮,將軍你忘了,劉鑫正是北海人,這是搞不好與他也有關。”

“什麼?”在朝堂上,曹操還真冇把這事跟劉鑫想到一起,如今想到劉鑫也是北海人,才恍然大悟。

“劉鑫也姓劉,莫非他是北海王一脈?他是那劉焱的子孫,所以他提前找上北海王,讓其上奏陛下,恢複其主上名譽?”曹操並非昏頭之人,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關連。荀彧和程昱此時也想明白這點。

“如此算來,這劉鑫豈不是就是陛下的皇叔?”程昱也有點氣惱,朝堂上發生這事時,他並不在場。

“或許他真是皇叔,也或許是偽造的皇叔身份,隻要他是皇叔,身份特殊,從者雲集,對他必十分有利。”

曹操著急了:“不行!這事我得阻止!”

“將軍,陛下已當場承諾,眾人皆在場,又豈能再改?如果將軍強行改了,則天下人將如何看待將軍?”荀彧先出言攔住了他。

曹操自然明白這點,剛纔不過是太著急了。

“這劉鑫真是可恨!還有,種輯、吳碩等人提出此事,又推波助瀾,太可恨了。”

“吃著我的供奉,卻幫彆人來對付我,真是可恨。”曹操氣得重重地拍著桌子。劉鑫也就算了,但這幾個人吃裡扒外,已經引起了他的殺心。

程昱進一步分析道:“劉鑫謀劃此事已久,卻因陛下東歸而耽誤了,此次朝堂中突然被提起,恐怕絕非偶然,多半是劉鑫派來的那人暗中聯絡了種輯、吳碩等人。”

曹操的腦子裡麵浮現出王淩的麵容,臉上露出凝重之色。

“將軍勿惱,種輯、吳碩等人都是陛下身邊的重臣,陛下受困於西涼,也虧這些人為陛下奔波,否則陛下必為西涼人所害。”荀彧看出曹操心情不好,於是出言勸解。

“將軍迎回陛下,因有西涼人在前,他們必不會輕易相信將軍,將軍待陛下以誠,日後也必會得到這些人的擁護。”

“或許種輯、吳碩等也並不知道劉鑫與北海王有關係,而且,劉鑫與北海王之間是否有關係,也隻是我等的猜測而已。”

荀彧並不希望曹操與陛下的近臣產生矛盾,是以勸了曹操一把,並且還在曹操麵前為種輯等人說話,希望消去曹操的怒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