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劉關張不如趙雲

-

劉鑫眼睛直盯著劉虞,公孫瓚升官封侯,那老子呢?老子也是立功的。

哪料劉虞又接著說:“因本官來幽州較晚,對石門之戰瞭解不多,不知劉太守之功。當然,劉太守亦是立下戰功,本官也已上奏朝廷,朝廷日後也定會補充封賞。”

也就是說,老子的功勞還冇奏報朝廷。劉鑫一聽劉虞的話,就氣憤非常,他覺得劉虞是在糊弄他。石門一戰已過七八個月了,這一戰早就為天下人所知,朝廷如何不知?漢靈帝劉宏在五月份下詔搞西園八校尉。他在幽州三個月後就聽到訊息了,雖然不知道西園八校尉最終有冇有建起來。

然而他卻隱而不發,這天下不久將大亂,反正他把右北平牢牢掌握在手就行了,那些虛職虛銜要不要都無所謂。

“多謝州牧大人。”劉鑫向劉虞施了個禮,客套話還得說下去。

“諸位,丘力居和蘇仆延那邊本官會處理,各郡百姓諸位要安撫一下,讓百姓趕緊開荒種田。”

現在都九月份了,還種個屁田?劉鑫心裡不爽,暗罵道。

“對了,漁陽、遼西、代郡等太守都跑了,朝廷任命太守恐怕一時不會到位,其郡內百姓也請諸位幫助收攏安置一下。”

劉鑫一聽,這正合他意,他正好可以打著安置百姓的名義把各郡給占了。

“州牧大人請放心,漁陽、遼西等郡與右北平緊挨著,下管負責安置便是。”

“好,那真是有勞劉太守了。”

會議就這麼結束了,公孫度冇事早早請辭。公孫瓚氣了半晌,好歹也被封了侯,心中很是高興,拉著劉備敘舊。

劉鑫也是失意之人,留在薊縣還有什麼用?還不如早早回右北平,於是也向劉虞請辭。劉虞一再挽留,劉鑫仍是回絕。

公孫瓚聽到劉鑫要回去,上前說了幾句:“劉太守,石門一戰,多虧你殲滅蘇仆延部,我當時不知,後來逮到張純的部下,才知蘇仆延曾率萬餘騎兵繞道伏擊我側翼,幸虧被你消滅了,否則定是大禍。”

聽公孫瓚這麼一說,劉鑫纔有些了些許高興,對公孫瓚有了些好感:“公孫將軍客氣了,烏丸人肆虐幽州,我豈能坐視不理,讓你孤身奮戰?”

“哈哈哈哈。”公孫瓚悄悄地湊過來:“公孫度那傢夥,肯定是與烏丸人聯合,可惜州牧不信。”

劉鑫感到疑惑,不知道公孫瓚打的是什麼主意,便回了句:“遼東太守打的是什麼主意?我也不知。”

這時劉備似乎在和劉虞聊得起勁,而關羽和張飛卻走了過來。

劉鑫便向關張打了個招呼:“張將軍,蒲林我已找到了,多謝將軍指點。”

“哈哈哈哈,小事一樁,不必客氣。”

“關將軍剛纔力勸公孫將軍和遼東太守,力氣真大,想必也是戰場猛將?”

“劉太守,你有所不知,關、張二位將軍乃萬人敵,若單論武藝,我也不是對手。”公孫瓚也誇起關羽和張飛來。

“哦!果然如此,那公孫將軍何不留關、張二位將軍留在幽州,助公孫將軍擊敗烏丸呢?我右北平要是有如此大將,定不懼烏丸人。”

劉鑫這話說的,讓關羽和張飛感到很尷尬,臉都紅了。兩人都是大將,自然都想馳騁疆場,尤其是擊敗外敵,保家衛國,偏偏跟著劉備,實力有限,打了敗仗,還是靠劉虞一張嘴才挽回麵子。

“劉太守,你有所不知,兩位將軍與劉玄德乃是結義兄弟,豈能跟著我呢?”

“哦!如此說來,那是我誤會了,我還以為劉將軍和兩位將軍此次前來,亦是投靠公孫將軍而來。”

“劉太守說笑了,我與玄德是好友,豈能奪好友之將?”

劉鑫也不多說什麼,便告辭了。

走了之後,趙雲似乎不怎麼高興:“太守,那關羽力大無窮,張飛亦是員猛將,但趙雲自信絕不弱於二人。”

原來是吃醋了,劉鑫感到無語:“子龍,你想多了,我之意並非你不如他們,隻是感慨,亂世將現,外敵入侵,大漢猛將,卻隻是在內鬥,如果個個都像你我一般,抵禦外敵,守衛大漢江山,那多好!可惜了!”

趙雲終於理解劉鑫之意,我們保家衛國,關羽和張飛再怎麼厲害,終是不如。想到這裡,他心中大悅!

回到右北平之後,劉鑫安置好蒲林,讓他專門研製弓弩。另外,他藉著安置百姓之名,直接把右北平西麵的漁陽郡和東麵的遼西整個占據。同時往這些地方派遣官員,以行使官府職能,當然他派去的都是縣令及以下的官員,不派郡守。

如此一來,劉鑫很快就感到人才缺乏,手下文的就田豫、國淵兩人,左伯沉迷改進造紙術,從不理政務。武的也就太史慈、韓當和趙雲三人,這三人都是三國時代的一流武將,而右北平還缺少大量的基層武將。

如今右北平實際占據漁陽、遼西等地,總人口達七十萬人,軍隊擴招到兩萬以上。不管是政務還是軍務,都需要大量人手。

他連忙把手下的文武官員將領都召集起來,商議大事。

“我右北平實力正在擴大,諸位都忙得焦頭爛額,連吃飯的時間都冇有。這表明我右北平缺少人才,諸位各抒己見,想想辦法。”

“唉!這都是因為戰亂,一些人德高望重之人都選擇避世,各地縣令剛剛恢複職能,對縣內人才也不瞭解,不好隨便舉薦。以至於人才缺少。”

“太守何不再去一次遼東?見一下邴先生、管先生和王先生,他們門生眾多,有些人或許願意過來。我這裡可以寫信給幾個熟知的好友,推薦他們過來。”國淵說的邴先生,指的是邴原,管先生是管寧,王先生是王烈,都是三國時代隱居於遼東的隱士。

“子尼,並非我不願意去,而是三位先生座下弟子願意來的頂多也就幾十個人,而且那不是我們的地盤,我倒不怕公孫度,但他們就不一定了,他們拖家帶口的,享受著公孫度的供奉,一旦來我右北平,公孫度豈會輕易放過?還有,如今我右北平缺少各級官員數百上千。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